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
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设问提出论点,进而通俗地阐明道理的写法。
2、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我们的印象中,毛主席是诗人,是领袖,是政治家,实际上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哲学家。邓小平同志在谈“实事求是”这一问题时,具体提到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本篇是毛泽东同志一篇很重要的哲学论文,是一篇文字兼美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走近作者
背景介绍
在毛泽东著作中,有一篇堪称“奇葩”的短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只是毛泽东同志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文字,全文连同标题总共才一千多字。然而,它却被誉为毛泽东哲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63年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拓展链接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它首先表现为可知论。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的基本前提是反映论。
拓展链接
反映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它还表现为实践论。在人类认识史上,实践论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表现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即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关系如何?
文本研究
①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
③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
三个问句中,第一个问句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也包括了后两个问句的内容。
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
文本研究
要想证明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一是因为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证明从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二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也即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
文本研究
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人的认识因为受到历史条件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即使对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因此正确的认识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严密的逻辑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文本研究
①课文的层次与层次之间的严密逻辑性。课文按“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布局行文,结构严密,富有逻辑性。
②各层次内部亦论述严密而富有逻辑性。如本论部分:先概括思想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再解说两次飞跃,并强调第二次飞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最后谈两次飞跃的关系。可见构思之严密、逻辑之严谨。
③语言表达严密,逻辑性强。如:“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中“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强调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的唯一性,表达严密,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文本研究
文本研究
文章开头提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的问题,结尾部分用“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来呼应。文章开头说,“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结尾用“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来呼应。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的结束语,又是与开头“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相呼应的。
中心思想
本文针对当时一些同志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模糊认识,简要解说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科学论断,提高了人们的认识,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艺术特色
①语言通俗、严谨。
②事理论证,层层深入。
③首尾呼应,全篇论述贯通一体。
艺术特色
①语言通俗、严谨。
这篇文章的对象是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所以作者不用难懂的哲学术语,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如“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从人体的具体器官来谈“感性认识”,就非常通俗易懂。同时,为使说理准确、严密,句子中往往用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里用了两个“只能”,说明人的正确思想来自实践是唯一的,回答非常肯定。
艺术特色
②事理论证,层层深入。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运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层层深入地论证“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论点。就是在内部层次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在论证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时,紧紧扣住认识怎样从实践开始,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来谈。
艺术特色
③首尾呼应,全篇论述贯通一体。
开头提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两个疑问,结尾部分以“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与之呼应。开头阐述“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结尾部分说,这些同志对于这一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与之呼应。
当堂检测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近日,本人拜读了辛德勇的新作,作品思想深刻,文风清新,颇有乃师之风。(发言稿)
B.虽至耄耋,犹不揣浅陋,钩沉拾遗而敝帚自珍,以不负愚公之志。(作者自序)
C.本人成绩优异,身体无恙,表达能力强,现惠寄相关资料,敬请笑纳。(求职信)
D.他的这几首诗歌构思精巧,是新诗之极品,值得忝列“中国新诗十二首”。(诗评)
B
解析:B项,“不揣”,谦辞,不自量,用于向人提出自己的见解或有所请求时。使用正确。“愚公”,谦辞,用于自称。使用正确。A项,“乃师”是“你的老师”的意思,用于发言稿,使用不得体。C项,“惠寄”,敬辞,用于指对方给自己寄来。使用不得体。D项,“忝列”,谦辞,只能用在自己身上。使用不得体。
当堂检测
2.依次填人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之为人,在于人有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还能够用行动来践行思想。
①从现象中看出本质
②能够用语言来表达思想
③有思想的人能够从事物的个性中看出共性
④人不但有思想
⑤用文字来记录思想
A.③①④②⑤
B.④②⑤③①
C.③④②⑤①
D.②⑤③①④
A
当堂检测
解析:根据语意连贯原则,第一个横线处所填的句子应是对横线前句子的进一步阐释,③应为横线处所填文句的首句,据此可排除B、D两项;根据句式结构-致的原则,①应紧随③;根据文段所给的最后一句“而且还能够用行动来践行思想”,可见前面所填的文句应与之构成递进关系,“有思想”“表达思想”“记录思想”才是符合逻辑的。故正确的顺序应是③①④②⑤。
当堂检测
3.下列各句中,所引诗句或成语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风物长宜放眼量”,祖国山水秀美壮丽,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我们在闲暇之余可以多去各地走一走,亲近当地的自然风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力争一流。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感染教育着他的学生,感动看无数人,也因此获得了无数赞誉。
解析:A项,“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意思是对一切风光景物要放开眼界去衡量。语境是说要多去祖国各地观赏自然风物,所引诗句与语境不符。
B
当堂检测
4.依照下面画横线的语句,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画横线的语句相同。
材料:
眼力足
笔力足
脑力足
深入浅出
深谋远虑
高瞻远瞩
武装头脑
宣传政策
体察民情
聚民心
抓本质
长见识
出成果
下功夫
筑同心
党的宣传干部,要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足,行稳致远、深入基层,经风雨、见世面;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答案:(示例)①眼力足,高瞻远瞩、体察民情,长见识、抓本质②脑力足,深谋远虑、武装头脑,下功夫、出成果③笔力足,深入浅出、宣传政策,筑同心、聚民心
解析: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注重分析题目的要求,根据“要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足......”可以明确续写的三句话的顺序应是眼力足、脑力足、笔力足。其次要重点分析画线句的特点和材料中的词语,将材料中的词语进行归类。分析画线句子可以看出,“行稳致远”紧扣的是“脚力”,“深入基层”是脚力所及,“经风雨、见世面”是宣传干部“脚力足”的结果。这样来看,“高瞻远瞩”“体察民情”是有关“看”的词语,“长见识”“抓本质”是“眼力足”的结果;“深谋远虑”“武装头脑”是和“脑”有关的,“下功夫”“出成果”应该是思考的结果;“深入浅出”“宣传政策”是和“笔”有关的,“筑同心”“聚民心”应该是宣传的结果。最后要按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将三个句子组织起来。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寓意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
)
一只蚂蚁在爬墙,它三番五次跌下来,又三番五次重新爬,一步一步顺着老路往上爬……甲看到后觉得自己应该振奋起来。乙看到后觉得自己应该学得聪明些。丙问智者:“观察同一蚂蚁,甲、乙二人得到的启示截然不同,他们哪个对呢?”智者回答:“两人都对。”丙大惑不解:“对同一蚂蚁的同一行为,得到的启示的差异如此大,怎么会都对呢?”
A.见贤思齐,要成功,必须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B.善于借鉴,失败后,应总结教训,寻找对策。
C.既要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又要采取科学的方法。
D.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设身处地地看问题。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
),国家动荡、政权更选、制度失效(
)始于思想领域的混乱、指导思想的动摇。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近年来一些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就是(
)。正所谓:“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这警示我们,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高度自觉并(
)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保证道路不偏向、江山不变色,保证国本永固、事业常青。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承受着繁重的执政使命,科学理论思维如果缺乏,就难以战胜各种困难。时代是___①___,实践是___②___。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理论研究,就是要___③___、___④___,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中,不断深化、拓展、升华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规律性认识。应当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实践只有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___⑤___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表示
往往
他山之石
矢志不渝
B.表示
常常
前车之鉴
始终不渝
C.表明
往往
前车之鉴
始终不渝
D.表明
常常
他山之石
矢志不渝
2.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科学理论思维如果缺乏,就难以战胜各种困难。
B.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就难以战胜各种困难。
C.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承受着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科学理论思维,就难以战胜各种困难。
D.我们党面对着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承受着繁重的执政压力,科学理论思维如果缺乏,就难以战胜各种困难。
3.请根据语境,把下面的五个短语分别填在文中标有序号的地方,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在每个短语后的横线上写上序号即可)
理论之源:_______
思想之母:_______
根据时代变化:_______
把握时代特点:_______
直面时代课题:_______
3.请根据下列信息给“空中课堂”下定义。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明、连贯,不超过70个字。
①空中课堂利用网络技术实施教学。
②空中课堂具有信息共享、屏幕共享、协同浏览、答疑等功能。
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空中课堂的主要目的。
④相较于一般的课堂形式,空中课堂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⑤在空中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实时交互。
⑥“空中课堂”这一课堂形式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发展以及教学技术的进步。
4.下面是小陈、小李、小张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健康”的研究成果,你是该小组的组长,请你归纳他们三人的观点,并得出本小组关于“健康”的解决措施。
成员
探究材料
探究结论
小陈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75%的水体受到了污染;每年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量已达世界第二位,致使有些地方逢雨必酸。
大气污染使生存环境恶化,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
小李
张国荣的死亡所引起的震撼,到今日依然余波荡漾。
抑郁症、恐怖症、自闭症等心理方面的疾病,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
小张
叙利亚的战火依旧激烈,阿富汗的基地组织依旧猖狂,病态的社会秩序带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烦恼。
社会的健康已经成为更广义的甚至是关涉全球的一项重大政治问题。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可以称得起我们所讲的理论。斯大林曾经说过,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空洞的理论是没有用的,不正确的,应该抛弃的。对于好谈这种空洞理论的人,应该伸出一个指头向他刮脸皮。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获得了证明的最正确最科学最革命的真理;但是许多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却把它看成是死的教条,这样就阻碍了理论的发展,害了自己,也害了同志。
另一方面,我们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如果误用了他们的经验,也是要出毛病的。不错,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他们须知自己的知识是偏于感性的或局部的,缺乏理性的知识和普遍的知识,就是说,缺乏理论,他们的知识也是比较地不完全。而要把革命事业做好,没有比较完全的知识是不行的。
这样看来,有两种不完全的知识,一种是现成书本上的知识,一种是偏于感性和局部的知识,这二者都有片面性。只有使二者互相结合,才会产生好的比较完全的知识。
……
由此看来,我们反对主观主义,必须使上述两种人各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必须使两种人互相结合。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止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是从不同的两极发生的东西。
所以,我们党内的主观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经验主义。他们都是只看到片面,没有看到全面。如果不注意,如果不知道这种片面性的缺点,并且力求改正,那就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节选自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选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所谓“物质变精神”,就是在实践过程中,外部客观物质的东西反映到主观意识中来,形成主观的如思想、理论、方针、政策等东西。所谓“精神变物质”,就是将实践中业已形成的方针、政策、理论、方案等观念性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指导群众实践,从而转化成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力量。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从认识的过程来看,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来看,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干部的领导实践过程来看,表现为制定和贯彻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毛泽东认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过程,并不是任意的过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物质可以变精神,但是正确的思想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精神可以变物质,“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客观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总之,毛泽东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摘编自樊瑞平、张心立《毛泽东倡导对干部进行认识论教育——重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每次大挫折,都是唯心论盛行的结果。共产党早期的干部像陈独秀等,革命信仰都很坚定,但最大的问题是脱离实际,结果给党带来1927年的大挫折。开始以为,只要听苏联的就肯定能取得胜利,后来才知道盲从他国经验,脱离中国实际是要掉脑袋的。中国共产党第一堂学到东西的党课是谁上的?是共产党的对立面蒋介石在1927年给上的。敌人是最好的教师,沙场是最好的课堂。你正儿八经给他讲,他听不进去,一流血,什么都学会了。那一次蒋介石逼得共产党人抛弃了陈独秀“绘画绣花”式的革命,脱了西服,拿起枪上了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逻辑就这样展开了。
开展武装斗争,刚刚打开一点局面,王明又带着斯大林的圣旨来了。李德、博古等人听不进长期坚持实际斗争的同志们的意见,将用于欧洲平原的坚守阵地决战的战法用于中国东南山地,最后把根据地丢了个干净。红军大转移开始时,他们还是死守他们那一套办法,结果损失惨重。当时你说他,他不听,很多人也不敢怀疑他。为什么?人家是“权威”,王明曾受到斯大林单独召见。后来的张国焘更厉害,他受到过列宁的接见,而且据他自己说是中国共产党高级干部中唯一见过列宁的人。这些人牌子都很硬,文凭也很高,但一打仗就不行。长征路上打得赢就是硬道理;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最后实践的权威打倒了观念的权威,到陕北后,我们党明白了,马列主义的原理要跟中国实际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必须和中国实际结合,这是不断付出血的代价才明白的道理。不流血谁也不承认自己是错的。1964年3月24日,毛泽东谈到《毛泽东选集》时说:“这是血的著作。”
当时,共产国际是世界革命的灯塔,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中国支部,大家都是坚定的革命者,自觉服从共产国际的领导。但问题是唯心主义是不能带领革命走向胜利的。当时许多在领导岗位的人缺乏中国革命的实际经验,更缺乏历史自觉和道路自信。为此毛泽东写了《反对本本主义》。邓小平后来说,这篇文章写得好。我认为,它好就好在这篇文章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论打倒了曾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盛行的打着“马克思主义”幌子的唯心论。毛泽东认为:中国的问题需要听听中国同志的意见。对世界革命的贡献取决于中国革命取得的胜利。制定方针政策必须以中国革命的利益为最高原则,不能机械地服从其他国家的革命经验。这是毛泽东和教条主义者争论的一个焦点。教条主义本质上就是唯心主义。
延安整风期间,全党充分认识到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对中国革命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反过来想,如果没有长征及其路途上经历的生死实践的检验,这些共识的形成是很难想象的。
所以说,毛泽东思想来自血的教训,这不是从书本和课堂里就能学来的。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昨天不是从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掉下来的,今天也不是从华盛顿的白宫掉下来的,它是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不这样,与长征一样,还是要流血,要亡党亡国的。
(摘编自张文木《我们赢在哪里?赢在人才!》,《北京日报》)
材料三:
社会实践是人们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经过社会实践检验所证明了的真理,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性,即不论什么人,只要是他的思想、理论、认识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目的,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就是真理性认识,相反便是谬误。但在现实生活中,坚持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往往与“某些领导人的某些意志”“某些书本中的某些原理”“某些权威人士的某些言论”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要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认识路线坚持下去,就应该遵照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和“此外再无别的”而“只能是”的“绝对性”要求,坚持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情况出发,检验、修正他们的那些错误意志、言论和丰富、发展书本上写的不成熟不完备的原理。“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是中国共产党人所信仰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其他一切真正科学知识的生命力所在。所以说,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社会实践,是既公正又无情的,由它所赋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客观性,是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一切形式的主观真理论不相容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唐梅芳《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学习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由客观物质反映到主观意识中而得到的如方针、政策等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用方针、政策指导实践则是认识到实践的转化。
B.在毛泽东看来,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都属于能够检验思想的正确性的社会实践。
C.邓小平认为,《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好就好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唯物论打倒了打着“马克思主义”幌子的唯心论。
D.与阶级真理、权力真理、权威真理等主观理论不相容的马克思主义真理既公正又无情。
2.根据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物质变精神”这个过程中,“精神”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要靠实践来检验。
B.真理具有客观性,它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于人类,实现了主观与客观的一致。
C.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是借助血的教训从实践中来的。
D.不论是何人的言论还是何种书本中的原理,只要没有通过实践的检验,都需要修正。
3.下列说法中,不能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一些管理咨询公司从不研究行业、企业实际,动不动就照搬照抄世界500强公司的理论,盲目给企业开处方。
B.许多缺点和错误根本上是由一些领导满足于听纸上的报告,听口头汇报,下去的时候走马观花,不求甚解造成的。
C.人们只有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逐步合乎规律。
D.人类需要善于实践的人,但也需要梦想者,需要醉心于事业的发展、不注重自身的物质利益、大公无私的人。
4.请指出材料二在论证上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并简要说明。
5.在阐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材料一和材料三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要求,紧扣关键词“最准确”作答。D项着眼于整则材料,而A、B、C三项只是分别着眼于甲、乙、智者。
2.答案:1.C;2.B
3.理论之源:②
思想之母:①
根据时代变化:⑤
把握时代特点:③
直面时代课题:④
解析:1.表明:表示清楚。表示:①用言语行为显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等。②事物本身显出某种意义或者凭借某种事物显出某种意义。前面说的是“历史经验”,用“表明”更合适。往往:表示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常常:表示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前者强调一定的规律性,后者侧重于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次数多,且时间相隔不久。根据语境,用“往往”更合适。前车之鉴:指当作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他山之石:比喻能够帮助自己弥补缺失或提高水平的外力。在语境中,前面的内容主要强调失败的教训,应该用“前车之鉴”。始终不渝:自始至终一直不变。矢志不渝:发誓立志,决不改变。在这里,两个词语均可使用。
2.画框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结构混乱,整个语句的主语是“我们党”,中间的“科学理论思维如果缺乏”将主语偷换成了“科学理论思维”,可将“科学理论思维”放到“缺乏”之后,据此排除A、D两项。二是搭配不当,“承受”与“使命”不能搭配,可以改成“承受……压力”或“肩负……使命”,据此排除C项。
3.这五个短语可以分为两组,“理论之源”“思想之母”属于第一组,可填写在第①②处,根据“实践”与“理论”的对应性,可确定“理论之源”放在②处,“思想之母”放在①处。另外三个短语是一组,根据第⑤处横线后面的“实践发展”可知,“根据时代变化”放在⑤处最合适;然后分析剩下的两个短语“把握时代特点”“直面时代课题”的逻辑关系可知,应在“把握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确定“课题”,所以“把握时代特点”放在③处,“直面时代课题”放在④处。
3.答案:空中课堂是指教师借助网络,通过信息共享、屏幕共享、协同浏览、答疑等实时交互功能,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一种课堂形式。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根据下定义的方法,首先要明确基准句是“空中课堂是一种课堂形式”,然后分析题干提供的信息,将各句中的要点分别转换成相应的定语。抓住“利用网络技术”“具有信息共享、屏幕共享、协同浏览、答疑等功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时交互”“体现了现代教学理念的发展以及教学技术的进步”等进行概括,注意字数限制。
4.答案:(1)归纳:现代意义的健康应涵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内容。(2)解决措施: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达到一种和谐状态。
解析:分析表格内容可知,小陈是从生理健康的角度探究的,小李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探究的,小张是从社会健康的角度探究的,综上可知,现代意义的健康应涵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三方面内容。在谈解决措施时,抓住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即可。
5.答案:选文首先提出“真正的理论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的观点,然后指出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危害,接着指出克服主观主义的方法是空洞理论者与经验主义者“各向自己缺乏的方面发展”。
解析:议论文一般都采用“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的结构。选文虽然是节选,但是内容相对完整。因此,结合文本内容按照以上结构划分层次,再概括层意即可。
6.答案:1.B;2.C;3.D
4.①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将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具有说服力。如文章先以陈独秀、王明、李德等人为反面事例,后以毛泽东为正面事例,论证了理论应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具有说服力。②论证语言形象生动。如“掉脑袋”“圣旨”等词语的使用。
5.①材料一,立足于对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解读,重点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②材料三,立足现实,强化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
解析:1.A项,“由客观物质反映到主观意识中而得到的如方针、政策等的认识属于感性认识”错,根据材料一可知,由客观物质反映到主观意识中而得到的如方针、政策等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C项,由材料二中的“我认为……幌子的唯心论”可知,选项中的“好就好在……唯心论”是作者的观点。D项,“马克思主义真理既公正又无情”错,材料三说的是“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社会实践,是既公正又无情的”。
2.“借助血的教训从实践中来”错,由材料一可知,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3.材料二主要谈的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意义。D项说的是追求的问题,不能支撑材料二的观点。
4.论证的特点一般包括论点的提出、论证的过程、论证的方法以及议论语言的风格等。对于本題来说,可先看论证方法,材料先举了王明等人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了理论脱离实际给中国革命造成的危害,后以毛泽东为例子,从正面论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然后看论证的语言,材料的语言生动形象。
5.分析材料内容可知,二者都阐释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但侧重点略有不同。材料一是对毛泽东的文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再认识,这可从文段的出处以及具体内容的引用上看出来;材料三先确定了“真理性认识”的内涵,再关照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强化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第一单元
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教案
1、学习本文运用设问提出论点,进而通俗地阐明道理的写法。
2、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本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特色和首尾呼应、逻辑严密的写作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观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层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文化传承与理解:认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风。
重点:
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难点:
学习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层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制作课件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印象中,毛主席是诗人,是领袖,是政治家,实际上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位哲学家。邓小平同志在谈“实事求是”这一问题时,具体提到了《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本篇是毛泽东同志一篇很重要的哲学论文,是一篇文字兼美的典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写作背景
在毛泽东著作中,有一篇堪称“奇葩”的短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只是毛泽东同志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文字,全文连同标题总共才一千多字。然而,它却被誉为毛泽东哲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63年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题目解说
文章标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与本文所讲的内容——认识的两次飞跃紧密联系,同时,这个标题是针对文中所写的“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的现实提出的。文章标题使用疑问句能引起人们的深思,进而使人们提高认识,改进工作。这篇文章是毛泽东1963年5月在《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中写的一段话,后单独成篇发表,阅读对象主要是农村工作者,标题的语言通俗易懂,符合阅读对象的认知水平。
五、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六、全文分析
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关系如何?
明确:
①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
③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
三个问句中,第一个问句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也包括了后两个问句的内容。
2.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
明确:
要想证明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一是因为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证明从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二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也即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3.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
明确:
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人的认识因为受到历史条件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即使对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因此正确的认识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
4.《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严密的逻辑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①课文的层次与层次之间的严密逻辑性。课文按“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布局行文,结构严密,富有逻辑性。
②各层次内部亦论述严密而富有逻辑性。如本论部分:先概括思想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再解说两次飞跃,并强调第二次飞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最后谈两次飞跃的关系。可见构思之严密、逻辑之严谨。
③语言表达严密,逻辑性强。如:“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中“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强调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的唯一性,表达严密,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5.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
文章开头提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的问题,结尾部分用“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来呼应。文章开头说,“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结尾用“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来呼应。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的结束语,又是与开头“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相呼应的。
七、中心思想
本文针对当时一些同志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模糊认识,简要解说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科学论断,提高了人们的认识,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八、写作特点
①语言通俗、严谨。
这篇文章的对象是农村广大干部和农民,所以作者不用难懂的哲学术语,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如“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从人体的具体器官来谈“感性认识”,就非常通俗易懂。同时,为使说理准确、严密,句子中往往用一些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如“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这里用了两个“只能”,说明人的正确思想来自实践是唯一的,回答非常肯定。
②事理论证,层层深入。
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运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层层深入地论证“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论点。就是在内部层次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在论证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时,紧紧扣住认识怎样从实践开始,经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来谈。
③首尾呼应,全篇论述贯通一体。
开头提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两个疑问,结尾部分以“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与之呼应。开头阐述“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结尾部分说,这些同志对于这一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与之呼应。
九、补充资料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的认识来源、认识能力、认识形式、认识过程和认识真理性问题的科学认识理论。它首先表现为可知论。可知论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可知的。人们不仅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而且可以透过现象认识其本质。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从而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的基本前提是反映论。反映论认为物质世界是独立存在的,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它还表现为实践论。在人类认识史上,实践论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它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强调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能动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的辩证法,表现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上,即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表现在认识过程中,人对世界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多次反复、无限深化的过程。
十、总结全文
本文论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道理。为了阐明这一道理,毛泽东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论述了正确思想的形成过程,使我们懂得: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人们要从实践中得到正确思想,而正确的思想又不断推动实践,而且,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联系自己认识和学习生活的实际,写一篇本文的读后感或心得笔记,不少于300字。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读书多,见识广,讲起道理来滔滔不绝,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个大能人,但是也有人认为他如果为人、做事能够踏实点就更好了。
②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学者,但相关史书并没有留下有关他的详细记载,人们只能从前人的闲言碎语中了解他。
③这个人学术研究的能力差,攀龙附凤的本领却很大,一天到晚只想着如何升官而不努力工作。这样的人,能得到重用吗?
④尽管谈判非常顺利,但我们还得小心谨慎,避免节外生枝,因为和我们谈判的那个人是非常难缠的,信用似乎并不好。
⑤一个夹在数个大国之间的弹丸小国,却能够左支右绌,如鱼得水,这得益于该国领导集团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智慧。
⑥随着国学热的渐趋升温,各种国学读物大量涌现,令人自顾不暇。这股热潮如果能够持续下去,必将提升人们的国学素养。
A.②③⑤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①③④
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概括和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经验,是《实践论》基本思想的发展和继承。
B.演员能否将提升演技作为职业信仰,事关影视业的健康发展。正因为如此,人们希望演员们能够多学习些演技,少做点哗众取宠的事。
C.目前,我国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满意度和我国食品安全“总体稳定、趋势向好”的基本现状并不相符,这是多种原因导致的。
D.有些品牌的空调产品宣称能去除甲醛,其功能实现主要依靠配置相关去除甲醛模块来完成,而这种模块的技术目前并不成熟。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978年,谢铁骊、陈怀皑执导了电影《大河奔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的形象是一个背景,远远地站在黄河大堤上。
①影片以黄河的变迁为线索
②毛泽东由于是之先生饰饰演
③周恩来由王铁成饰演
④描写了黄泛区人民自抗战全面爆发后二十余年走过的道路
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部分设计了毛泽东观察黄河大堤、周恩来指挥抢险救灾的剧情
⑥毛泽东、周恩来的银幕形象首次被塑造
A.⑥①④⑤②③
B.④③⑤②①⑥
C.①④⑤⑥③②
D.⑤②③①④⑥
4.依照下面画横线的语句,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画横线的语句相同。
材料:
眼力足
笔力足
脑力足
深入浅出
深谋远虑
高瞻远瞩
武装头脑
宣传政策
体察民情
聚民心
抓本质
长见识
出成果
下功夫
筑同心
党的宣传干部,要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足,行稳致远、深入基层,经风雨、见世面;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①“滔滔不绝”,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没完没了。多形容话多,说起来没完没了。使用正确。②“闲言碎语”,与正事无关的话;没有根据的话,闲话。不合语境。③“攀龙附凤”,原指依附帝王或皇亲国戚以求提高地位、成就功业,后泛指依附或投靠有权势的人。使用正确。④“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使用正确。⑤“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一方面,那一
方面又有了问题。望文生义。⑥“自顾不暇”,照顾自己都来不及(哪里还能顾到别人)。用错对象。
2.答案:C
解析:A项,“发展和继承”语序不当,可改为“继承和发展”;B项,两面对一面,“事关影视业的健康发展”可改为“事关影视业能否健康发展”;D项,“其功能实现......来完成”句式杂糅,可改为“其功能主要依靠......完成”。
3.答案:A
解析:解答连贯题要注意三点:一是材料表述的主要内容,二是六句话的具体内容及其之间的关系等,三是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材料主要说的是电影《大河奔流》中,出现了伟人毛泽东、周恩来的形象,六句话表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大河奔流》的具体内容,饰演毛泽东、周恩来的演员等。选择时,可具体分析六句话的内容,如①句写的是影片内容,话未说完,从标点的角度分析,这句话不能放到第一处横线;再如②句,从⑥句分析,②句应在③句前;再如⑤句,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等词语可以看出这句话应该放在④句后。用排除法即可得到答案。
4.答案:(示例)①眼力足,高瞻远瞩、体察民情,长见识、抓本质②脑力足,深谋远虑、武装头脑,下功夫、出成果③笔力足,深入浅出、宣传政策,筑同心、聚民心
解析: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注重分析题目的要求,根据“要切实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脚力足......”可以明确续写的三句话的顺序应是眼力足、脑力足、笔力足。其次要重点分析画线句的特点和材料中的词语,将材料中的词语进行归类。分析画线句子可以看出,“行稳致远”紧扣的是“脚力”,“深入基层”是脚力所及,“经风雨、见世面”是宣传干部“脚力足”的结果。这样来看,“高瞻远瞩”“体察民情”是有关“看”的词语,“长见识”“抓本质”是“眼力足”的结果;“深谋远虑”“武装头脑”是和“脑”有关的,“下功夫”“出成果”应该是思考的结果;“深入浅出”“宣传政策”是和“笔”有关的,“筑同心”“聚民心”应该是宣传的结果。最后要按照画线句子的句式,将三个句子组织起来。第一单元
2.2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学案
1、学习本文运用设问提出论点,进而通俗地阐明道理的写法。
2、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重点:
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理解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难点:
学习本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层层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一、预习新课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通过知人论世,理解本篇文章。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历史背景:
在毛泽东著作中,有一篇堪称“奇葩”的短文,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篇文章只是毛泽东同志在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文字,全文连同标题总共才一千多字。然而,它却被誉为毛泽东哲学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这就是毛泽东同志写于1963年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二)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四、学习课文
1.《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关系如何?
明确:
①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②强调了回答的内容,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
③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
三个问句中,第一个问句引出议论的中心,统贯全篇,也包括了后两个问句的内容。
2.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
明确:
要想证明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
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一是因为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证明从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二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也即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3.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
明确:
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这是因为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人的认识因为受到历史条件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即使对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因此正确的认识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
4.《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严密的逻辑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
①课文的层次与层次之间的严密逻辑性。课文按“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布局行文,结构严密,富有逻辑性。
②各层次内部亦论述严密而富有逻辑性。如本论部分:先概括思想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再解说两次飞跃,并强调第二次飞跃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最后谈两次飞跃的关系。可见构思之严密、逻辑之严谨。
③语言表达严密,逻辑性强。如:“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中“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强调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的唯一性,表达严密,具有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5.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
文章开头提出“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的问题,结尾部分用“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来呼应。文章开头说,“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结尾用“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来呼应。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的结束语,又是与开头“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相呼应的。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在长达一个小时的演讲中引经据典,用大家所熟知的名人、名言、名事来作妙喻,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B.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D.满车的猪崽儿从车上重重摔到地面,有的被活活摔死,有的挤压成一堆嗷嗷待哺,现场一片狼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瞄准国家的需求,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
B.相关人士指出,3D打印建筑刚刚诞生,缺少必要的安全与质量规范,它能否替代传统的房屋建筑方式,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C.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中国倡议并主导建立的多边国际金融机构,其主要目标是促进亚洲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一体化。
D.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我国快递业务发展迅猛,2014年快递业务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2%,跃居世界第一的份额。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而且要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②在王守仁看来,“知”与“行”的合一是强调既要“知”,又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③知行合一,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命题。
④所谓“知”是指科学知识,所谓“行”是指人的实践。
⑤知行合一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这一命题主要涉及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
⑥知行合一,这是阳明文化的核心。
A.⑤④①⑥③②
B.①③⑤④⑥②
C.②③⑤④①⑥
D.③④②⑥⑤①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们常常会陷入无穷无尽的思考。有时①____________,以便终止这无尽的思想之流。但人们真的会停止思考或者说能停止思考吗?其实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思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思考是脑细胞之间化学放电的结果,它能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层面发生。但从较宽泛的意义上说,大脑实际上从来不会停止思考。大部分思考实际上发生在某些背景中,②____________,甚至人们做出的决策也大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③____________,其结果也不同:如果认为思考是同自己进行内在对话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停止产生这种内在对话;如果认为思考意味着散漫地想东想西的话,那么停止思考对普通人来说就难多了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A项,“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B项,“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一般用于人与人之间,这里用错对象。C项,“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本句望文生义,理解成“落日下的汇河”,错。D项,“嗷嗷待哺”,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这里指叫声,应用“嗷嗷乱叫”。
2.答案:C
解析:A项,缺少介词,应在“创新成果转化……”前面加上“将”。B项,主宾搭配不当,“替代传统的房屋建筑方式”的主语是“3D打印建筑”,故应将“方式”去掉。D项,句式杂糅,“跃居世界第一的份额”应改为“跃居世界第一”。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本段所给材料的核心词是“知行合一”。以王守仁提出这一观点作为起始句,③应排在首位;④“所谓‘知’是......所谓‘行’是......”是对这一观点进行具体解释,应排在③后;②阐述的是“知”“行”之间的关系,是在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解释,应排在④后;⑥是对②的总结;①⑤将这一观点上升到中国古代哲学这个层面进行论述,由⑤“也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可确定⑤应排在①前。故此题答案为D项。
4.答案:①人们会告诉自己停止思考②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在思考③对思考的定义不同
解析:结合“以便终止这无尽的思想之流”“人们真的会停止思考或者说能停止思考吗”等分析,第一个横线处应填写与“人们会告诉自己停止思考”类似的内容;结合“大脑实际上从来不会停止思考”“甚至人们做出的决策也大都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产生的”等分析,第二个横线处应填写与“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在思考”类似的内容;结合“其结果也不同”“如果认为思考是同自己进行内在对话的话”“如果认为思考意味着散漫地想东想西的话”等分析,第三个横线处应填写与“对思考的定义不同”类似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