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

文档属性

名称 .春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29 12:3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回忆古诗:春晓 春之歌: 学生唱<<春天在哪里>>.春朱 自 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五四”初年即创作新诗。后来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转向散文写作,并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学生欣赏美景,听朗读。1、自读课文,品味分析,作者描绘了几幅春景图,用自己的话把它概括出来。
2、你最喜欢那幅画面,为什么?(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描绘的)作者描写春景的字里行间传递了一种怎样的情感?(找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子加以体会)语言特点:用了大量的精彩动人的比喻、拟人句,对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有突出作用。
试找出你喜欢的修辞语句进行赏析。 品读文本,感受语言魅力以“春草图”为例,分析作者是如何来展现出画面美的?(提示:从炼字、修辞、抓住景物特征等角度思考)赏析手法,学习借景抒情(一)盼春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二)绘春总括轮廓春草图 (草报春)春花图(花争春)春风图(风唱春)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山(郎润) 水(涨) 太阳(红)草人触 味 声形状 景态 色 味(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新美力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
抒情散文。本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赋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
要特征,虚实结合,动静结合,从不同
角度,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大
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争
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
未来的欣喜心情。这是一首抒情诗,
是一幅风景画,更是一曲春的赞歌。我来问,你来答: 1、这三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2、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3、这几段还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你知道是什么吗?
(比喻,突出了春天的新、美、壮)(歌颂春天的无限美好,赞美春天蓬勃的生命力。)听录音,欣赏“春花图”,思考:
1、本段作者是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征来描写的?
2、作者写蝴蝶、蜜蜂有什么作用?
3、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你能说一说这样写得好处吗?自学探究2: 1、本段作者是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征来描写的?
(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
2、作者写蝴蝶、蜜蜂有什么作用?(侧面衬托花;增添春天的活力)
3、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你能说一说这样写得好处吗?
(比喻、拟人,此处还运用了联想的写作手法----由花甜联想到果实)
网上搜索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把你认为最符合文意的图片拷贝下来。 课外完成:春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