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宦官专权的史实,运用唯物史观对明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作出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了解明朝中央政权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掌握明清易代的史实,培养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通过文献资料记载,了解明朝封建专制的进一步发展,了解明朝时期统一全国和治理边疆的相关措施
历史解释:通过学习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分析这一规模宏大的航海活动被终止的原因。
5.家国情怀:正确理解明朝时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郑和下西洋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通过对明朝面临的倭寇侵扰和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殖民活动学习和分析,培养全球史观、居安思危的家国情怀观念。
重点:
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
明朝面临的倭寇问题和边疆问题、对外关系
难点:
宰相制度与内阁制度的异同
朝贡贸易
探学新知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1.1368年,称帝,定都应天府,国号大名;同年明军攻占大都,推翻了元朝。
2.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矛盾由来已久。元朝丞相权势过重,威胁皇权,导致社会动荡。为加强皇权,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
(2)加强了专制皇权,对以后五百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3.内阁制度的建立
(1)背景:废除宰相后,皇帝工作压力倍增。
(2)过程
①明太祖设置,这些大学士仅备皇帝顾问兼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
②明成祖选拔文官到文渊阁值班,充当秘书。从此,形成一个常设的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称“”,其官员称为某殿或某阁大学士。
③明朝中后期,有的大学土深得皇帝信任,权力很大,被比喻为宰相。
职责:大学土的工作主要是替皇帝浏览百官奏章,草拟处理意见,称为“”。皇帝在票拟的基础上,用红笔正式批复奏章,称为“”。
性质: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4.宦官专权
(1)原因:①明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②宦官机构的完备。
(2)表现:内廷宦官机构获得协助甚至代理皇帝批红的权力,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3)影响
①政治方面:宦官干政直接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使明朝逐步走向衰亡。
②经济方面:宦官集团横征暴敛,肆意增加苛捐杂税,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③军事方面:宦官监军不仅加速了军队的腐败,边防力量也被大大削弱,动摇了明朝的统治根基。
二、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1.郑和下西洋
(1)概况:15世纪前期,派遣宦官郑和率领船队先后七次远航海外,访问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2)目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3)结果:给明朝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4)意义: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空前规模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海家的航行。
2.平倭斗争
(1)背景:从元朝末年起,海盗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明朝中期,朝廷出于对日本实行经济封锁的目的,严禁海外贸易,导致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为乱地方。
(2)措施:明廷派遣大将、等人平倭,后来政府放松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
(3)结果:东南沿海的形势稳定下来。
3.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1)背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活动频繁。
(2)表现
①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为由,贿赂香山县地方官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的租住权。
②和相继侵占台湾岛的南部和北部。
③明朝末年,西班牙被击败,退出台湾。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1.内陆边疆关系
(1)北方——与蒙古关系
①明朝重修长城,防范南下。
②瓦刺曾在一次战役中俘虏了。
③1571年,鞑靼首领与明朝议和,接受明朝册封,双方互市,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2)西南——与西藏关系
①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明廷册封当地的僧俗首领等称号。
②在当地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3)东北——与女真族关系
①明朝前期,设立奴儿干都司,并对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②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1616年,其建立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③改女真族名为,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2.明清易代
(1)明朝灭亡:明末农民起义蜂起,1644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后攻占,明朝灭亡。
(2)清军入关与统一全国:1644年清军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于北京;随后历经多年逐一击败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深化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遂设四辅官。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燮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
——摘编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一O九《宰辅年表一》
材料二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在明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之裁决杈、执行权间构成一个中介程序。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其缓冲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对立,调整国家机器合理运行之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摘编自姜德成《明代内阁制浅议》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央官制演进的基本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内阁阁臣的地位变化及其参政优势,分析对明代政治建设的积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央官制的发展趋势。
答案:
(1)特点:制度传承和体制创新相结合。
说明:明初传承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革中书省(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制。
(2)地位变化: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参政优势:阁臣大多具有进士资格,政治素养高(顾全大局,熟悉政令),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
积极意义:缓冲皇帝与国家机构之间的矛盾,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了;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3)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中央各部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解析:(1)第一小问基本特点,据材料一“明太祖初壹海内,仍元制,设中书省,综理机务。……行之一纪,革中书省……”得出制度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第二小问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明朝沿用了宋代殿阁制和元代中书省制;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2)第一小问地位变化,据材料二“阁臣至仁宣,以部院职、兼公孤衔地位骤显。也以票拟之预政形式……”得出内阁拥有票拟权,政治地位有所提高。第二小问参政优势,据材料二“仁宣以来,阁臣多进士资格,翰林起身,识达大体,谙熟政令。且综理庶务,少搀杂各部门本位之偏狭,平章政事,更能拿出较为公允贴切之意见,……”得出内阁成员大多具有进士资格,他们熟悉政令,处事能力强,协调能力好;第三小问积极意义可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明代的政治建设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缓冲皇帝和国家机器之间的矛盾。(3)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中央各部的权力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随堂训练
1.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
)
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
B.中央集权达到顶峰
C.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削弱了皇权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2.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
“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3.郑和下西洋,中国以金银钱财、陶瓷、绸缎等换得了西洋各国的珍珠、宝石、珊瑚、玛瑙,长颈鹿、狮子等各种珍禽异兽,槟榔、椰子等热带植物。这说明郑和下西洋(
)
A.无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B.对外交往不计经济利益
C.促进中外经济交流互补
D.以宣扬国威为主要目的
4.“生我兮父母,长我兮疆土,我生不逢时兮,疆土多遭倭寇侵辱,救我再生兮,就是戚继光。”该诗歌主要颂扬了戚继光(
)
A.平定了准噶尔叛乱
B.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打败了沙俄侵略军
5.明太祖朱元璋在与群臣分享治国体会时,曾因政务过多发出了“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拥被”的感慨。为解决这一问题,朱元璋(
)
A.废除宰相
B.设立殿阁大学士
C.设立南书房
D.设立军机处
6.明内阁与以往的三省和中书省不同,内阁大学士只对皇帝负责,只同皇帝发生工作关
系。而不与六部、督察院等其他行政权力机关直接沟通和联络。这说明明朝(
)
A.剥夺了六部与督察院的权力
B.强化了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体系
C.提升了内阁官员地位与权威
D.使内阁成为全国行政运作的中枢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无论是内阁、还是宦官,其权力大小均来源于皇帝,因此题干现象反映了君主专制得到强化,故排除D,排除C。内阁一直是没有决策权的,排除A。
题干涉及的君主专制,排除B。故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没落。根据材料的信息可知,清朝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有四巨册,官员只要认真揣摩样本的内涵即可,所以当时有人写的打油诗形象说明了依照案例去处理公务的关键是认真揣摩案例的内涵,即不需要官员有创新,只要唯命是从即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清朝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统治日趋没落,政治体制日益僵化,故选择B项。材料并没有反映内阁地位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反映内阁官员繁忙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官员服从皇帝命令的信息,D项不准确。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难度中等。材料反映了此远洋活动只是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无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郑和下西洋采取商品交换的方式,并非完全不计经济利益,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均排除。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戚继光抗倭,难度中等。依据题干信息“戚继光”可知,明朝中期,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故B项符合题意;平定了准噶尔叛乱、打败了沙俄侵略军是在清朝初年,故A、D两项错误;郑成功赶走了荷兰殖民者,故C项错误。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明太祖废丞相,难度中等。材料中的现象是由于废除宰相制度而造成的,废除宰相并不能解决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故排除A项;材料中的感慨反映了朱元璋废除宰相后,政务繁忙,为此,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的顾问,故B项正确;清朝康熙帝设立南书房,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不是朱元璋所采取的措施,排除C、D两项。
6.答案:B
解析:本题以明朝内阁制度为背景材料,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明代内阁“只对皇帝负责,只同皇帝发生工作关系”,是皇帝的秘书班子,参预机务,“不与六部、都察院等其他行政权力机关直接沟通和联络”,说明内阁大学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执政大臣,没有行政实权,这是明初君权强化的产物,B项正确。“不与六部、都察院等其他行政权力机关直接沟通”目的是限制内阁的权力,不是剥夺六部与都察院的权力,A、C两项错误;从材料看内阁不是上传下达的权力中枢,D项错误。第14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利用史料,了解清朝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表现;运用地图等形式明确清朝版图的奠定。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做客观评价。(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2.运用教材相关史料,在了解清朝危机表现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这些危机对中国造成的深刻影响。渗透家国情怀感悟经过清朝的统治,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整体凝聚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加强。(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清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的历程及特点。
2.难点:多角度认识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时代特征。
探学新知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1.康乾盛世
(1)时间: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在位期间,出现100多年的鼎盛局面。
(2)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
2.君主专制的表现
(1)皇帝独断大政:三位皇帝都以勤政著称,不仅独断朝廷大政方针,对于地方具体事务也总是详加过问,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2)奏折制度
①内容:康乾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
②作用: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3)中枢秘书机构的变化——设立军机处
①军机处: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由被指派的朝臣兼职充任。军机处官员在皇帝直接监督下工作,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
特点:机构简单;军妓大战品级不高,都是皇帝钦定;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皇帝召见军妓大臣时,连太监都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版式效率高,能快速处理机要文书,按皇帝意旨办理军务。
②内阁:负责处理一般文书。
(4)文字狱
①概况:清朝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控制非常严密,频繁制造文字狱。
②影响:对文化造成严重的摧残。
二、疆域的奠定
1.巩固东南边疆——统一台湾
(1)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2)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2.巩固东北边疆——雅克萨之战
(1)背景:17
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
(2)过程: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迫使沙俄同意进行谈判。
(3)结果:1689
年,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巩固北部及西北边疆
(1)平定叛乱
时期
叛乱
平定
康熙时
17世纪后期,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准尔丹占据天山南北,又向东进攻漠北和漠南蒙古。
清军与噶尔丹及其后继者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在1757年将准噶尔部彻底击败。
乾隆时
维吾尔贵族大、小和卓兄弟起兵反清
很快被平定
(2)结果
①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②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4.巩固西南边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1)确立册封制度
①册封达赖:清初,西藏最有影响的佛教格鲁派领袖五世达赖被清廷册封以“达赖喇嘛”尊号。
②册封班禅:五世班禅在康熙时被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尊号。此后历世达赖和班禅都经由清朝政府册封。
(2)驻藏大臣:从1727年起,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3)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普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权。
5.对民族宗教事务的管理
(1)清朝政府专设理藩院管理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2)对于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了局势的稳定。
6.清朝的版图与区划
(1)清朝的疆域:清朝中期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包括南海诸岛,西南抵喜马拉雅山脉。现代中国的版图至此基本奠定。
(2)地方制度
①在清朝疆域内,内地分立18省,分设巡抚或总督治理。
②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
三、统治危机的初显
1.背景:清朝由盛转衰
(1)康乾盛世后期,清朝统治已出现由盛转衰的迹象。
(2)19世纪前期嘉庆、道光在位时,衰象更为明显。
2.政治危机
(1)原因
①清朝人口膨胀迅速。
②人口急剧增长使得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③政治腐败:和贫富矛盾的积累。
(2)表现
①从乾隆后期起,农民起义屡屡爆发,大部分是由民间秘密宗教白莲教领导的。
②四川、湖北、陕西等省的白莲教大起义持续了十年。
③嘉庆后期,白莲教支派天理教发动的一次起义还攻入了北京皇宫。
3.外部危机及其对策
(1)表现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华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2)闭关自守
①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
②外商在广州的活动及其与中国商民的交往,都受到严格约束。
③严厉禁止民间船只出海贸易。
(3)影响
这种闭关的政策,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随堂训练
1.清朝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由此可知盟旗制度(
)
①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
②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③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④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清代康熙皇帝有35个后妃和24个儿子,嫡长子胤禔被立为太子,后被废。最终康熙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作为继承人,秘密建储制由此开始。该现象在实质上(
)
A.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
B.体现了一夫多妻制的弊端
C.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D.说明了宗法继承制度并非一成不变
3.清初,台湾迎来了两次重要的移民高潮。一次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数万明朝的遗民移民到那里垦殖,使台湾基本进入农耕社会。第二次是台湾被清朝收复后,“民之渡台如水之趋下,群流奔注”,使台湾有了更大发展。这两次移民高潮(
)
A.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控制
B.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C.丰富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内涵
D.驱逐了西方殖民者残余势力
4.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5.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在此,徐中约着重强调(
)
A.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6.说到某项举措实施的原委,史载:“盖以国家事务殷繁,人情弊端种种,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欲以众人之耳目,为朕之耳目,使民隐得闻,万事就理。”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A.建立通政司
B.建立密折制
C.设立枢密院
D.设立军机处
7.康熙年间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措施。至康、雍之际,全国垦田数字已超过明朝后期水平。雍、乾两朝,随着边疆和山区的开发,垦田数字继续上升。乾隆末年,人口突破三亿。人口的急剧增长带来了(
)
A.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B.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C.粮食产量的不断攀升
D.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8.标志着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的是(
)
A.册封达赖喇嘛
B.派遣驻藏大臣
C.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D.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9.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其主要意义是(
)
A.打击了外来侵略势力,巩固了祖国的边防
B.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C.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D.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地区的有效管理
10.据载,从1748年始,奏折与题本成为清朝两种并行的上行文书。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用题本报告一般例行公事。清朝奏折制度的创立(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避免了决策失误
C.确保了政治清明
D.削弱了中枢权力
11.康熙曾说:我的伟大事业终于完成了。在这两年中,我栉风沐雨,三次穿越沙漠追击敌人……连续的追击,加之百分之百的艰辛,才有了今天的胜利。这里的“胜利”是指(
)
A.清剿明朝残余
B.派兵收复台湾
C.抗击沙俄入侵
D.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12.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的是(
)
A.中俄《尼布楚条约》
B.中俄雅克萨之战
C.中俄《瑷珲条约》
D.《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逐步改造蒙古社会”“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可知①正确,根据“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可知②正确,由此排除C项。根据“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可知③④正确,由此排除A项和B项,选D。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嫡长子胤禔被立为太子,后被废。最终康熙帝根据自己的标准秘密选择皇子作为继承人”表明皇帝在选择继承人问题上,开始突破传统,根据自己意愿加以选择,皇权进一步加强故A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皇帝立嗣问题,故B项错误;否认嫡长子继承制只是手段、表象,实质是专制皇权发展的体现,故C项错误;D项是现象而不是实质,由此排除。
3.答案:C
解析: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台湾一度不受中央政府控制,故A项错误;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对台湾移民不是对外政策,故B项错误;向台湾移民有利于台湾开发和先进文化的传播,推动台湾地区对中央政府、中华民族的认同,故选C项。第二次没有涉及西方殖民问题,由此排除D项。
4.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摩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无法反映A、C、D项说法。
5.答案:A
解析:根据“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可知徐中约强调皇权专制暗含政治危机,故A项正确;材料着重强调专制统治的危机,而非赞扬康乾盛世,故B项错误;材料从制度层面分析统治危机,未突出皇帝个人因素,故排除C项。D项“晚清”时间与材料不符。
6.答案:B
解析:通政司掌内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件,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诸臣有陈奏之心,或有不便显言之处,故令……密陈朕前”,结合所学知识,密折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外人无从得知,故B项正确;枢密院是五代至元的最高军事机构,与材料中“密陈朕前”不对应,故C项错误;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是清朝时期的中枢权力机关,总揽军、政大权,与材料所述不符,由此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人口增多的直接影响是劳动力的增加,但劳动力增加未必劳动效率就高,由此排除A项;口的急剧增加会导致大量粮食的消耗,粮食产量无法由材料得出,由此排除C项。人口增长和贫富分化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由此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册封达赖和班禅从此确立了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清朝中央册封的制度,由此排除A项和D项。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是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清朝对西藏的管辖权,由此排除C项。雍正五年(1727年),清朝开始派遣驻藏大臣。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隶属关系的进一步加强。
9.答案:D
解析:清政府是从郑氏后裔手中接手台湾,由此排除A项。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与题意无关,由此排除B项。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由此排除C项。
10.答案:A
解析:从“中央和地方官员往往用奏折向皇帝密报机密事务”可知皇帝可以直接了解中央和地方的政情,这就提高了行政效率,A项正确。人治社会不可能避免决策失误,由此排除B项。奏折制度使得皇帝能够广泛地获取信息,但无法确保政治清明,由此排除C项。上奏折的不仅有中央官员,还有地方官员,因此不能笼统地说削弱了中枢权力,由此排除D项。
11.答案:D
解析:从“穿越沙漠”可知与新疆相关,由此可知D项为正确答案。
12.答案:A
解析:中俄雅克萨之战后清政府迫使俄国同意谈判,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领土,故A项正确。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学习目标
1.通过时空观念掌握明中期高产农作物的传入,明清时期的小说和戏曲。
2.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明清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和明清时期思想领域的变化。
3.明确历史解释,研思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随着欧洲传教士来华,出现了“中学西渐”和“西学东渐”。
4.立足唯物史观,认知明清时期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
5.渗透家国情怀,感悟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思想活跃,使社会价值取向和文化倾向发生了巨大变化。
学习重难点
重点
1.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
2.陆王心学、李贽、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的主张。
3.小说、戏曲与科技的成就。
难点
1.社会经济发展和存在局限的原因。
2.明清思想变化的背景及其思想特点。
探学新知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农业的发展
(1)背景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明朝中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
(2)农业发展的表现
①高产粮食作物玉米、甘薯的推广种植,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总产量。
②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很多农民还兼营产品初级加工或相关副业,以获取更多的收入。
2.手工业的进步
(1)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2)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①概况: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
②表现: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③发展:这类情况在清朝继续有所发展。
3.商品经济繁荣——明朝中期起
(1)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朝中期起,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
(2)商帮出现
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晋商。
(3)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商业活跃,人口密集,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
4.社会经济发展的局限
(1)就全社会来说,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2)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也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1.背景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2)政治:专制统治强化并走向极端。
(3)阶级: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壮大,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
(4)思想:宋明理学僵化,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束缚摧残人们的思想,进步思想家要求挣脱束缚。
2.陆王心学
(1)核心理论:“致良知”。
(2)内容:“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践行,这样就能达到圣贤境界。
(3)评价
①强谓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
②陆王心学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3.李贽的反传统思想
内容: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和教条,甚至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
(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
(2)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①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②顾炎武、王夫之:对宋明以来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批判;顾炎武还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人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三、小说与戏曲
1.背景
(1)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2)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3)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小说成就
(1)元末明初,施耐庵、罗贯中各自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水浒传》和《三国志通俗遗义》,是我国最早的两部长篇白话小说,开创了章回体的写作体裁。
(2)明朝中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和清朝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分别是神话小说和讽刺小说的杰作。
(3)清朝中期由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以贵族家庭贾府的兴衰变迁为主线,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多个侧面,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也是享誉世界的名著。
3.戏曲成就
(1)传奇:明清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汤显祖、清朝孔尚任等。
(2)昆曲:舞台演出方面,从江苏昆山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
(3)京剧:清朝道光年间,以徽班为基础,融合徽、汉二调,吸取昆曲和其他地方戏的艺术成分,形成了京剧,并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
四、科技
1.传统科技成果
(1)重要科技著作
①代表:医药学——李时珍《本草纲目》、农学——徐光启《农政全书》、工艺学——宋应星《天工开物》。
②特点: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技进行了总结。
(2)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是一部地理和地质学名著。
2.西学东渐
(1)背景
从明朝后期起,一些欧洲天主教传教士前来中国传教。
(2)代表人物:意大利人——利玛窦。
(3)目的:借助传播科学知识来达到传教的目的。
(4)贡献
①与一些开明中国士大夫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在一定范围内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包括地球和各大洲、大洋等地理概念。
②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
深化探究
1.王守仁这样阐述他的“良知”概念:
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王文成公全书》卷26《大学问》
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王文成公全书》卷2《传习录中·答陆原静书》
王守仁的弟子王畿说:
信得良知过时,独往独来,如珠之走盘,不待拘管,而自不过其则也。
——黄宗義《明儒学案》卷12《郎中王龙溪先生畿》
李贽则将上述“良知”概念发展为“童心”,并有如下论述: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既以闻见道理为心,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言虽工,与我何与,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由是而以假言与假人言,则假人喜;以假事与假人道,则假人喜;以假文与假人谈,则假人喜。无所不假,则无所不喜…更说什么《六经》,更说什么《语》《孟》乎?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迁阔门徒云耳。药医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速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鼓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
——李贽《焚书》卷3《童心说》
请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体会陆王心学衍生出的思想解放倾向,及其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冲击。
2.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内容
“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影响
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异
认识“理”的途径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
“理”是内在的“心”
实现“理”的方法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随堂训练
1.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2.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
)
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
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
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3.思想家王守仁说:“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不待学而有,不待虑而得者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其主张(
)
①重建儒学信仰
②人人都有良知
③无私则无心
④道德自我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5.明清小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这是因为明清(
)
①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②社会娱乐活动丰富
③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④八股取士的普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8.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9.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在苏州,棉布业市镇有南翔镇、新
泾镇、江湾镇等;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等,这说明当时(
)
A.商业分工越来越细致
B..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
C.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
10.义理之学和考据之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诠释与流布的两种主要方式。义理之学注重从思想理论角度阐发儒学。考据之学是对传世古文献的整理、考订与研究。乾隆嘉庆年间考据学盛极一时,嘉庆道光之际,义理之学崛起。影响这一学风变化的是(??
)
A.清朝思想控制逐渐放松
B.清朝社会危机日趋严峻
C.西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清朝洋务运动的开展
11.乾隆以后,一些地主和富农,或利用自己的土地,或租种别人的土地,大规模地用无地农民从事各种经济作物或粮食的生产,获取利润。这些地主和富农与他们请用的农民“同桌同吃,无主仆名分”。这最能表明(??
)
A.当时农村中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
B.明清时期农业取得长足进步发展
C.在清中期以后开始出现货币地租
D.国家经济政策调整促进农业发展
12.据不完全统计,明代兴修水利工程达2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234处。此外,遇到灾荒,明清两朝还实行救灾赈灾、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帮助农民渡过饥荒。由此可见,明清时期(
)
A.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
B.水利工程事业发达
C.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
D.积极贯彻重农政策
13.材料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但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这部书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应星科技成果在当时不被重视的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朝前期,政治相对安定,耐旱、耐寒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据研究,康熙十八年(1679年)全国人口已达1.6亿,经过一个世纪,至乾隆末,已突破3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雍正元年(1723年)下令说,“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要求“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规定新开水田六年后纳税、旱田十年后纳税,禁止地方官吏阻挠或趁机勒索,对垦种成效显著地区的官吏予以奖励。至乾隆五年(1740年)下令告诫:“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要求:“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汉族与少数民族)4种,免其升科(税负),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朝前期垦荒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前期推行垦荒政策的背景及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出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重的变化,不能据此推断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推断粮食需求减少与人口变化的关系,故B项错误;由材料不能推断普通农户收益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而经济作物主要是销售到市场上的,这说明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故D项正确。
2.答案:B
解析:材料中没有反映出中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的成书与大一统政治体制的关系,由此排除A项。材料关键信息“由国家制定的药典”“由朝廷颁行”体现出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由此选B项。材料反映出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与商品经济繁荣无关,由此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出国家力量的支持推动了中国古代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的推动无关,由此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材料没有反映出王守仁“致良知”主张的目的,故①错误;材料“夫良知者,即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说明人人都有良知,故②正确;“无私则无心”属于明朝李贽的思想主张,故③错误;“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指通过“致良知”达到道德自我完善,故④正确。选项D符合题意。
4.答案:C
解析:从材料看,儒学一直由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对儒学的发扬光大。故C项正确。李贽本身是儒家学者,因此不会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由此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对政治制度的批判,由此排除D项。B项不是说明,而是对材料的重复,由此排除。
5.答案:A
解析:八股取士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于小说的发展没有益处,故④错误,由此排除含有④的选项。选A。
6.答案:B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经世致用”,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顾炎武等人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所以B项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朝大商人的资本远远超过明朝,反映了清朝时期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故C项正确。清代商人的地位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故A项错误。清代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D项“开始”说法错误,排除。
8.答案:A
解析:材料中的古文意思是“用织机织布这些事,男子很早就学会了,有些妇女织布甚至不如男子,但农妇做耕田、收割、取水灌溉等事,是与男人一起劳动的”,古文描述了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必须有商品交换和雇佣关系两个条件,材料未涉及,故B项错误;材料中男女都要耕田织布,未体现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农家的织布属于家庭手工业而不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错误。
9.答案:D
解析:从材料信息反映的明清江南地区棉布业市镇、丝绸业市镇的兴起,说明当时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不同地区的生产存在地方特色。故答案为D项。材料涉及的是手工业生产,和商业分工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市镇的规模,排除B项;材料主旨未涉及城乡经济联系,排除C项。
10.答案:B
解析:义理之学和考据之学不属于对封建思想统治危
及的作用,而属于传统文字考研,受到清朝时期思想限制的影响,说明清朝时期社会危机日趋严峻,B项正确。清朝实行严厉的思想控制,A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D项
在19世纪60年代以后。
11.答案:A
解析:由“利用自己的土地……获取利润”可知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A项正确。B、C两项与材料无关,错误;清代国家政策仍为重农抑商,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明代兴修水利工程达2270处,清代更是多达3234处”“遇到灾荒,明清两朝还实行救灾赈灾、减免农业税等政策”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涉及的农业政策,不能说明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备,故A项错误。B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题干材料不能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空前强化,故C项错误。
13.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
(2)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明清时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固守农耕文明。
解析:(1)宋应星科技成果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中“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和“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的信息,结合古代中国科技的特点来分析,可归纳出“注重传统经验技术的总结,缺乏创造,是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宋应星科技成果背景从材料一中“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概括出“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从“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等信息,可归纳出“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2)原因从材料“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信息可概括出“士火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固守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文化氛围等角度来分析即可。
14.答案:
(1)特点:鼓励尽可能开垦、利用土地;内地与边远地区同受重视;以维持百姓生计为主要目的。
(2)背景:人口压力加重;耕地利用接近极限;新的作物改变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影响: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加速了人口增长;不利于环境保护。
解析:(1)依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进行概括,依据材料中“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凡有可垦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以及“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的信息从鼓励开垦、开垦区域以及民生角度思考作答。(2)第一小问从材料“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口迅速增长”“生齿殷繁,地土所出,仅可赡给,偶遇荒歉,民食维艰”可知可从新的农作物引进、人口与土地矛盾角度归纳背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垦荒政策,从社会矛盾、人口增加以及破坏环境等角度归纳答案。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