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掌握铜钱、纸币、白银在不同时期的流通情况。了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和演变,认识金本位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运转的影响。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本课,中国与世界在不同时期货币的发展情况,分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采取的货币政策。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能够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认识认识金本位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运转的影响。
4.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难点: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前准备
1.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前期课前准备,教师有目的性地准备课程资料。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的导语部分。《诗经》里面收录了一首题为《氓》的民歌,开始的部分说:“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中的“布”,有人认为指的是“布币”,即先秦时期铸造的一种铲形铜币。它反映了当时贸易中使用铜铸币的情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中国货币的演进。
【新课讲授】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师】同学们阅读课本结合图片学习中国古代货币发展情况。
中国古代货币
货币出现的前提: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
早期发展历程
①先商: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②商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③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④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师】同学们观察图片学习交子的形成和发展。
铜钱与纸币的发展
①铜钱的普及:中国历代王朝铸造了大量的铜钱。北宋后期,每年铸造铜钱超过500万贯(1贯=1000文),耗铜1万吨以上。
②纸币的出现
背景: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许多铜钱被囤积或销毁用以制造器皿,所以铜钱流通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
发行: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③纸币的滥印
流通背景: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原因: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
影响: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遂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白银货币化
①发展历程:
A.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B.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C.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②评价: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师】同学们思考中国古代货币演变的规律。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海贝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有铲币、刀币、圜钱、楚币等;秦统一中国后,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唐初铸造“开元通宝”钱,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钱文不书重量,我国铜钱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北宋时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币的演变: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从国外购买造币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
【师】同学们结合教材图片学货币的发展情况。
中国近代货币
(1)银元
①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②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2)法币
①发行: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②废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金圆券、银圆券:国民政府于1948年开始发行金圆券,由于其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但仍未摆脱发行失败的命运。
中国现代货币
人民币的出现
①背景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共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
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
②发行: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形成法定货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形成货币体系: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评价:数十年来,人民币始终地位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学习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概念: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金本位制的形成与崩溃
【名词解释】金本位制度
金本位制度是以黄金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制度,其特点是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机制。英国于1816年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度,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仿效,因此许多国家的货币制度逐渐统一,金本位制度由国内制度演变为国际制度。
(1)金本位制的形成
①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②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金本位货币制度。
③特点: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自影响
由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④影响: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金本位制的崩溃
①原因:
主要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黄金逐渐集中于英法德、美等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黄金流通量大减,动摇了金本位的基础。
直接原因: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由于存款人大量挤兑,银行倒闭,黄金储备锐减,美国政府不得不宜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②后果: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
英镑虽然仍然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近半数的世界贸易还由英镑结算,但法国和美国等国构建了以法郎和美元等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一片混战,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矛盾冲突。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货币体系是如何重建的?同学们阅读课本学习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2)建立: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4)机构: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式成立,并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则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促进经济复苏;美国是这两大机构的最大出资方,享有最大的发言权。
(5)影响: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稳定和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但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6)瓦解:1971年,在美元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7)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②21世纪以后,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日益上升。
【师】最后同学们结合表格总结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脉络。
时期
演变
1870——1914年间的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国际支付主要以英镑进行。
1915——1944年间的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
1945——1973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1973年以后的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
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些货币区,如欧洲货币体系等。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从春秋晚期到战国,出现了青铜刀布。铜铸币广泛流通,有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用,由于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汉代时,汉武帝对钱币进行了改革,统一铸币权和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621年,唐朝开始铸造新币,名“开元通宝”。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两宋的货币,仍以铜钱铁钱兼用,白银亦渐受重视,同时产生了纸币。最早的纸币叫“交子”,起初在民间使用,由16位四川富商以信用担保作为货币流通。后因富商经营失败,交子无法兑现,改由官方办理。元代主要流通纸币,政府印行“中统元宝交钞”,纸币的发行权完全属于政府。明初开始使用白银作为货币,但受到统治者的限制,正德年间受到官方认可,嘉靖以后普遍流通。清朝光绪年间,从英国买进压钱的机器,开始用机器钢模压钱,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用范铸钱的历史。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摘编自王巍《民国金融的大突破: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货币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币改革的目的。如何理解“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3)综上,归纳影响货币变化的因素。
答案:(1)特点: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以重量为钱名到以“通宝”或“元宝”为钱名;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手工铸币到机器制币;纸币的发行权从民间到官方。
(2)目的:防止白银外流;缓解经济危机,巩固统治。
理解: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成功集中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物质准备。
(3)因素: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国内政局、国际环境等。
课后总结
整合思维导图,理解并记忆本节课的重难点。
板书设计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
1.贝币的使用
2.铜钱的普及化
3.纸币的发行
4.铸造银元
5.法币的改革
6.人民币的出现
二、世界货币体系
1.金本位制
2.布雷顿森林体系
3.后布雷顿森林体系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训练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了解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掌握铜钱、纸币、白银在不同时期的流通情况。了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和演变,认识金本位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运转的影响。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本课,中国与世界在同步时期货币的发展情况,分析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采取的货币政策。
3.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分析,让学生能够探究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认识认识金本位制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运转的影响。
4.历史解释: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难点: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探学新知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中国古代货币
货币出现的前提: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
早期发展历程
①先商:中国古代最初被用作货币的可能是。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②商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
③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④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铜钱与纸币的发展
①铜钱的普及:中国历代王朝铸造了大量的铜钱。北宋后期,每年铸造铜钱超过500万贯(1贯=
1000文),耗铜1万吨以上。
②纸币的出现
背景:由于铜钱本身价值低下,民间又有许多铜钱被囤积或销毁用以制造器皿,所以铜钱流通量仍然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
发行: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
③纸币的滥印
流通背景: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原因: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
影响: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遂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白银货币化
①发展历程:
A.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B.自明朝中期起,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C.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②评价: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国近代货币
(1)银元
①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②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2)法币
①发行: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加上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②废弃: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金圆券、银圆券:国民政府于1948年开始发行,由于其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国民政府又发行,但仍未摆脱发行失败的命运。
中国现代货币
人民币的出现
①背景
随着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中共领导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
形势的发展急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来替代原来各根据地和解放区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货币。
②发行: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形成法定货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形成货币体系: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评价:数十年来,人民币始终地位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概念: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金本位制的形成与崩溃
(1)金本位制的形成
①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②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为中心、以在国际流通为主的金本位货币制度。
③特点: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自影响
由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④影响: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金本位制的崩溃
①原因:
主要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黄金逐渐集中于英法、德、美等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黄金流通量大减,动摇了金本位的基础。
直接原因:爆发,由于存款人大量挤兑,银行倒闭,黄金储备锐减,美国政府不得不宜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②后果:
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
英镑虽然仍然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近半数的世界贸易还由英镑结算,但法国和美国等国构建了以和等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政,一片混战,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矛盾冲突。
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严重削弱了英国,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2)建立: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议确立了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4)机构:1945年,和正式成立,并成为联合国的常设专门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则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促进经济复苏;美国是这两大机构的最大出资方,享有最大的发言权。
(5)影响: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稳定和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但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6)瓦解:1971年,在美元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7)瓦解后:
①固定汇率制被取代。
②21世纪以后,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占据最大的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日益上升。
深化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从春秋晚期到战国,出现了青铜刀布。铜铸币广泛流通,有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用,由于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汉代时,汉武帝对钱币进行了改革,统一铸币权和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621年,唐朝开始铸造新币,名“开元通宝”。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两宋的货币,仍以铜钱铁钱兼用,白银亦渐受重视,同时产生了纸币。最早的纸币叫“交子”,起初在民间使用,由16位四川富商以信用担保作为货币流通。后因富商经营失败,交子无法兑现,改由官方办理。元代主要流通纸币,政府印行“中统元宝交钞”,纸币的发行权完全属于政府。明初开始使用白银作为货币,但受到统治者的限制,正德年间受到官方认可,嘉靖以后普遍流通。清朝光绪年间,从英国买进压钱的机器,开始用机器钢模压钱,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用范铸钱的历史。
——摘编自钱穆《中国经济史》等
材料二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的影响下,世界白银价格大幅上涨。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于1935年11月公布了法币改革令。主要内容是:以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加中国农民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并将白银收归国有,移存国外,作为外汇准备金;规定汇价为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并由三银行无限制买卖外汇。币制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担任伪中央储备银行顾问的日本人曾说:“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摘编自王巍《民国金融的大突破:废两改元与法币建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货币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币改革的目的。如何理解“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
(3)综上,归纳影响货币变化的因素。
答案:(1)特点: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以重量为钱名到以“通宝”或“元宝”为钱名;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手工铸币到机器制币;纸币的发行权从民间到官方。
(2)目的:防止白银外流;缓解经济危机,巩固统治。
理解: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成功集中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物质准备。
(3)因素: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国内政局、国际环境等。
解析:(1)问,从材料一“我国最早的货币是贝币,起源于商朝。从春秋晚期到战国,出现了青铜刀布”可知,从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从材料一“铜铸币广泛流通,有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铜钱按枚使用,由于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可知,从杂乱形状到规范形状;从材料一“汉代时,汉武帝对钱币进行了改革,统一铸币权和全国统一使用五铢钱”可知,从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从材料一“黄金按重量使用,是称量货币,铜钱按枚使用,由于币面有‘半两’二字,史称半两钱”“621年,唐朝开始铸造新币,名‘开元通宝’。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可知,从以重量为钱名到以“通宝”或“元宝”为钱名;从材料一“两宋的货币,仍以铜钱铁钱兼用,白银亦渐受重视,同时产生了纸币”可知,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材料一“清朝光绪年间,从英国买进压钱的机器,开始用机器钢模压钱,从此结束了中国几千年来用范铸钱的历史”可知,从手工铸币到机器制币;从材料一“后因富商经营失败,交子无法兑现,改由官方办理。元代主要流通纸币,政府印行‘中统元宝交钞’,纸币的发行权完全属于政府”,可知特点是纸币的发行权从民间到官方。(2)问第一小问目的,从材料二“1935年,中国发生了‘白银风潮’:白银外流,国内通货紧缩,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大规模失业爆发。国民政府在内外交困下被迫改革”可知,目的是防止白银外流,缓解经济危机,巩固统治;第二小问理解,从币制改革的目的和内容,可理解“如无1935年之币制改革,亦无1937年之抗战”的意思是遏制白银外流,稳定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成功集中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物质准备。(3)问,从材料一中国古代货币的变化,可知影响因素有国家政策,经济发展;从材料二币制改革的背景,可知影响因素是国内政局、国际环境等。
随堂训练
1.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
A.青铜器物铸造以货币为主
B.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
C.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
D.钱文上镌刻的书法以隶书为主
2.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这样,在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后,人民币成为了第五种加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而且占的权重还比较大,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据此说明(
)
A.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世界一极
B.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
C.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
D.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
3.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10%的进口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这表明(
)
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地位
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冲击
4.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据此判断,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本质内涵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
B.世界经济实现了体系化制度化
C.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D.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5.据下表信息可以推断出,抗战胜利后(
)
法币发行与物价指数表
年月
法币发行额(亿元)
发行指数
上海批发物价指数
重庆批发物价指数
1937.6
14.1
1
1
1
1945.12
10319
732
885
1405
1946.12
37261
2642
5713
2688
1947.12
331885
23537
83796
40107
1948.8
6636946
470705
4927000
1551000
A.财政危机主要由国民政府腐败引起
B.财政金融危机对国民政府的统治有瓦解作用
C.物价的上涨必然引起恶性通货膨胀
D.纸币发行增长幅度超过了物价涨幅
6.明朝货币白银化“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材料表明货币白银化(
)
A.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
B.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进程
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破坏了稳定的社会秩序
7.先秦时期的布币形如工具“铲”,流行于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刀币起源于渔猎经济时期,形如工具“削”,主要由齐、燕、赵三国铸造发行;
圜钱来源于纺轮或玉璧,成为战国后期北方各国的流通货币。这些货币反映了先秦(
)
A.铸币形制体现劳动人民智慧
B.商品经济活跃推动货币产生
C.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D.各诸侯国借助货币推广农具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春秋战国时期的货币图可知各诸侯国实行不同的货币制度,在不同地区使用形制各异的刀币、布币、蚁鼻钱等,秦灭六国后,废除各国的布币、刀币等旧币,将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货币的发行流通趋向相对统一,故选B项;材料主皆涉及货币演变,未涉及青铜器物铸造类别,排除A项;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了主要地位,排除C项;汉代文字以隶书为主,排除D项。
2.答案:C
解析: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纳入特别提款权的货币篮子,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故C项正确;中国早就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人民币成为世界主要货币之一,至于多种货币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排除B项;D项表述正确,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3.答案:D
解析:据材料“美国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并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欧共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故选D项;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元仍是国际上主要的货币,排除B项;美元贬值属于通货膨胀而不是紧缩,排除C项。
4.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实质是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建立美元的世界金融霸主地位,故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排除A项;B项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排除;1947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排除D项。
5.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法币发行额、物价指数猛增,说明国民政府遭遇严重的金融危机,必然危及其统治,故选B项;通过材料不能确定财政危机的主因是国民政府的腐败,排除A项;物价指数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一种反应,排除C项;纸币发行涨幅没有重庆批发物价涨幅高,排除D项。
6.答案:C
解析:据“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指货币白银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材料没有分析货币白银化的原因,也无法判断海外贸易的影响,排除A项;明朝没有发生明显的社会转型,排除B项;“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无法判断当时社会的环境是否稳定,排除D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布币”吸收借鉴了农业工具而产生,“刀币”吸收借鉴了渔猎工具而产生,“圜钱”吸收借鉴了纺织工具而产生,诸多工具都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结果,说明先秦时期的各种币制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故选A项;题干所述及的各种币制形状都来源于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排除B项;通过题干可知,“布币”主要流行于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并不表明这些区域都种植农业,“刀币”主要流行于齐、燕、赵等渔猎区域,并不表明这些区域都实行渔猎,排除C项;题干中所述及的“铲”“削”等农具在货币产生之前就已经普遍流行,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