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与技能
了解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过程与方法
理解并掌握江南的开发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的民族交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南方经济开发、民族交融。
教学难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民族交融。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PPT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从三国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什么样的历史时期?今天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一起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
新课讲授:
三国与两晋
【师】三国时期,处于一个动荡的历史坏境,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分别都由谁建立了哪儿些政权?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曹丕取代东汉称帝,国号魏;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后世称为“蜀汉”;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帝,国号吴。
【师】利用
PPT展示三足鼎立的形势图来帮助学生理解。
【师】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在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称帝,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在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了统一。但是西晋的统治非常短暂,那么是为什么呢?西晋当时的上层统治者生活奢侈,追求享乐,整个社会拜金主义盛行。西晋的门阀政治制度导致了许多社会现象和社会矛盾。一方面是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另一方面是下层人民路有冻死骨,所以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还有其他哪儿些原因导致西晋统治如此短暂?
学生阅读课本回答:诸王为争夺中央政权,不断进行内战,在当时发生了“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迁徙又导致了内地汉人的大规模的迁移,加上晋朝统治阶级的盘剥敲诈,导致出现了大规模的“流民起义”。
【师】16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社会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八王之乱是导致西晋灭亡的重要原因。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二)东晋与南朝
【师】在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在当时士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但是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东晋最终未能恢复中原。直到420年,刘裕篡夺皇位,国号宋,东晋灭亡。
在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宋是南朝疆域最大的朝代。宋武帝、宋文帝在位的大约30年的时间里,赋轻役轻,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当时江南地区的发展具体有哪儿些原因呢?具体又有哪儿些表现?
学生讨论并回答:(1)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游民,尤以江苏一带为多;(2)有一部分流民还继续南下,进入今天的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最主要原因)(3)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
【师】其表现又体现在哪儿些方面呢?
学生讨论并总结:
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包括推广和改进耕犁,实行精耕细作,以及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种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手工业:南方的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商业: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师】江南地区的发展使我国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十六国与北朝
【师】出示图片,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北方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而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不免困难重重。之后汉武帝进行改革促进了民族间的大融合。汉文帝都进行了哪儿些改革措施?
学生讨论并回答:①迁都洛阳。
②移风易俗:改籍贯、穿汉服、讲汉语、改汉姓、通婚姻。
【师】汉武帝又为何要迁都呢?
学生总结并回答: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平城位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早,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的王朝的都城。(从地理环境看)②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③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封建文化)。(从民族交融的角度看)
【师】汉武帝的一系列措施,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融合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我们孝文帝有何评价呢?
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应该看其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学生思考回答: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为隋唐时期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鲜卑族汇入了更先进的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中,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所以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搜集相关文字或图片,从饮食、服饰、音乐、歌舞、绘画、雕塑、用具、血缘等方面举例说明魏晋以来的民族大交融。
课后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在四百年的时间里,战争和改革使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空前的剧烈,华夏民族优秀的文化最终吸引了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他们逐渐认同华夏民族,并最终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这也印证了马克思主义的一句话——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
作业布置:做对应章节同步练习,并掌握本课相应知识点。
板书设计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知识与技能
从“时空观念”角度认识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替及统治。
过程与方法
搜集部分唐诗,从“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角度认识隋唐盛世局面的表现及出现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唐朝的民族政策,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少数民族在边疆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隋唐的统一、“贞观之治”;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形成的原因、表现。
教学难点:多角度认识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特征;唐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融合。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PPT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唐人街,为何称之为“唐”人街。所谓的唐人街指的是在外国一些华人、华侨聚居的地方。这是因为历史上唐朝时期非常强盛,声名远播欧洲,唐人也就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那么,我国历史上隋唐时期取得了那儿些成就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新课讲授:
隋朝兴亡
【师】:简介隋文帝,师:提问:隋朝是哪一年建立的?开国皇帝是谁?
学生回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为隋文帝。
【师】隋统一全国的时间?统一的历史条件?意义?
学生思考并回答: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统一历史条件:南北经济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以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重建全国大一统的局面,并迅速呈现十分“富庶”的景象。
【师】隋朝期间,隋炀帝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措施,分别有哪儿些,又产生了哪儿些积极影响?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回答问题:(1)广设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供应朝廷粮食、物资和备水旱赈济。(2)隋炀帝的建设①兴建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②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师】讲解大运河示意图
【师】但是隋炀帝也存在着一定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终于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618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师】唐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学生回答: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师】介绍唐太宗和玄武门之变。出示材料: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贞观政要》
天下大捻。流散者咸归故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亏)粮,取给于道路焉。”——《资治通鉴》
【师】提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唐太宗统治时期先后的社会状况如何?
学生思考并回答:前期经济凋敝;后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
【师】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物价低廉,国力增强,社会呈现安定局面,史称“贞观之治”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学生思考并回答:唐太宗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实行一系列的政治措施。
【师】让我们用客观公正的角度来对唐太宗进行简要的评价。
学生讨论并总结回答:唐太宗博览群才、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推动了唐朝历史的发展,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贤明的君主。
【师】唐高宗皇后武则天于高宗死后不久,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其统治时期史称“武周政治”在武则天当政期间,尽管政坛纷纭,但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在其当政期间都有那儿些政策措施呢?
学生回答:发展科举,选拔人才;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师】简介唐玄宗,唐玄宗统治前期,选贤任能,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烧毁-批珠玉锦绣,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除重用人才,唐玄宗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师】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指出唐朝不同时期对北方、东北和西南少数民族采取的措施?
学生阅读材料,总结回答:北方:1.东突厥:唐太宗时期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
西突厥:(1)唐太宗:设置安西都护府(2)唐高宗:灭西突厥(3)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
东北:唐玄宗统治时期,东北的鞋羯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师】民族间相互融合的方式有哪些?原因是什么?主要影响是?
学生讨论并回答:略
【师】主要方式:1.通过战争,安定边疆。如打败东突厥。2.设置机构,加强管理。如安西、北庭都护府和黑水、渤海都督府。3.册封爵位,促进友谊。4.实行“和亲”,永结盟好。如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等。
原因:唐朝制度先进:国力强盛: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唐朝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影响:唐朝加强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也促进了唐朝经济文化繁荣。
(三)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师】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唐女祸》中说:“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白之”。
结合你对唐朝由盛转衰原因的认识,分析评论赵翼这一观点。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略
【师】思考安史之乱爆发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
学生讨论并回答:背景:1.唐玄宗后期昏庸荒怠,朝政日益败坏。2.边镇大将拥兵自重(安禄山)。
影响:①严重削弱了唐朝的中央集权:②中原经济屡遭摧残、国力大损,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师】读教材,回答黄巢起义的背景。
学生回答: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
【师】读教材,回答黄巢起义的结果和影响。
学生回答: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师】简介唐朝灭亡基本情况:朱温陆续兼并了北方的大小割据势力,907
年,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
【师】简介五代十国,提问:五代十国的历史影响?
学生回答:略
【师】总结:①五代的更替通过武力实现,因此中原地区陷于连年混战,社会动荡,经济凋敝,百姓生活极端痛苦。②后周君主的励精图治,使国势为之一振,为宋朝的再建统一奠定了基础。
课后小结:
李渊在长安称帝,随后,统一全国。国家统一、统治者恰当的对内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开放的对外政策等,使得隋唐出现了多个治世局面,“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但是开元盛世后,唐朝由盛转衰,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最终走向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作业布置:做对应章节同步练习,并掌握本课相应知识点。
板书设计
隋唐的统一
唐朝前期的鼎盛局面
“贞观之治”
武周政权
“开元盛世”
视四海如一家的民族政策
唐朝的衰亡
安史之乱
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隋唐制度完善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时空观念:通过《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隋唐时期的制度所处的特定的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解读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隋唐时期制度的多样化特点,体现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作用,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与发展。
难点:通过科举制,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理解这一时期赋税制度的演变对中国古代经济产生的影响。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提起选官制度我们学过先秦时期的世官制,按照血缘关系官位世袭;秦汉时期推行察举制,考察个人的才能、品行;曹魏又创立了九品中正制,制定了新的选官标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隋唐时期在选官制度方面又出现了什么新变化,以及隋唐时期其他制度的创新。
【新课讲授】
选官制度
【师】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学习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内容。
九品中正制
存在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
兴起背景:
①汉代察举制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但逐渐由权门势家操纵选官,把持察举的结果,干扰了人才选拔,流弊百出。
②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人口流动频繁,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社会基础。
③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颁制九品中正制。
概况
选官方式: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方式等级,共分九等,朝廷按等级高低授予官职。
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衰落:
①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士族没落,九品中正制难以为继。
②隋朝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
影响:积极影响
①继承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初期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
②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吏治清明。
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
④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消极影响
后期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是门阀土族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科举制
产生原因
①随着士族的没落,魏晋以来依据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②随着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壮大他们要求相应的政治地位,希望能够参与国家政权的管理。
③中央政府为打击门阀士族在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地位,加强中央集权。
④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扩大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
(2)发展概况
①隋朝时期: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度形成。
②唐朝时期:唐太宗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科举制自隋唐形成以来,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那大家现在思考一下,科举制对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有什么影响?
(3)评价①积极方面
A.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体现了开放性与公平性。
B.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D.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E.促进儒家文化的传播。
F.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后被西方国家借鉴,推动世界文明进步。
②消极方面
A.考试内容以儒学经义为主,使儒学成为执政者奴化臣民的工具。
B.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薄弱,阻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们的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文化专制加强,束缚人们个性与才能的发展。
【师】同学们观察三省六部的关系图,结合课本一起学习一下三省六部的内容。
二、三省六部制
1.沿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利。
隋唐:
(1)隋文帝时,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
(2)三省
①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这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②为削弱相权,唐太宗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2.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又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并使他们互相牵制;同时,尚书省下设六部,推进了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有利于减少皇帝独断造成的决策失误。
3.影响
三省六部取代三公九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善。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师】根据史料,对比分析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异同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不同点
时代不同
确立于秦,盛行于汉。
确立并完善于隋唐时期。
内部结构不同
综合性的中央行政制度,将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体。
集决策、审议、执行为一体的中央行政制度。
丞相的权利和地位不同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政权。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相权一分为三,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皇权加强。
相同点
都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都直接受制于皇帝,对皇帝负责。
三、赋税制度
1.魏晋时期——租调制
(1)主要内容
①魏晋时期,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为适应均田制,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规定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特点:以定额田租代替汉代的定率田租,以户税代替汉代的人头税。租调制的田租额较低,而且租额固定,增产不增租;户调以户为单位,增人不增调。
(3)影响:许多小农返回故里,积极务农,精耕细作,使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有所恢复。
2.唐代赋税制度
(1)唐初——租庸调制
①主要内容:除租、调外,男子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
②积极影响
A.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改变了原先赋税混乱的状况,减轻了农民负担。
B.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发展,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同时也缓和了社会矛盾。
(2)唐中后期——两税法
①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②主要内容
A.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故曰“两税法”。
③特点:不再按丁征税,改为按资产和田亩征税。
④积极影响
A.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缓和社会矛盾。
B.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有利于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C.两税法“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有利于改变贫富不均的现象。
D.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E.两税法关于定税计钱、折钱纳税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⑤消极影响
A.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
B.大地主隐瞒财产,向农民转嫁负担。
C.政府增加许多苛捐杂税,农民负担更严重。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创立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
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
(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公平公正)。
理由: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3)侧重点:课绩侧重实绩;考察力求准确。
价值: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课后总结】
这就是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学习了隋唐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其中关于科举制的内容要求大家重点记忆;且关于三省六部制和两税法的部分也是今天学习的重难点,希望大家认真理解并掌握。有不懂的课下咨询老师。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把同步练习做完,并记忆书中勾画的知识点。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了解三国至隋唐文化的内容,分析三国至隋唐文化繁荣的社会历史客观基础,由文化到社会存在,由表及里形成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背景下思考隋唐文化繁荣的原因,注意到文化发展、繁荣需要-定的时间进程。
3.史料实证:欣赏这一时期的书法、绘画、壁画图片,感受其艺术魅力,总结其艺术特征。
4.历史解释:通过对材料进行分层、概括,初步掌握阅读史料阅读的方法。通过材料的阅读,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对材料的历史名词进行解释。本课结束后,对隋唐繁荣的文化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
5.家国情怀:学习对三国至隋唐的思想、科技、文艺等方面的成就,认识到文化的繁荣离不开中华文化的自我更新与对异质文化进行包容性,这也是中华文化强大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树立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到隋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难点:多角度认识三国到隋唐时期思想、宗教、文学艺术、科技的变化特征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反映了佛教传入中国,右图是三教合一图,反映了儒、佛、道三教合一。大家思考一下,汉唐时期儒学、道教与佛教是如何发展的?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成就还有哪些?让我们从三国穿越到隋唐,感受这一时期的文化成就。
【新课讲授】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探究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概况。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学
(1)汉代: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
(4)唐代:儒学复兴运动
①原因: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
②时间:唐朝中期。
③内容: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
2.道教
(1)兴起:东汉末,是中国本土宗教。
(2)发展
①魏晋南北朝: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
②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3.佛教
(1)传入:汉代传入。
发展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吸收佛、道的思想,渐趋中国本土化。
②武则天时期: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修行比较简便,易于传播对后世影响最大。
(3)曲折:反佛斗争
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
②概况:南朝的范缜是反佛最杰出的代表;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为加强统治,几度灭佛。
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并未从根本上遏制佛教的发展。
【师】同学们思考,魏晋时期和隋唐时期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
(1)魏晋时期
①当时王朝更迭频繁,兵戈不息,人们纷纷寻求精神上的寄托。
②统治者的提倡支持。他们利用宗教麻痹人民,维护统治。
(2)隋唐时期
①隋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达,文化交流频繁。
②统治者采取了开明的宗教政策,儒、释、道均得到大发展。
③佛教的世俗化进程加快。
④印刷术、造纸术的应用大大推动了佛、道的传播。
二、文学艺术
【师】展示李白和杜甫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魏晋南北朝到唐朝这一时期的诗歌成就。
诗歌
(1)魏晋南北朝
①概况:文学艺术成就突出,文学形式风格迥异。
②主要文学形式
A.建安文学:以曹操父子为代表,诗歌、辞赋和散文均有发展,是社会由分裂趋向统一的产物,以高扬政治理想、哀叹人生苦短为主要内容。
B.田园诗:向往农村生活,内容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恬淡。代表作有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
C.南朝骈文:骈文在形式上讲究对偶,因其多偶句似两马并行而称为骈文。在声律上追求平仄配合、音韵谐和。讲究文采华美,讲究用典等。代表作有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
D.南北朝民歌
a.南方:缠绵婉转,多描写爱情,如《采桑度》等。
b.北方:慷慨激昂,有恋歌,也有牧歌、战歌,如《敕勒歌》《木兰辞》等。
(2)唐朝
①概况: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②代表诗人
盛唐时期
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
【师】分别请同学们欣赏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柳公权的《金刚经碑》和怀素的《自叙帖》,感受书法的独特美。
2.书法
(1)东汉: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
(2)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概况: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从实用转为审美。
②代表作: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姨母帖》
属行楷书体,但书法中还留有隶书遗意,《兰亭集序》更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隋唐时期
①概况:此时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
②代表,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
【师】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绘画,成就斐然,上图是顾恺之的代表作《洛神赋图》。
3.绘画
(1)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他提出“以形写神”所画人物栩栩如生。代表作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2)隋唐时期
①概况: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吴道子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被称为“画圣”代表作有《送子天王图》。
②特点:受外来文化影响显著;山水画突出;绘画艺术走向自觉。
雕塑
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窗、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三、科技
【师】同学们观察图片,仔细阅读课本,学习魏晋至唐时期的科技成就,并完成下面表格。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
代表人物
主要成就
地位
数学
三国时期刘徽
提出圆周率计算方法
—
南朝祖冲之
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推演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精确地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
比欧洲早了近1
000年
农学
北朝贾思勰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地理学
西晋裴秀
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
综合性的地理著作
(2)隋唐时期的科技成就
①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②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③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
④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⑤唐朝孙思邈完成了医学名著《千金方》,它全面总结了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
⑥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中外文化交流
1.多元文化交流
(1)中印之间的交流: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西行前往天竺,研学佛教思想,促使佛教本土化。
(2)中日之间的研讨:日本的空海和唐朝的鉴真,促进了中国周边国家的佛教发展。
(3)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
(4)日本、新罗两国的文化深受唐朝的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以及留学生。
(5)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南方港口城市定居。
(6)伊斯兰教传人唐朝。
2.评价
(1)开放的对外政策,大大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色彩。
(2)唐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促进了亚洲各国的文明进步,对形成中华文化圈起了重要作用。
【师】根据以上所学知识,同学们思考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3.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繁荣的原因
(1)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2)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科技文化世界领先。
(3)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洛阳是国际性大都市。
(4)对外实行开放的政策。
(5)使臣、商人、留学生及僧侣在推动中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6)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史料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的译经、抄经已达到超越前代的新境地。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在社会迫切需要和已具备的物质条件的历史背景之下,雕版印刷在唐代得到应用,并且有了初步的发展。
——摘自《中华印刷通史》
材料二
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柳诒微在《中国文化史》中曾深刻指出:“雕版印刷之术之勃兴,尤于文化有大关系。故自唐室中晚以降,为吾国中世纪变化最大之时期。前此犹多古风,后则别成一种社会。”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张舜徽曾分析道:“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然其影响后世,有利有弊。由于得书甚便,学者多置之不观,苏东坡为《李氏山房藏书记》,即尝慨乎言之。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
——摘自于翠玲《媒介演变与文化传播的独特景观——中国编辑出版史的认识价值》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雕版印刷技术的使用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进步的认识。
答案:(1)原因: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
(2)影响: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
(3)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既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能给人类自身带来消极影响;只有正确地对待科技应用,才能趋利避害。(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1)据材料“宗教的发达,必然引起对宗教经典的大量需求,只靠抄写显然已不能解决问题”得出宗教文化发展的推动;据材料“无论是经济文化的发展,还是宗教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都突出地要求供应大量的复本图书”得出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需要,图书复本需求量增加的促进;据材料“传统的传抄方法再也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图书复制技术”得出旧的手抄图书复制技术的落后;据材料“唐代不仅有了对印刷的迫切需要,而且也具备了印刷术应用与发展的纸、墨、石刻、捶拓等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得出纸、墨等物质和技术条件的进步。
(2)据材料“古代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曾经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文化传播模式”得出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模式;据材料“书籍出版数量的增加,改变了文人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得出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藏书方式;据材料“自印刷之术日新,致用之途益广,便民垂远,为效甚宏”得出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普及;据材料“故印刷愈便,而记诵日衰,似故创物造器者之所不任咎也”得出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对知识的记诵能力。
(3)认识可以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也能给人类自身带来消极影响;只有正确地对待科技应用,才能趋利避害等方面回答。
【课后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了解了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儒学、道教和佛教的发展、文学艺术、科技成就以及中外文化交流,希望大家在课下搜集更多有关这一-时期文化的史料,进-步了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板书设计】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二、文学艺术
1.诗歌
2.书法
3.绘画
4.雕塑
三、科技
四、中外文化交流
【课后作业】
把同步练习做完,并记忆书中勾画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