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2
光的折射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到游泳池游泳时会有这样的经验,泳池的浅水区看上去好像很浅,但一脚踩上去,会有一种“踏空”的感觉,这是因为泳池的实际深度比看上去要深,原因是
?
A.
发生了光的折射
B.
发生了光的反射
C.
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D.
光的传播速度发生了改变
2.
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3.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日食形成
C.
小孔成像
D.
放大镜把字放大
4.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B.
手在在墙上形成的“手影”
C.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D.
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
5.
有一盛水的圆柱形敞口容器,水面的升降可由进水管和出水管调节。在其右侧某一高度朝确定方向射出一激光束,在容器底部中央产生一个光斑,如图所示。该光斑
?
A.
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B.
是激光束经水面反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上升
C.
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左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D.
是激光束经水面折射后形成的;若向右移动,表明水面下降
6.
下图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B.
C.
D.
7.
如图所示,一潜水员想登上敌人的战舰进行侦察,不幸被战舰上的敌人发现,这时被敌人看到的是
?
A.
因反射而形成的潜水员的虚像
B.
因折射而形成的潜水员的实像
C.
因折射而形成的潜水员的虚像
D.
潜水员自身
8.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立竿见影
C.
海市蜃楼
D.
水中倒影
9.
署假中,小张陪着爷爷到湖里去叉鱼。小张将钢叉向看到鱼的方向投掷,总是叉不到鱼。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的原因的是
?
A.
B.
C.
D.
10.
“海市蜃楼”这一自然景观我们并不陌生,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
光在海面上发生了反射
B.
光在海水和空气中发生了折射
C.
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发生了折射
D.
光在不均匀的海水中发生了折射
11.
图中是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
张芳在湖畔看到:柳树在水中摇曳,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她所看到的景物中,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船儿
B.
白云
C.
鱼儿
D.
柳树
13.
如图所示,铅笔看起来“断”为两截是因为
?
A.
发生了镜面反射
B.
发生了漫反射
C.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发生折射
D.
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
14.
如图所示,女孩用一种可以隐身的斗篷遮住身体的下部,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消失”了。下面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15.
一根直立木棒漂浮在平静的水面上,如图所示,当人在水面上与人在水面下分别观察这根木棒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不变,水下部分变短
B.
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短,水下部分变短
C.
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长,水下部分变短
D.
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短,水下部分不变
二、填空题(共10小题;共30分)
16.
小海在家中做“研究光的传播”实验,在玻璃缸中盛上清水,沿缸壁轻轻注入浓糖水,从侧壁水平照射激光,看到缸内光的路线如图所示,这属于光的
?(选填“反射”或“折射”)现象。当搅拌缸中的水后,观察到光的路线呈直线,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
?。
17.
光从空气中斜射到水中,传播方向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改变。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水两种介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则折射角为
?度,界面
的
?(选填“左”或“右)边是空气。
18.
美丽的城市广场中,有一个美妙的音乐喷泉。在水池的底部射出的光柱会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某一时刻,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
,则反射角为
?;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
?(填“靠近”或者“远离”)水面。
19.
如图所示,
是人眼在
处透过水面看见的河底一白色鹅卵石的虚像,这虚像是由光的
?形成的。若在
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
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填“能”或“不能”)照射到河底的白色鹅卵石上,这说明
?。
20.
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是
时,反射光线和镜面之间的夹角为
?;一束光线射到水面上,光线进入水中时,传播方向
?发生改变(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21.
九寨沟的“镜海”有着“鱼在天上飞,鸟在水中游”的美景奇观,这里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填“虚”或“实”)像;“鸟”是由于光的
?现象形成的
?(填“虚”或“实”)像。
23.
人站在水池旁看到水中的彩灯发出光,这些光束的折射角
?入射角。人看到水中的彩灯是由于光
?产生的
?(填“虚”或“实”)像。
24.
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中
?是法线,折射角为
?
。玻璃在
?(选填“
面的左方”“
面的右方”“
面的上方”或“
面的下方”)。
25.
如图是小张同学根据光从玻璃射入空气界面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所画的光路图,且
,从图中分析
?是界面,
?是入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是折射角,
?(填“上”“下”“左”或“右”)方为空气。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27分)
26.
将一枚硬币放在不透明杯子底部,你向后退恰好看不见它的位置,如甲图.请一位同学向杯中缓缓注水,刚刚看不到的硬币你又能看见了,如乙图.造成“看不见”和“又能看见”分别是什么原因?
27.
在海上或沙漠里,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喧闹的集市,如图所示。其实海上或沙漠中并没有这些景物,这种现象叫做海市蜃楼。由于不明白产生这种奇观的科学原理,古人认为是蜃所吐之气形成的,而海市蜃楼实际上是一种光学现象。请上网查阅有关海市蜃楼的资料,了解海市蜃楼的各种现象及它产生的光学原理,制作成
,以小组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28.
五一时候,小明到沙湖去玩,他向湖水中看去,发现好像不太深,但是看到湖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有“水深危险,严禁下水游泳”,他想,是不是有人在吓唬别人?你利用所学知识帮他解释一下其中原因。
答案
第一部分
1.
A
2.
C
3.
D
【解析】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日食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用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4.
C
5.
C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B
12.
C
13.
D
【解析】插入水中的铅笔,由于铅笔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铅笔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此时看到的像是铅笔的虚像。
14.
D
15.
A
【解析】由于光的折射,无论是在水面上观察还是水面下观察,看到的都是物体升高虚像。所以,在水面上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不变,水下部分变短;在水面下观察时,水上部分长度变长,水下部分不变。
第二部分
16.
折射;同种均匀介质
17.
一定;;右
18.
;远离
19.
折射;能;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0.
;不一定
21.
折射;虚;反射;虚
23.
大于;折射;虚
24.
;;
面的右方
25.
;;;;右
第三部分
26.
看不到硬币,是由于杯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镜,所以眼镜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缓缓向杯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在原位置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
27.
海市蜃楼有上蜃景和下蜃景两种现象,学生能够解释出一种的成因即可。本题成果可以以小论文或
形式交流汇报,评价重在学生的参与过程。
28.
站在水面上方看水池底部变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偏离法线,人看起来光是从它的反向延长线射出,所以会感到水底的位置比实际位置要高一些,因此人盲目跳入水中遇到危险。
第10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