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单元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
月球上的宇航员可直接用语言交谈
C.
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
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可行的是
?
A.
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声源都不发生振动
B.
将所有噪声源都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
C.
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D.
规定建筑工地上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
3.
居民住宅区室外噪声允许标准为
?
A.
分贝
B.
分贝
C.
分贝
D.
分贝
4.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鼓声震天”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风声、雨声、读书声”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成为声源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5.
笛子发出悦耳的笛声,发声的物质是
?
A.
手指
B.
笛管中的空气柱
C.
笛管
D.
嘴唇
6.
人能看见蝙蝠在空中飞行,很难听到蝙蝠发岀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蝙蝠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B.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高
C.
蝙蝠不会发声
D.
蝙蝠发出的声音频率太低
7.
如图所示,把相同的几只瓶子灌入高度不同的水,拿筷子用相同的力量敲打它们时,可听到不同的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响度不同
B.
声音的音色不同
C.
声音的音调不同
D.
振幅不同
8.
生活中经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如“女高音”“男低音”“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下列关于这
个词语中“高”“低”描述的声音特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女高音”“引吭高歌”中的“高”都是音调
B.
“男低音”“低声细语”中的“低”都是音调
C.
“女高音”中的“高”,“男低音”中的“低”都是响度
D.
“引吭高歌”中的“高”,“低声细语”中的“低”都是响度
9.
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
频率
B.
振幅
C.
节奏
D.
音色
10.
老师站在教室里讲课跟在操场上讲课相比声音要洪亮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教室里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
B.
老师在教室内讲课的声音大
C.
教室窗户是打开的,没有障碍物
D.
传播声音的介质不同
11.
智能机器人可以用简单语言与人交流。关于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
不同的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D.
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12.
在电影院里,为了更好地体现影片的效果,人们往往在剧场的各个方位都装有大大小小的音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
?
A.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响一些
B.
使电影院里各个座位上的观众都能听到声音
C.
使观众听到的声音更清楚些
D.
利用双耳效应,让观众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产生立体声的效果
13.
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
A.
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
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
C.
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
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14.
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
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
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15.
在进入居民区后会出现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利用哪一种途径减弱噪声
?
A.
在人耳处
B.
在声源处
C.
在传播过程中
D.
在人耳处和声源处
二、填空题(共10小题;共20分)
16.
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接收处减弱噪声,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减弱噪声的措施:“掩耳盗铃”是在
?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
?减弱噪声;城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是在
?减弱噪声。
17.
某同学在挑选西瓜时,用手指弹几下,声音有的清脆、有的沉闷,他据此就判断出了西瓜的生熟。他应用的物理学知识是
?。
18.
乐器在演奏时都有相应的部位在振动,笛子、唢呐是管子里的
?振动发出声音的;古筝、二胡是由
?振动发出声音的;鼓是由
?振动发出声音的。
19.
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为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其中音调最高的是
?图;响度最小的是
?图;音调相同的是
?两图;噪声的波形图是
?图。
20.
音乐厅正在举办音乐会,男中音在放声高歌,女高音轻声伴唱,又有多种乐器伴奏,这时男中音的
?比女高音的大,而女高音的
?比男中音的高。音乐会的声音使我们听起来有丰富的立体感,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听觉具有
?效应。
21.
“小芳唱歌比小红唱歌好听”,从声音的特征上来说,小芳的
?比小红的好(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2.
北京天坛公园有一块台阶被称作“三音石”,周围有高大的围墙。如果站在这块台阶上拍一下手,就能听到三次拍手的声音,如图所示。这种现象表明障碍物对声波有
?的作用。三次拍手的声音就是回声,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
?。
23.
两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外进行太空行走,不能像在地面上那样直接谈话,这是因为真空
?传播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24.
如图所示,丽丽家靠近马路,安装了中间抽成真空的双层玻璃窗。关上窗户后,家中就安静多了,其原因是
?。像马路上汽车的轰鸣声这种声音属于
?,以上减弱这种声音的方式是在
?减弱(选填“声源处”、“传播中”或“接收处”)。
25.
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
,且距离墙壁为
,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
?
。(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
三、简答题(共3小题;共30分)
26.
如图,说明如何减弱城市交通噪声的传播。观察其他场所,提出减弱各种噪声传播已经采取和可以采取的措施。
27.
许多动物对地震很敏感,在地震前,表现出惊惶不定的异常状态,如“鸡飞上树高声叫,鱼跃水面惶惶跳,猪不吮食狗乱叫,老鼠出洞到处跑
”而人本身地震前却无感觉,请解释为什么?
28.
人站在广阔的田野里高喊时,能否听到回声?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20分)
29.
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
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
到
?
。()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
发出的声波信号在
内接收到经
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
与潜艇
的距离
是多少?(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
)
30.
某同学郊游时,看见前面有一座大山,距他
米,他对大山喊一声,问几秒后听到回声?
答案
第一部分
1.
C
2.
C
3.
B
4.
B
5.
B
6.
B
7.
C
8.
D
9.
D
10.
A
11.
D
12.
D
13.
A
14.
B
15.
B
第二部分
16.
接收处;传播过程中;声源处
17.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18.
空气柱;琴弦;鼓面
19.
丙;甲;甲、乙;丁
20.
响度;音调;双耳
21.
音色
22.
反射;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差大于
23.
不能
【解析】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24.
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噪声;传播中
25.
第三部分
26.
种植树木、绿化环境、吸收交通噪声;小区内禁止鸣喇叭,是通过控制噪声源来有效地控制噪声。
27.
在发生一些海啸、地震等大型的自然灾害中,伴有一些次声波,由于人们的听觉范围只在
之间,这些次声波人是听不到的,但许多动物听觉范围比人的大,是可以听到次声波的。
28.
略
第四部分
29.
(1)
;
【解析】人耳只能听到
到
,即
到
之间的声音。
??????(2)
【解析】超声波从潜艇
传到潜艇
的时间:
,
潜艇
与潜艇
的距离:
。
30.
秒
第7页(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