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概述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举措;分析三大改造进行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时空观念: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中华人民共各国成立的国际背景;分析人民政权巩固的国内外环境;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及外交政策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
史料实证: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实证,深刻认识、理解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政权巩固的必要性和巩固措施的重要影响。
历史解释:依托教材,结合丰富的史料,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科学解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三大外交政策,认识其特点。
家国情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把握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建设发展的基本脉络,展望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美好前景;培养追求民主的科学精神和为国家民主制度建设而努力的历史责任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巩固人民政权的措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三大基本政治制。
难点: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多媒体展示这节课所学知识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些图片和哪些史实有关,通过这些图片把同学们带入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场景,并提出问题:新中国是怎样成立的呢?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政治、经济、外交是什么状况?为了巩固新中国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一课,来解答这些疑问。
【新课讲授】
【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隆重举行。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新中国成立的背景,时间和意义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师】开国大典前夕,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在北平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是什么会议?会议讨论的内容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召开:1949年9月21日,在北平召开。
内容
①确定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通过建国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其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③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时间:1949年10月1日。
内容: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就职,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师】播放“开国大典”视频或多媒体展示《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老照片。开国大典宣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归纳概括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开国大典:时间: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师】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怎样的局面?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57页学习人民政权的巩固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的具体原因、内容、意义等。
人民政权的巩固
背景:
新中国成立时,国民党残余军队还盘踞在华南、西南地区。人民解放军仍在进行人民解放战争的后期作战,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
财政经济面临巨大困难
美国发动秦朝战争给国家带来安全危害。
2.措施
(1)土地改革
①背景: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三分之二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严重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②依据: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③结果: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
④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9%。
【师】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57页思考点的问题:“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继军事斗争以后的第二场决战。”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材料:
“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涉及的人口和地域的规模是空前的,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继军事决战的第二场决战。这场决战采取什么样的战略方针呢?我以为,我们还是要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战略方针。所谓‘集中优势兵力’,就是要联合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一切拥护土改的人士,组成一条伟大的反封建统一战线。所谓“各个击破敌人’,就是把分配地主土地和分配富农土地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即先动地主,暂时不仅不动资本主义富农,也不动半封建富农,待到几年以后再动封建富农。‘中立富农,保存富农经济’应该是这次土改中我们对待富农的政策。”
——毛泽东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
老师总结:
1.继续赢得农民对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支持。土地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从此成为历史名词,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导致中国社会落后的根源之一,土地改革从源头上铲除了这个障碍,将土地分配给农民,大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发展了农业生产,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2.采取孤立地主的政策,有利于团结资产阶级、中农等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2)稳定物价
①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困难,商人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物价飞涨,市场混乱。
②举措:“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
③结果: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结束了连续十几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人民政权得以巩固。
【师】请同学们阅读P157“历史纵横”中的“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分析这两场战争的打击对象、实质作用。
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
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总结、展示:
1.打击对象:不法的金融、商业资产阶级,即投机商人。
2.实质:争夺市场领导权。
3.作用:使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站稳了脚跟,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稳定了物价、市场。
(3)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管理:为了从根本上稳定物价,政务院通过采取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经过一系列努力,到1952年底,解放前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
【师】2020年10月20日是抗美援朝70周年,197653名抗美援朝的烈士为保卫祖国做出牺牲,多媒体播放抗美援朝的片断火展示抗美援朝的图片,让我们学习抗美援朝的精神。
(4)抗美援朝
①背景: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的统一大业。美国还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
②过程: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要求,党中央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经过五次战役,中朝军队把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美国被迫同意进行谈判。1953年7月,美国不得不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③意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志愿军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罗盛教等30多万英雄模范和功臣,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汇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
【师】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一方面对阴谋入侵中国者,进行坚决打击;另一方面,基于国家间的平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师】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面临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归纳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背景。
材料一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杜鲁门的演说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个时期,美国不仅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挑动西方各国孤立中国,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进行军事威胁。
——《总结历史,开辟未来》
背景
(1)国际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和激烈斗争引发世界新的动荡与不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政治上不承认的政策。
(2)国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权急需进一步巩固,经济上积贫积弱,百废待兴。
2.外交任务:打破外交封锁,获得外交承认,在维护主权独立的前提下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政权巩固拓展国际空间。
【师】结合上述背景,新中国实行了哪三大外交方针?内容是什么?意义又如何?请同学们结合下列表格具体学习三大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
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
外交方针
内容
意义
“另起炉灶”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对于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对待,不作为外交代表对待,以便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必须实现。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为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
“一边倒”
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师】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积极发展和不同国家的友好关系,开始以独立的身份出现在国际外交舞台。下面我们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的一些外交成就。
4.参加日内瓦会议(1954年)
(1)背景:朝鲜战争停战以来,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企图从印度支那地区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
(2)目的:和平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
(3)概况
①朝鲜问题因美国阻挠未达成任何协议。
②印度支那问题由于中国所作的努力得以政治解决。
(4)历史影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讨论国际问题的重要会议,显示了刚刚登上国际舞台的新中国坚持正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形象和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所起的积极作用。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59页内容,概括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意义。
5.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②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提出
①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并写入两国的协定。
②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准则。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意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新中国开创外交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师】多媒体展示周恩来发表讲话的图片,提问这是哪次会议的场景?这次会议周总理提出了一个和平处理国际关系的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学习亚非会议的内容。
6.亚非会议
(1)时间: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
(2)特点: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
(3)成果:会议上,中国提出并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朝着达成协议的方向前进。
(4)影响: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亚非会议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了新进展。
【师】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新政权,对内实行土地改革,对外反对侵略,积极推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过程。
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1953年)
①过渡时期: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这一时期。
②目标: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师】为了改变工业化落后的局面,第一个年计划开始实施,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一五计划实施的原因和结果。
(2)“一五”计划的实施(1953-1957年)
①实施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借鉴苏联经验。
②主要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重、轻、农的关系。
③结果:提前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师】同学们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什么时候确立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吗?有的同学说是,有的同学说不是,通过下面知识的学习想必同学们会得到答案,请同学阅读课本学习三大改造的内容和意义。
(3)三大改造(1953--1956年)
①含义: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②方法:农业方面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方面组建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实行公私合营,和平赎买政策。
③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革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意义: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
【师】我们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同学们还知道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吗?
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和教材学习我国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体系的确立。
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体系的确立
(1)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它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在此前后发展确立。
【师】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成绩离不开睡得功劳?
(3)中国共产党的贡献: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毛泽东的贡献: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在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毛泽东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史料探究】
“一边倒”外交方针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
——摘自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材料二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许多国家是这样;也可以改变结盟,从一方倒向另一方,有些国家是这样。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根据他们对安全利益的认识、对均势的估计及意识形态的优先考虑来作出选择。
——摘编自《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中苏伙伴关系的成熟期,并且呈现为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北京承认莫斯科在世界共产主义事务中毫无争议的权威,条件是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作为回报,苏联外交官在联合国发起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席位从台湾的国民政府转移到大陆的共产主义政府的运动。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国际背景并分析其实质。
(2)材料二认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冷战时期,一个国家可以不结盟或改变结盟,新中国却采取“一边倒”方针说明了什么?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苏关系所呈现“独特的形式”?“一边倒”方针是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
答案:(1)国际背景: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亚非拉许多国家摆脱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实质:针对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所采取的政治方针。
(2)因素:安全利益、力量对比、意识形态。
说明:基于国家利益做出的战略选择。
(3)理解:中苏双方互有利益需求。中国支持苏联在世界共产主义事务中的领导地位,作为条件,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支持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维护:实行“一边倒”方针以独立自主为前提,最终目的是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一边倒”方针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与孤立,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一边倒”方针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稳定,也必然对维护世界和平有重要的作用。
解析:(1)问第一小问国际背景,根据材料一“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可知,两大阵营形成并走向对峙;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外交孤立,同时亚非拉许多国家摆脱殖民枷锁,赢得了独立。第二小问实质,根据材料一“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并结合所学可知,“一边倒”外交方针是新中国对西方国家遏制中国所采取的政治方针。(2)问第一小问因素,根据材料二“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可以根据他们对安全利益的认识、对均势的估计及意识形态的优先考虑来作出选择”可知,冷战时期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是安全利益、力量对比、意识形态。第二小问说明,根据所学可知,一个国家选择何种外交政策是基于国家利益做出的战略选择。(3)问第一小问形式,中苏双方互有利益需求,中国支持苏联在世界共产主义事务中的领导地位,作为条件,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设备和经济援助,支持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第二小问维护,“一边倒”方针以独立自主为前提,最终目的是维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一边倒”方针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与孤立,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也有利于新中国政权的稳定,也必然对维护世界和平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后总结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为新中国成立作了准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确立了三大基本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板书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成立:1949年10月1日
人民政权的巩固
土地改革
稳定物价、整顿财政
抗美援朝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三大政策
外交成就: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一五”计划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辩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与曲折,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角度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遇到的问题。
时空观念: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抓住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历史阶段特征去理解、认识新中国各个方面的建设成就。
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实证,利用相关数据、材料说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
历史解释:依托教材,结合丰富的史料,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我国在经济、政治、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
家国情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列举20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列举这些成就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与信念教育,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共八大,国民经济的调整。
难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铁人”王进喜、解放军好战士雷锋、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导弹之父钱学森…,这是一串闪耀着光辉的名字,这是一串被人民所铭记的名字,每个名字背后都镌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和拼搏历史,他们耳熟能详却又已离我们而去。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那激情澎湃的岁月,去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与曲折,去接受劳模精神的洗礼。
【新课讲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师】同学们阅读材料,概括归纳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
多媒体出示材料:
党的七大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到1956年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个薪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在中国建立起来。与此同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许多重要指标已有确实把握提前完成。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共中央决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背景:
(1)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第一个五年计划有把握提前完成。
(2)加强执政党建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需要。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62内容,概括归纳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内容和意义。
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
①准备:1956年4月,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从思想上、理论上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准备。
②主要矛盾: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变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③主要任务:提出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④意义: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的内容和意义。
1957年,毛泽东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①内容: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②意义: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总结归纳总路线的内容。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材料。在总路线的指导了展开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思考“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运动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给国家造成了哪些影响?
材料一:“大跃进”运动在盲目求快、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下,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要求在5年以致3年内提前实现原定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全国各地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大跃进”中发展起来的。强调“一大二公”。即规模大(一般为两千户左右)、公有化程度高。权力过分集中,基层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生产中没有责任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这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失误
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内容
结果
总路线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①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
②加上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大跃进”
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追求高指标、高速度。
人民公社化运动
强调“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工业化程度高。
【师】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三面红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不但没有促进经济发展,还使经济状况陷入了困难的局面,国民经济调整迫在眉睫。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国民经济调整的内容和意义。
3.国民经济的调整
目的:克服困难
内容: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同时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重要调整;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深人地总结了经验,取得了重要成果。
意义
①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②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
【师】四个现代化指哪四个方面?
学生回答: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163页思考点: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各项调整的意义是什么?同学们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提示:改变了经济建设“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的国民经济下滑和比例失调的局面,农、轻、重的比例关系得到改善,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极性;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基本恢复正常;财政收支平衡,市场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师】请同学们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功探索和失误,探究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②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③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④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防止阶级斗争扩大化。
⑤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师】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要成果,国民经济稳步增长,但是由于“左”倾错误思想没有得到根本纠正,最终爆发了严重动乱“文化大革命”。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文化大革命
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梳理文化大革命从爆发到结束的过程。
过程:
(1)全面发动:1966年。
(2)“一月风暴”和“二月抗争”
①1967年年初,“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②老一辈革命家等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二月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
(3)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的事件发生,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4)动乱中的整顿
①周恩来的整顿:1972年,周恩来在毛泽东的支持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批判极左思潮,各项工作出现转机,但遭到江青等人的反对。
②邓小平的整顿:1975年,邓小平领导进行各方面的整顿,经济形势明显好转。这些整顿实际是后来拨乱反正的预演。但遭到江青等人的极力反对,国民经济再度恶化。
结束:1976年,中央政治局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师】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都是错的,请同学们阅读下列史料进行解释说明。
材料一“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这些人物,有些已被我们识破了,有些则还没有被识破,有些正在受到我们的信用,被培养为我们的接班人,例如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他们现正睡在我们的身旁,各级党委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五一六通知》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进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
——李先念
材料三这场由文化领域发端的“大革命”,对教育、科学、文化的破坏尤其严重,影响极为深远。很多知识分干受到迫害,学校停课,文化园地荒芜,许多科研机构被撒销,在一个时期内造成了“文化断层”“科技断层”“人才断层”。
“文化大革命”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受到严重破坏。一些投机分子、野心分子、阴谋分子和打砸抢分子乘机混到党内并窃取一部分权力,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个人崇拜以及各种愚昧落后的思想行为泛滥开来,致使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受到严重削弱。
材料四
1971年9月13日,林彪、叶群等人叛国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学生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老师总结。
理论上:领导人对国内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作为主要矛盾;“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发动了“文化大革命”。
实践上:“文化大革命”造成国民经济的“劫难”;严重破坏教育科技文化;造成全民族空前的思想混乱。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师】如何评价“文化发革命”?
评价:“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师】请同学们思考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出现失误的原因和教训。
原因
客观原因: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也需要一个过程。
(2)国际环境的影响。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尖锐对立,容易产生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心理。
主观原因:
(1)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形势的认识和分析发生了偏差,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
(2)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得不到认真执行,党内民主得不到充分发扬,党的领导干部缺乏严格监督。
(3)毛泽东晚年,个人崇拜现象严重,人们民主法制观念淡薄,党内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4)急于求成,缺乏对“左”的错误的认识和警惕。
(5)缺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照搬苏联模式,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2.教训
(1)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结合和反映实际。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并按客观规律办事。
(3)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搞好综合平衡。
(4)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6)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
【师】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有成功、有失误,有成就、有挫折。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下面我们来共同学习“伟大的建设成就”。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1.时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2.主要成就
(1)工业国防:从“一五”计划开始逐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2)科技国防:中国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氢弹,试制并成功发射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和人造卫星。
(3)农业: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我国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4)文教卫生: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5)人才培养: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骨干力量大批地成长起来。
(6)精神面貌:形成了艰苦奋斗、发奋图强的时代精神;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劳模精神。
(7)外交拓展: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建交高潮,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2年,中美结束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这些外交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3.历史意义:这些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65历史纵横的内容,分析三线建设提出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背景:20世纪60年代前期,面对日趋紧张的国际形势和美、苏日益严峻的战争威胁。
概况: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1965至1975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3.5%。全国近1500家大型企业中,三线地区占到40%以上。
影响:从总体上看,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和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师】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涌现了哪些模范人物?我们应该像这些榜样学习什么品质?请同学下课后进行小组讨论,列举模范人物并讲述他们的英雄事迹。
【史料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但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摘自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二(中共)八大报告所阐述的一些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因为有“一五”计划的经验与教训作借鉴,所以比较适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
——摘自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
材料三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但是……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八大以后,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成就,同时也遭到了严重挫折。
——摘自《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共八大确立的路线形成的重要背景。
(2)中共八大对当时国内主要任务是怎样阐述的?中共八大确立的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中共八大确立的路线“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挫折”。指出20世纪50年代经济工作遭到“严重挫折”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答案: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中共八大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是对我国自已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3)具体表现:掀起了“大跃进”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原因: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答出对国情认识不足,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急于求成的意思亦可)
课后总结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是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脱离了正确方向;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中共中央及时调整,成效显著,但是“左”的错误没有得到根本纠正,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从整体而言,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为新时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条件。
板书设计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1956年中共八大: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2.19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3.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国民经济调整,“四个现代化”目标
二、“文化大革命”
1.原因
2.过程
3.评价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1.成就:工业、国防、外交、农业、文化教育
2.意义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