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学案(2份打包)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学案(2份打包)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22 10:39:09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认识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
2.时空观念:从时空角度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
3.历史解释:通过解读史料,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
4.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户籍简、手实、户籍文书、户帖、黄册等实物史料,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树立实证精神;
5.家国情怀:结合中国地理环境、古代治国理念、经济变迁、深刻认识社会救济对国家治理的积极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课前准备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导语部分: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有5个小岛。洪武初年,在湖心旧洲岛上修建了9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到明朝后期,库房已达到667间,遍布5个小岛,收贮黄册153万多本。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新课讲授】
【师】引用《商君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得出结论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那么历代王朝都采取了什么户籍管理制度?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师】什么是户籍?
概念:户籍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
【师】战国到秦汉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户籍制度?
2.战国秦汉时期
(1)战国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3)汉朝
①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②户籍上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状貌等内容。政府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③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地主豪强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师】户籍制度的出现有何意义?
户籍的出现标志着政治社会的大变革,即统治者掌握人民的方式从血缘族群转为地著。人民因居地而著籍,户籍便取代过往的族群而成为统治者动员人力的主要依据。中国社会血缘性质特别浓厚,即使长期的地著化,仍然保留不少血缘遗习。
但从行政的角度来看,秦汉以下政府掌握民力主要依赖户籍制度,而不是族群。自此,编户齐民成为政府新的社会基础。
【师】同学们阅读历史纵横的框目,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
3.魏晋隋唐时期
(1)两晋南朝
①西晋统一后,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
②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③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师】同学们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连年战争,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产生大量流民。为了区分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和外来流民,东晋时期分别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加以区分。
【师】我们看隋朝是如何解决这户籍一难题的?
(2)隋唐时期
①隋统一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
②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括户”。
4.宋元时期
(1)宋朝
①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②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宋神宗熙宁五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相应上升。
【师】思考: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税
元朝: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清时期
【师】同学们阅读史料分析明朝的户籍制度。
材料:“人民之丁产事业,官府必有册;土田之鳞次栉比,乡里必有图。按图以稽荒熟,为某人见业则不可隐;按册以稽某家某户占田若干、坐落某处,则税不可逋。”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提示: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1)明朝
①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②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1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户籍册编成后,抄成4份,县府、布政司各存一份,一份呈户部。
③洪武四年首次修造“黄册”,此后10年一修,到崇祯十五年共27次编制黄册。
(2)清朝
①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士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②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永停编审,名存实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师】同学们阅读史料,总结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史料: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费正清曾说:“地方长官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据张研、牛贯杰《试论团练大臣与双重统治格局》等整理
结论:
(1)特点: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2)历史意义: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历代基层组织形态
(1)概况: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表现:
秦汉时期:
①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
②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讼狱、赋税;设游缴,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
③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唐朝时期: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2.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1)概况: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2)表现
①秦汉时期:推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②唐宋时期: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保甲制。
③明朝: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查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④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起源
(1)背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2)理论渊源:《礼记》《周礼》的记载及《墨子》《孟子》的阐发。
(3)意义: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2.政府救济
(1)地位: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
(2)表现
仓储制度
①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尊老养老
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②明处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③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院。
3.民间社会救济
(1)地位: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济活动逐渐兴起。
(2)表现
①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②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4.政府救济与民间社会救济的差异
(1)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农救济灾民。
(2)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
【师】同学们小组讨论中国古代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
提示:
1.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
2.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教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3.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振济。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以降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乡官及律令与儒家纲常。唐宋时期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这种困境在后世乡村管理中变成常态。自治组织在唐宋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
——摘编、整理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材料二在历史的长河中,宗族及其领袖——乡绅是发展地方自治,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明清以降,宗族组织不仅遍布中国乡村,而且迅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承担者。国家政权仅到县一级,县以下则主要依靠乡绅领导的宗族组织的自治。国家在县以下虽然也设立保长、里长之类,但人数极少,且只负责赋税以及兵役、劳役等重大的国家事务。其他诸如和谐稳定、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等,则完全依赖宗族等社会组织。
——韩海浪《宗族与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乡村地方自治的作用。
答案:(1)原因:乡官制度存在困境;乡村自治组织的发展;官员多,财政负担加重;人口大量增加,政府难以直接控制。
(2)作用: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保证了国家赋税、兵役和劳役的征发;节约了国家的行政成本,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导致了乡绅势力的膨胀。
课后总结
整合思维导图,理解并记忆本节课的重难点。
板书设计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户籍制度
1.为户籍相伍
2.黄籍、土断
3.输籍法、括户
4.主客户之分
5.以职业定户籍,修造黄册
6.户籍永停编审
二、基层治理
1.乡里制度
2.什伍组织
3.邻保制度
4.里甲制
5.保甲制
三、社会救济
1.政府救济
2.民间社会救济
【课后作业】
记忆知识点,完成同步课时作业。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习目标
1.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认识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
2.时空观念:从时空角度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
3.历史解释:通过解读史料,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
4.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户籍简、手实、户籍文书、户帖、黄册等实物史料,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树立实证精神;
5.家国情怀:结合中国地理环境、古代治国理念、经济变迁、深刻认识社会救济对国家治理的积极意义,培养家国情怀。
重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
探学新知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概念:户籍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
2.战国秦汉时期
(1)战国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献公十年“”,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有登记。
(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官吏的、商贾的等。
(3)汉朝
①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②户籍上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状貌等内容。政府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③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地主豪强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3.魏晋隋唐时期
(1)两晋南朝
①西晋统后,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
②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
③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2)隋唐时期
①隋统一后,命州县官“”,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
②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为“”。
4宋元时期
(1)宋朝
①户籍分与,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客户指没有土地的。
②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到宋神宗熙宁五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相应上升。
元朝: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一旦定籍,,不得变动。
明清时期
(1)明朝
①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等。
②户籍册称“”,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1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户籍册编成后,抄成4份,县府、布政司各存一份,一份呈户部。
③洪武四年首次修造“黄册”,此后10年一修,到崇祯十五年共27次编制黄册。
(2)清朝
①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士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②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永停编审,名存实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1.历代基层组织形态
(1)概况: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2)表现:
秦汉时期:
①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
②乡设三老,掌,设啬夫,掌;设游缴,掌。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亭,亭设亭长,负责和。
③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行的人担任。
唐朝时期: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
2.历代基层社会治理
(1)概况: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2)表现
①秦汉时期:推行,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
②唐宋时期:唐朝实行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推行保甲制。
③明朝: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查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
④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起源
(1)背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2)理论渊源:《礼记》《周礼》的记载及《墨子》《孟子》的阐发。
(3)意义: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2.政府救济
(1)地位: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
(2)表现
仓储制度
①汉朝建立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②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预防荒年,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令各州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
尊老养老
①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②明处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③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元朝的、明清的。
3.民间社会救济
(1)地位: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济活动逐渐兴起。
(2)表现
①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②明清时期,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4.政府救济与民间社会救济的差异
(1)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农救济灾民。
(2)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以降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乡官及律令与儒家纲常。唐宋时期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这种困境在后世乡村管理中变成常态。自治组织在唐宋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
——摘编、整理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
材料二在历史的长河中,宗族及其领袖——乡绅是发展地方自治,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明清以降,宗族组织不仅遍布中国乡村,而且迅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承担者。国家政权仅到县一级,县以下则主要依靠乡绅领导的宗族组织的自治。国家在县以下虽然也设立保长、里长之类,但人数极少,且只负责赋税以及兵役、劳役等重大的国家事务。其他诸如和谐稳定、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等,则完全依赖宗族等社会组织。
——韩海浪《宗族与古代基层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乡村地方自治的作用。
答案:(1)原因:乡官制度存在困境;乡村自治组织的发展;官员多,财政负担加重;人口大量增加,政府难以直接控制。
(2)作用: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保证了国家赋税、兵役和劳役的征发;节约了国家的行政成本,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导致了乡绅势力的膨胀。
解析:(1)问,据材料一“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这种困境……”,得出乡官制度存在困境;据材料一“自治组织在唐宋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得出乡村自治组织的发展;据材料一“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而不是官,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官员多,财政负担加重;据材料一“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人口大量增加,政府难以直接控制。(2)问,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乡村地方自治。据材料一“秦汉以降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自治组织在唐宋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得出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据材料二“国家在县以下虽然也设立保长、里长之类,但人数极少,且只负责赋税以及兵役、劳役等重大的国家事务”,得出保证了国家赋税、兵役和劳役的征发,节约了国家的行政成本、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据材料二“明清以降,宗族组织不仅遍布中国乡村,而且迅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承担者……其他诸如和谐稳定、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等,则完全依赖宗族等社会组织”及所学知识,得出导致了乡绅势力的膨胀。
随堂训练
1.明初,政府规定,“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俟有余赡,然后偿还”。此规定反映了明初(
)
A.重农抑商不合时宜
B.政府鼓励民间自行救助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
D.土地兼并现象空前严重
2.《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
)
A.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
B.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
C.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D.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
3.《梦溪笔谈》记载“皇祐(宋仁宗年号)二年,吴中大饥,殍瑾枕路。是时范文正(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粮食),为术甚备……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范仲淹救灾措施的主要特点是(
)
A.鼓励百姓生产,实行自救
B.宣传佛教,要求百姓忍耐
C.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
D.寺院提供饮食,救济百姓
4.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
A.地主士绅是其基层治理的基础
B.各级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轻视地方的行政管理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
5.据史书记载,西汉户籍有一般平民籍、宗室籍、商人市籍等多个类别。其中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西汉这样划分户籍的主要目的是(
)
A.为豪强地主崛起助力
B.抑制地主的土地兼并
C.为征收赋税提供依据
D.确立世家大族的地位
6.明律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废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六十。”这是正律中首次纳入社会救济保障条款。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意在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
B.首次赋予仁政理念法律保障
C.有利于促进对国家的认同
D.社会救济开始成为民众权利
7.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贞观八年,太宗遣使“分行四方,延问疾苦”;宋代多行招商赈济、以工代赈之举,同时还鼓励民间互助。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
)
A.源远流长历代延续
B.因地制宜注重方法
C.分类精准成效显著
D.政府主导手段增多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材料“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反映了政府鼓励民间自行救助,故B项正确;材料不涉及重农抑商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商品经济发展繁荣,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土地兼并问题,故D项错误。
2.答案:B
解析:在编户齐民制度下,国家通过对百姓户口和人丁数登记造册来加强对人口的控制,保证赋税和徭役的征发。在春秋战国时期采取这一措施,会削弱贵族对人口的控制,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该措施应有利于管理百姓的方式由亲缘转向地域,排除;C项说法错误,即使是在封建社会,这一措施也会削弱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排除;D项说法错误,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与这一措施无关,排除。
3.答案:C
解析:根据“发粟及募民存饷”可知是对饥荒百姓的直接救济,“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以廉价劳动力大兴土木实际上是“以工代赈”,故C项正确;面对饥荒,范仲淹不是鼓励百姓继续生产,而是鼓励寺庙大兴土木,“以工代赈”,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体现要求百姓忍耐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寺院以饮食救济百姓的信息,故D项错误。
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可知,这一时期,地主士绅是秦朝基层治理的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能得出基层官吏的出身,无法得知各级官吏的出身,故B项错误;秦朝非常注重基层政权的建设和控制,故C项错误;秦朝完全废除了之前的分封制而代之以郡县制,故D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一般平民籍又分为‘大家’‘中家’‘小家’(或‘细民’)三个等级”可知,户籍划分主要在于方便征税,故C项正确;划分户籍主要服务于国家,不是为豪强地主服务,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划分户籍对土地兼并的影响,故B项错误;西汉这种政策与“世家大族”的地位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6.答案:C
解析:材料中关于社会救济被纳入法律的规定体现了统治者重视基层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提高施政的质量和构建政府的威信,促进人民对国家的认同,故C项正确;改善困难群体的生活也是为了让人民更加信任政府,增强政府的公信力,A项表述包含在C项中,排除;“首次”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B项;社会救济是政府行为,不是民众的权利,排除D项。
7.答案:D
解析:从题干汉代将政府救助“贫不能自存者”列入律法、唐太宗遣使“延问疾苦”、宋代招商赈济等可看出,中国古代扶贫工作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扶贫手段多样,故D项正确;汉、唐、宋的扶贫工作无法体现中国古代的扶贫工作历代延续,故排除A项;题干中的中国古代扶贫工作并没有不同地区的不同内容,无法说明因地制宜注重方法,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中国古代扶贫工作进行精准分类,也没有反映扶贫工作的成效,排除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