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案+学案(2份打包)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教案+学案(2份打包)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2 10:37:14

文档简介

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不同方式,和阶段特征;知道中央集权制度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以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观点为指导,分析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的产生和影响。
2.时空观念: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学习,比较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趋势,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教材学习过程中展示可靠地相关史料,对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以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4.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体会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对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学习,认识自秦汉至明清官员的选拔方式及其管理方式,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演进
难点:比较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图是科举考试的场景,同学们都知道科举制是古代选拔官员的制度,同学们还知道古代其它选拔官员的方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新课讲授】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学习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
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荐举功劳制——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为争霸图强,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师】展示材料:公元前134年,朝廷让每个郡、国每年举孝和廉各一人,六年时间过去了,各地都不重视,有的郡甚至一人也不举。于是汉武帝让大臣们“议不举者醉”有大臣提出“不举孝,不奉召,当以不敬论;不查廉,不胜任也,当免”,当即获得汉武帝的批准。从此,察举制才得以顺利推行。
察举制——汉代
①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宫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②形成标志:汉武帝在公元前134年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着察举制的形成。
③形式:察举分常科和特科,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④评价: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师】知识拓展:全面认识察举制的影响。
(1)进步性
①察举制采用选拔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为被举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使真正的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②察举科目多,选拔的范围较广,为有才干的士人提供了较多跻身仕途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
③察举制度创立初期,对举荐者和被举荐者均有赏罚,减少了滥竽充数的情况。
(2)局限性
①察举制广泛推行,地方乡间因此有了评议之风,“清议”名士好品评人物,不重实际,空发议论。此风气遗留给了后世,在魏晋时尤为明显。
②察举制在其后期,弊端日益显现。到东汉中后期,地方选举权被少数公卿大臣、名门望族所控制,依据门第而不是学问、品行选官,任人唯亲、徇私舞弊行为屡有发生。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背景: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国家用人权力受到极大侵蚀。
②形式: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③评价:局限性:随着门阀土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和才能,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
【师】有了选拔官员的制度和方法,那么秦汉时期朝廷对官员是如何考核和监察的呢?下面我们学习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
2.考核制度
(1)秦汉:上计制。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薄(集薄),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薄。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因门阀氏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但曹魏西晋、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3.监察制度
(1)秦汉时期的中央监察体系: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汉代的地方监察制度
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
②主要内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刺史秋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照朝廷规定的“六条”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③影响: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师】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
随着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创立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1)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①隋唐: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几十种,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
②宋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土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师】相对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来说,科举制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官员选拔的人为性和主观性,更具平等竞争性,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和社会的凝聚与整合,扩大了统治基础;把选官权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封建王朝统治的巩固与稳定。但是我们要学会用唯物史观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分析科举制。
(1)积极影响
①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
②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③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科举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一些东亚国家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科举制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2)消极影响
①重才轻品: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②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文化,即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的兴起,科举文化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
③禁锢思想:强化了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考核制度
①隋唐
负责部门:吏部
考核方式:
(1)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年终要到中央汇报工作。
(2)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黜陟,
②宋朝:考核称为“唐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力官。
监察制度
(1)隋唐
①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②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宋朝: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以往只负责言谏的课官与御史台官员一样拥有了监察的权力。
【师】科举制到了元明清时期又有了新的发展,同学们阅读课本学习元明清的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选官制度
制度:科举取士
内容: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
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成为贡士。
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通过者成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二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等;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2.考核制度
(1)明朝:考满和考察
①考满:官员任职满3年称“初考”,满6年称“再考”,满9年称“通考”。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②考察
方式:外地官员三年次的朝觐考察(外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作用:通过考察,外地官员中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疲、不谨等八类人,京官中年老有疾、疲软无为及索行不谨、浮躁和才力不及、贪酷等四类人,要受到勒令退休、降职或削职为民的处理。
清朝: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监察制度: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
(1)明朝:
①职能: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兼有纠劾百官之权。
②特点: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秩轻权重。
(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创立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
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
(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公平公正)。
理由: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3)侧重点:课绩侧重实绩;考察力求准确。
价值: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秦汉至明清时期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包括考试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这节课重点掌握科举制,并比较分析不同时期的考核方式和监察制度,同学们课下一定要认真复习,掌握这节课的重难点,有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一、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考核制度:上计制
监察制度:中央和地方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选官制度:科举制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选官制度:科举制
考核制度:明朝:考察和考满;清朝:考课制度
监察制度: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与六科
【课后作业】
把同步练习做完,并记忆书中勾画的知识点。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不同方式,和阶段特征;知道中央集权制度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以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观点为指导,分析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的产生和影响。
2.时空观念: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学习,比较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了解其特点和发展趋势,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教材学习过程中展示可靠地相关史料,对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以培养学生的论证能力。
4.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体会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对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的学习,认识自秦汉至明清官员的选拔方式及其管理方式,以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中国古代官员选拔、考核与监察制度的演进
难点:比较中国古代不同时期选官制度、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的特点。
探学新知
一、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1)世官制——西周至春秋
官位世袭,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2)荐举功劳制——春秋战国时期
各国为争霸图强,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察举制——汉代
①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宫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②形成标志:汉武帝在公元前134年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着察举制的形成。
③形式:察举分、,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秀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④评价: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
①背景: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名士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国家用人权力受到极大侵蚀。
②形式:220年,魏王曹丕推行。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由本籍在中央任高官的人担任,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③评价:局限性:随着门阀土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和才能,逐渐形成了“”的用人局面。
2.考核制度
(1)秦汉:。每年秋冬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薄(集薄),上报中央,称为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薄。防止造假。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2)魏晋南北朝:因门阀氏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但曹魏西晋、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3.监察制度
(1)秦汉时期的中央监察体系: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汉代的地方监察制度
①目的: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
②主要内容: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部),每州设刺史1人。刺史秋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照朝廷规定的“六条”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
③影响: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1.选官制度
(1)背景:南北朝以来,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隋唐统治者将科举制作为官员选拔的新制度。
(2)隋唐至两宋时期的科举制
①隋唐: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等几十种,其中和进士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只是取得为官的资格,还需吏部铨选后方可正式任官。
②宋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土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考核制度
①隋唐
负责部门:
考核方式:
(1)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年终要到中央汇报工作。
(2)唐朝考核官员,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黜陟,
②宋朝:考核称为“”,由考核京官,考核地力官。
监察制度
(1)隋唐
①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
②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宋朝: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以往只负责言谏的课官与御史台官员一样拥有了监察的权力。
元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选官制度
制度:
内容: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①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
②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成为。
③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通过者成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二名分别为、、,赐进士及第等;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2.考核制度
(1)明朝:
①考满:官员任职满3年称“”,满6年称“”,满9年称“”。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②考察
方式:外地官员三年次的朝觐考察(外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作用:通过考察,外地官员中贪、酷、浮躁、不及、老、病、疲、不谨等八类人,京官中年老有疾、疲软无为及索行不谨、浮躁和才力不及、贪酷等四类人,要受到勒令退休、降职或削职为民的处理。
清朝:。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3.监察制度: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和。
(1)明朝:
①职能: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兼有纠劾百官之权。
②特点: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秩轻权重。
(2)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生参政带来的“以德取人”因素,使察举制因而成立,但这并不是唯一制约察举选官的因素。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阳嘉元年又建立“诸生试家法”制度,从而出现了一个新环节,构成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进的初阶
——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在察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举荐;在科举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考试成绩。所以举人可以“投牒自进”,不必非得他人举荐不可。到了北宋,封弥成为贡举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试官在评定试卷时,看不到举人的姓名、乡贯等,也就很难作弊了。隋唐以来,科举出身的官员在高级官员中的比例,逐渐增加,到宋代已占有绝对优势。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考试制度》
材料三 宋廷对于在任官员的课绩,以对德行、才能、劳效的综合检验为主要内容。“德行”的考核被置于重要地位,但不易操作;对于才能的核验,宋廷要求官员申报时填写非常具体的“实迹”“实绩”,以便日后核对。在宋代,课绩与监察各为独立系统,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关系密切。宋廷对官吏的考察方式多样:有课绩定等、有廉访会问等,考察结果向本人公开,以求得多种信息来源的相互印证。
——摘编自袁行霖《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出现的原因。概括东汉察举制的新发展。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发展趋势。科举制的创立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三,宋代对官吏的课绩和考察分别有何侧重点?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历史借鉴价值。
答案:(1)原因:汉武帝的推行;儒生参政重视品德。
新发展:注重培养官员的实际能力;增加了考试的环节。
(2)发展趋势:公开性;严密性(更公平公正)。
理由:扩大了官吏的人才来源;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3)侧重点:课绩侧重实绩;考察力求准确。
价值:注重选贤任能;追求公平公正;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随堂训练
1.《商君书》说:“富贵之门必出于兵。”造成这一现象的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世卿世禄制
C.三公九卿制
D.九品中正制
2.《汉书·东方朔传》记载:“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待以不次之位……”材料所反映的选官制度是(
)
A.世卿世禄制
B.军功爵制
C.征辟制
D.科举制
3.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揩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
)
A.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
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
C.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
D.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
4.西汉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都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其主要原因是(
)
A.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到了一些德能兼备之士
B.以儒家思想作为挑选人才的唯一标准
C.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
D.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
5.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也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
A.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B.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
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
D.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6.宋以前,谏官主谏皇帝,御史纠弹百官,职权分明;神宗元丰改制后,正式规定谏官的职责可以同掌规谏讽喻,谏官可监督百官、三省至三司;光宗时,“二者合为一府,居同门,出同幕”。这变化说明(
)
A.御史监察职能不断缩小
B.宋监察区范围得以扩大
C.监察对象不断进行调整
D.台谏合一成为发展趋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秦国的军功爵制。依据材料中“富贵之门必出于兵”和所学商鞅变法内容可知,这一制度以军功作为人们获得赏赐的重要条件,故A项正确;世卿世禄制强调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世袭获得富贵,故排除B项;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官制,与材料内容不符,故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时间背景不符,故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依据材料中“武帝初即位,征天下举方正贤良文学材力之士”可知,汉武帝即位之初,实行了征召人才为官的征辟制,故C项正确;世卿世禄制实行于商周时期,故A项错误;军功爵制实行于战国和秦朝,故B项错误;科举制开始于隋唐时期,故D项错误。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九品中正制。材料中曹魏政权前期抑制、打击世族势力,而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发展又将选官权交给地方世家大族。由此可知,曹魏政权有意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故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出选官标准的变化,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都是由地方向中央推荐官员,且九品中正制由地方世族控制,更不利于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九品中正制在实行初期按才能和品德推荐人才,能选出有用之才,C项错误。
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注意两点,一是所选答案是二者共有的原因,二是所选答案要能说明加强中央集权。A项和D项不符合察举制内容;B项中儒家思想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不符合史实,察举制选人标准是多样的,注重品德、名声和才能;C项根据察举制“乡举里选”,一般知识分子参加科举考试先得通过州县等地方组织的考试后再到中央参加尚书省组织的考试甚至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可以判断C正确。
5.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监察制度。根据材料“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司隶校尉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故D项正确,A,C两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司隶校尉有监察百官的职能,不能体现监察刑狱职能,故B项错误。
6.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台谏合一。材料反映了宋代以后,谏官职能向御史靠拢,最终“二者合为府”,体现出台谏合一的发展趋势,故D项正确;材料仅反映谏官职能扩大,无法体现御史权力的缩小,故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监察区情况及监察对象的变化,故排除B,C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