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辛亥革命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学习,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认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性和革命性,了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
时空观念:辛亥革命的爆发有着各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学会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
史料实证:能够利用不同的类型的史料,学习辛亥革命,三民主义的内容,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历史解释:学生能够通过搜集、选择、运用相关史料对《临时约法》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临时约法》的性质和意义。理解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封建斗争中所起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
家国情怀: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个仁人志士用鲜血换来的,体会这种敢为人先,敢于牺牲的爱国精神,以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了解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和新产阶级的局限性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左图反映了《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右图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要求推翻腐败的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此他们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最终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辛亥革命的史实。
【新课讲授】
【师】《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创的清政府也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在官制、军事等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同学们阅读课本学习清末新政的内容。
一、
1.清末新政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创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2)特点:比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更为广泛深入。
(3)内容:
①官制: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新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
②军事:编练新军,拟在全国编练新军36镇,并要求各省设立督练公所。
③商业:倡导创办工商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
④教育:推行教育改革,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4)结果:未取得太大进展,清政府仍处于困境之中。
(5)失败的原因: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6)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腐败的政府,中国才有希望,转而支持革命。
【师】如何理解“清末新政”是种瓜得豆?
【师】“种瓜得豆”的清末新政
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使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成为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师】同学们结合教材学习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2.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革命背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式教育的孙中山深知改良道路不能挽救国家。
(2)革命活动
①兴中会:孙中山于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
②同盟会
A.成立: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
B.性质: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C.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D.理论: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③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的学思之窗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性。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说:......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日民族,日民权,日民生.....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
阅读孙中山这段话,分析三民主义的积极意义及局限。
(1)积极意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局限:首先,它没有明确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其次,民权主义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因而难以使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真正的保障。最后,它缺乏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农民的理论武器。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预备立宪的内容。
3.预备立宪
(1)背景: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2)目的:遏制革命势力,维护清朝统治。
(3)过程
①1906年,宣布预备立宪。
②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③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师】同学们知道“皇族内阁”是什么意思吗?
【名词解释】皇族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为迎合“预备立宪”而设立的以皇族成员为主导的内阁。清政府撤裁军机处,设内阁,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阁员13人,满人有9名,汉人只有4人,而满人中皇族成员竟占7名,而且居于领导地位。因而这一内阁被称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出现,表明“预备立宪”只是场骗局,使立宪派的极度失望,离心倾向日益加深。
结果:皇族内阁的出台证明预备立宪是个骗局。
评价:20世纪初,面对国内外压力,清政府被迫宣布“预备立宪”,其目的并非实行民主政治,而是缓解统治危机,最终实现“皇位永固”。“预备立宪”加剧了中央与地方之间、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师】同学们结合辛亥革命形势图学习武昌起义的过程。
1.武昌起义
(1)有利时机: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随后其他各军的士兵纷纷响应。
结果:起义军控制了武汉三镇,并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黎元洪为都督。
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2.中华民国建立
(1)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当选为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师】结合原始史料,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团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同时规定,人民有纳税、服役等义务。
材料二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材料三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暑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史料解读材料一的内容体现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否定了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反映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的原则。
材料二中分析了当时政府的机构运转,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材料三说明中华民国实行责任内阁制,其目的是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但其“因人设法”的做法违背了宪政的本意。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时间:1912年3月。
②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选举等自由和权利。
③原则:体现了民主共和原则、责任内阁制原则。
【师】如何理解责任内阁制?
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
④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①原因:列强支持袁世凯,对南京政府施压;袁世凯一面猛攻汉口、汉阳,一面提出南北议和,并且给清政府施压。
②过程: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清帝逊位诏书》,2月15日南方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性质: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2.历史功绩
(1)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2)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冲破了封建思想的牢笼。
(3)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
(4)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历史局限
(1)辛亥革命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2)它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师】小组讨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方面: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袁世凯手中的武装力量及反革命手腕;革命政府内的立宪派与旧官僚的趁机进攻。
(2)主观方面: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妥协性。
具体表现在:革命纲领中不敢明确提出反帝要求,革命过程中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不能发动、依靠广大的人民群众;革命政党内部成分复杂,组织涣散,对革命目标和对袁世凯的认识不清。
【师】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废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道路。从最终结果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旁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史料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主要指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期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为争取资产阶级民主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
材料一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节选自于《清帝逊位诏书》
材料二 关于孙中山让位的历史问题,以往学界大都认为这是孙中山不能坚持斗争,屈服于袁世凯的表现,是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标志;或把袁世凯看作一个玩弄权术,坐享其成者,轻易就将革命党人的政权骗到手,是个十足的大赢家;帝国主义、立宪派就只有破坏革命,站在袁世凯的一边,帮其夺权。对帝国主义、立宪派来说,获益最大莫过于统一、稳定政局的出现。这也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结果,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还是他们联合的“杰作”。……因而,孙中山让位是一个共赢的结果。
——改编自丁健《民元孙中山让位的共赢性》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的原因,并探讨其积极意义。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孙中山让位是一个共赢的结果”?
(3)上述材料中的两次让位体现了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有何特点?
答案:(1)原因: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共和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北方军事将领通电要求确定共和政体;民国给予清帝退位以优厚的条件。
积极意义:推翻封建帝制,推行共和政体,以和平方式实现政权转移,减少了战争可能带来的损失,是历史的进步。
(2)理解:①清皇室退位,享有优待条件;②袁世凯获得大总统席位和全国的统治权;③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借袁世凯之手实现了推翻清王朝、速定共和的目的;④帝国主义、立宪派通过调停盼到了一个他们希望的袁世凯建立的政局较为稳定的国家。
(3)特点:辛亥革命呈现出渐进性、和平性、曲折性、复杂性、妥协性等等。
课后总结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日益加深。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强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在全国迅速广泛地开展起来。他们成立革命团体和政党,制定革命纲领,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力图通过革命推翻清政府,挽救民族危亡。1911年
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各省纷纷响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巨变。所以,辛亥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板书设计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清末“新政”
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预备立宪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练习题。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学目标
1、结合历史发展周期表和近代北洋军阀割据示意图了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相关史实,掌握民国初年民族工业蓬勃发展、新文化运动的若干表现,初步形成读史和看图能力,强化时空观念。
2、通过对文字、图片和实物等多种史料的分析、整理,培养史料实证意识,综合多种史料并做到论从史出,对教材的核心概念做出合理解释,以求对历史全面而准确的理解。
3、了解民国建立初期在列强干涉和军阀混战下的动荡岁月,体会民族实业家、爱国知识分子和一战华工等不同阶层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赤子之心,铭记亘古未变的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的过程,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概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史实;认识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理解影响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难点: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评价。
课前准备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PPT展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百姓为躲避兵灾四处逃亡的情景。进而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袁世凯复辟帝制的过程,从对内和对外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并完成学案。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完成学案。
1.袁世凯复辟帝制
(1)对内独裁统治
①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随后展开独揽大权的活动。
②1913年11月,解散中国国民党。
③1914年5月公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④1914年底颁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体现了辛亥革命的成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遭到破坏。)
(2)对外出卖国家
①接受日本把中国的部分领土以及政治、军事、财政等置于控制之下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
②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教师活动】PPT展示“二十一条”的相关内容,重点讲解,并提问: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和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之机,企图独占中国,于1915年1月18日向袁世凯秘密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二十一条”分为五号,主要内容有: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权益;规定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他国: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等等。袁世凯为换取日本的支持,于5月9日接受了除第五号“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顾问”外的全部要求。
【学生活动】学习“二十一条”的内容,思考问题并回答。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目的:变中国为日本独占的殖民地;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的目的:为了换得日本对其称帝的支持。
(3)倒行逆施称帝:1915年
10月6日,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表示一律“赞成”君主立宪。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原因?
【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讲解。
(1)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也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革命果实反被袁世凯窃取。因此,复辟封建君主制度的社会基础尚存。
(2)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处心积虑复辟帝制,他用最高统治地位及兵权加强独裁统治。其地位、兵权和实力是他得以复辟帝制的主要原因。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为独霸中国,积极支持袁世凯称帝。(4)资产阶级革命派力量的涣散导致反袁斗争软弱无力,致使袁世凯的复辟活动得不到有效权遏制。此外,袁世凯上台后,为制造复辟的思想舆论,推行尊孔复古逆流也起了一定作用。
2.护国战争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材料,根据课本内容找出护国运动的时间、人物、经过和结果。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时间:1915年
12月25日。
(2)主要人物:唐继尧、蔡锷、李烈钧。
(3)经过: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不少省份积极响应,宣告独立。
(4)结果:袁世凯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教师活动】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的原因?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讨论,能从辛亥革命及革命派等多角度思考。
【教师活动】教师总结讲解。
(1)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民主共和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号召人民采用武力行动反对复辟帝制。
(3)复辟帝制违背民意,激起各阶级人民的强烈反对,形成大规模的反袁护国运动。
(4)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袁世凯众叛亲离。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军阀割据的原因及表现。
1.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1)原因: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御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
(2)割据的表现
派系
代表人物
支持力量
占据地区
直系
冯国璋
美、英
直隶及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等省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皖、浙、闽、鲁、陕各省
奉系
张作霖
日本
东北三省
(3)混战:直皖战争和直奉战争。
【教师活动】讲解“府院之争”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的相关内容。
2.“府院之争”: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为了使权利合法化,段祺瑞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但这次会议的进展并不顺利。1917年5月,继任总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总理职务,造成所谓的“府院之争”。
3.张勋复辟: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
4.护法运动
(1)背景:张勋复辟帝制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回到北京就任国务总理,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开始: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护法运动开始。
(3)失败:争权夺势的西南军阀,千方百计排挤孙中山,孙中山辞去大元帅之职,护法运动失败。
5.参加一战
【教师活动】PPT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欧洲的华工”图片,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参加一战的目的和举措。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目的: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
(2)举措
①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②十几万中国劳工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原因
①内因:中华民国建立,为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鼓励民间兴办实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群众运动。
【教师活动】讲解“实业救国”的内涵:中国近代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经济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业,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②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欧战。
(2)表现:①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发展速度和规模,甚至超过以往半个世纪所取得的成绩。
②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3)影响:随着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也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2.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社会生活新气象的表现及影响。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1)改用阳历;
(2)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3)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开始的标志、主要阵地和代表人物。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兴起原因: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痛苦反思。
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专制和愚昧牢牢地束缚着。
2.开始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3.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杂志。
4.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教师活动】PPT展示民主和科学的相关内容,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5.主要主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出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讲解总结。
6.影响
(1)各地拥护新文化运动的刊物纷纷出版,使全国报刊面貌为之一新。
(2)提出了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口号,使这场运动所涉及的内容远比辛亥革命时期更为广泛和深刻。
(3)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课后总结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出现了新变化。袁世凯独裁专制、复辟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资产阶级进行了一系列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1911-1918年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社会生活也出现了新气象。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文化运动,它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推动了思想解放。
板书设计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三、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