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同步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悦耳动听的歌声是由歌唱家的声带振动发出的
B.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2.
把下列物理现象所对应的物理知识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同样的讲话声,在室内听起来比室外要响
?
A.
在不同的介质中,声波的传播速度不同
B.
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C.
声音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
D.
声波发生反射
3.
下列属于骨传导引起听觉的是
?
A.
堵住耳朵,把振动音叉的尾部抵在牙齿上听到的声音
B.
医生用听诊器听取病人的心音
C.
用手指堵住耳朵听音叉的声音
D.
同学听到耳边其他同学的悄悄话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
航天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5.
用手按在音叉上,无论怎样敲打,音叉的声音无法长时间缭绕,这是因为
?
A.
手按在音叉上,音叉根本不振动
B.
手按在音叉上,声波根本传不出去
C.
手按在音叉上,影响了音叉的正常振动
D.
手按在音叉上,周围没有介质
6.
雷雨来临之前,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
A.
声波多次反射
B.
多次打雷
C.
人耳的错觉
D.
一次打雷持续的时间较长
7.
关于声音的传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C.
一般情况下,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水、松木中的大
D.
空气温度越高,声波的传播速度也就越大
8.
在武侠小说或电影里,经常会看到一位双目失明的大侠,还能判断出前来攻击他的敌人的方位,这是因为
?
A.
他的眼睛原来没有失明
B.
他的耳朵有特异功能
C.
这是一种巧合
D.
由于双耳效应,他可准确判断声音传来的方向
9.
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B.
回答路人的询问会产生声波,而招手则不会产生声波
C.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D.
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10.
如图所示,
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敲击它们,就可以发出“,,,,,,,”的声音来;而用嘴吹每个瓶子的上端,可以发出哨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本身的振动产生的
B.
敲击瓶子时,声音只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C.
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
D.
用嘴吹时,哨声是由瓶中水柱的振动产生的
11.
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的声学原理是
?
A.
声音的反射
B.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在墙壁内传播
D.
利用回声加强原声
12.
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
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D.
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13.
当自己在嚼饼干时,会感到声音很大,但是站在你旁边的人却感觉不到那么大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
?
A.
自己嚼饼干的位置离耳朵近
B.
旁边的人离你太远了
C.
嚼饼干的声音是通过骨传导的
D.
饼干太干了
14.
几年前美国的世贸大楼被恐怖分子攻击而倒塌,致使上万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楼倒塌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大声呼救
B.
安静地等着人员前来营救
C.
用硬物敲击地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D.
见缝隙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15.
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
B.
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声
C.
振动快的物体能够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D.
振动停止,声音的传播也停止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15分)
16.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回音壁有着非常神奇的声音效果:一人站在近壁
处轻声说话,在很远的近壁
处的人也能清楚听到,如图所示。这是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原理获得的音响效果。
17.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过程中。
?
发生障碍,人就会失去听觉。
18.
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儿吸引到网里面来,表明水能够
?。
19.
乐器在演奏时都有相应的部位在振动,笛子、唢呐是管子里的
?振动发出声音的;古筝、二胡是由
?振动发出声音的;鼓是由
?振动发出声音的。
20.
甲、乙两人站在一堵光滑的墙壁前,两人之间相距
,且距离墙壁为
,如图所示,甲开了一枪后,乙先后听到两声枪响的时间间隔为
?
。(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
三、简答题(共2小题;共20分)
21.
小明将机械手表放在枕头下,结果晚上睡不着觉(如图),说明其中的原因。
22.
若有一根长
米左右的钢管,当甲敲击钢管的一端时,乙用耳朵紧贴着钢管的另一端,他一共听到几次声音?为什么?
四、计算题(共2小题;共20分)
23.
某科学探测船想测出某处海底的深度,该船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
秒收到返回的声波信号,那么该处海底的深度是多少米?这种方法能否用来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米/秒)?
24.
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在钢铁中的速度为
。若一人用锤子敲击一下铁桥的一端而发出声音,分别经过空气和铁桥传到另一端,相差时间为
,则铁桥的长度为多少米?
答案
第一部分
1.
D
2.
D
3.
A
【解析】根据骨传导的特性,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把振动音又尾部抵在牙齿上,通过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则为骨传导引起听觉。
4.
B
5.
C
6.
A
7.
C
8.
D
【解析】武侠电影里经常描写一大侠双目失明,还能判断出攻击者的方位,主要是因为声音传到武侠者的两只耳朵的时刻和强弱以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他用耳朵判断声源方位的重要基础,也就是双耳效应,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故D正确。
9.
A
10.
C
11.
D
12.
D
13.
C
【解析】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发出的破裂声是经过头部骨胳直接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的,自己的耳朵听起来就觉得声响较大。你旁边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是因为食物发出的破裂声经过空气传到你的同学耳朵的过程中,在空气中就会损失一部分,且气体比固体传声效果差,所以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
14.
C
15.
A
第二部分
16.
反射
17.
任何部分
18.
传播声音
【解析】声音靠介质传播,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电子发声器发出的声音就是靠水传播出去的。
19.
空气柱;琴弦;鼓面
20.
第三部分
21.
机械手表发出的嘀嗒声通过枕头传到了小明的耳朵内,影响了小明的睡眠。
22.
乙听到两次声音。因为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钢管中速度可达
米/秒,在
米的钢管中传播只需
秒乙就能听到;而在空气中的声速是
米/秒,因此传播
米需要
秒,比从钢管传来的声音晚到
秒,大于
秒,所以人能清楚地分辨出两次声音。
第四部分
23.
;不能
【解析】,所以该处海底的深度为
米;不能,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月球与地球之间有真空存在。
24.
第6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