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11单元: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精选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甲、乙两化工分布在某排污渠两岸(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若甲厂附近a处水样经检测含有的阴离子是OH﹣、SO42﹣,c处水样经检测pH=7且只含有少量的NaCl.则乙厂排放到b处水中的物质可能是( )
A.BaCl2、HCl
B.H2SO4、Ba(NO3)2
C.MgSO4、NaCl
D.H2SO4、MgCl2
2.下列物质之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NaOH溶液和CuCl2溶液
B.NaCl溶液和KNO3溶液
C.BaCl2溶液和K2CO3溶液
D.NaOH溶液和Fe2(SO4)3溶液
3.物质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称为水解反应。例如:Al2S3+6H2O=2Al(OH)3↓+3H2S↑.根据上述观点,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F的水解产物是NaOH和HF
B.CaO2的水解产物是Ca(OH)2和H2O2
C.PCl3的水解产物之一是PH3
D.Mg3N2水解产物是Mg(OH)2和NH3
4.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
A.La和稀盐酸
B.La2O3和稀盐酸
C.La(OH)3和稀盐酸
D.La(OH)3和氯化钾溶液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7.将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若每组中最后一种物质足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留下的不溶物种数最多的是( )
①NaOH溶液、MgCl2溶液、HNO3溶液
②Fe2(SO4)3溶液、NaNO3溶液、Ba(OH)2溶液
③CuCl2溶液、FeCl3溶液、锌粒
④NaCl溶液、AgNO3溶液、盐酸
A.①
B.②
C.③
D.④
8.在“甲+乙→盐+水”的反应中,“甲和乙”不可能是( )
A.HCl和NaOH
B.CO2和Ca(OH)2
C.H2SO4和Fe2O3
D.H2SO4和BaCl2
9.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
A.铝与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C.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10.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B.X一定是CuCl2
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
11.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
A.锌和稀硫酸
B.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钾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12.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溶液的pH>7,pH>7的溶液都是碱溶液
B.碳酸盐加盐酸能产生气体,所以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C.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不一定是碱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13.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A.Na2CO3溶液和CaCl2溶液
B.NaOH溶液和盐酸溶液
C.CuSO4溶液和BaCl2溶液
D.K2SO4溶液和NaCl溶液
14.化学概念之间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15.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A.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
B.氧化铜固体和稀盐酸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16.已知复分解反应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可进行。在常温下,测得相同浓度的下列六种溶液的pH:表中数据揭示出复分解反应的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发生类似反应可以生成碱性弱的物质。依照该规律,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能成立的是( )
溶质
CH3COONa
NaHCO3
Na2CO3
NaClO
NaCN
pH
8.8
8.6
11.6
10.3
11.1
A.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NaClO=═NaHCO3+HClO
C.CH3COOH+NaCN═CH3COONa+HCN
D.NaClO+CH3COOH═HClO+CH3COONa
17.对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是稀硫酸,则生成物质中一定有水
B.若C、D是盐和水,则A、B一定是酸和碱
C.若A是可溶性碱,B是可溶性盐,则C、D不可能是两种沉淀
D.若A、B、C、D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且反应前后溶液总质量变小的是(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B.烧碱溶液和盐酸
C.硫酸和氯化钡溶液
D.盐酸和硫酸钠溶液
19.镍氢充电电池有着广泛应用,镍及其化合物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Ni+2HCl=NiCl2+H2↑
②NiO+2HCl=NiCl2+H2O
③NiO2+4HCl=NiCl2+Cl2↑+2H2O
Ni(OH)2不溶于水。
对上述反应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镍不能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
B.反应②和③都是复分解反应
C.NiCl2能与
NaOH
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D.反应①、③中
Ni
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三.填空题(共2小题)
20.在水溶液中,一般不会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NaCl
B.KNO3
C.NaOH
D.
21.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可以发生,如果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NaNO3+KCl═BaCl2+Na2CO3
NaCl+BaSO4═NaOH+MgCl2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2.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实验与探究】填写下表各空。
实验操作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溶液③是(1)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2)
溶液由红色恰好变成无色
(3)图1为实验3反应的微观粒子示意图,图中“?”代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实验结论】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有沉淀或有生成时,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
【拓展与应用】将实验一、二、三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沉淀不倒入)后续实验及现象如图2:
(4)白色沉淀A是
。
(5)无色溶液B的pH
7,无色溶液B中除了含有酚酞外,一定还含有的溶质是
。
五.解答题(共6小题)
23.利用下面三组溶液进行复分解反应的实验,记录结果如下,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甲是
;
(2)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经检验,无色溶液D中的阳离子只有一种,则物质X是
;
(4)无色溶液A、B、C、D、E、F中,能鉴别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是
。
24.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化合物,他们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有沉淀析出,或有气体放出,或有
生成。
(2)某化学小组进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实验:将盐酸滴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实验无明显现象。取反应后的部分溶液加热、蒸干、得到白色固体。
以下是探究白色固体成分的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请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测定结果
白色固体成分
用pH试纸测定反应后溶液的酸碱度,操作方法是
pH>7
CaCl2
实验反思:无明显现象的中和反应可借助酸碱指示剂判断反应终点。
(3)“粗盐提纯”指除去NaCl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
某同学设计了除去三种可溶性杂质的实验方案:先将固体溶解,然后向其中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蒸发结晶。请回答: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室温)
OH﹣
Cl﹣
SO42﹣
CO32﹣
H+
溶、挥
溶
溶、挥
Ba2+
溶
溶
不溶
不溶
Ca2+
微溶
溶
微溶
不溶
Mg2+
不溶
溶
溶
微溶
①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
②加入Na2CO3溶液的目的是什么?
③以上方案还需完善,请说明原因并加以补充。
(4)LiOH和NaOH的化学性质相似。“神舟”飞船内,可用盛有LiOH的过滤网吸收航天员呼出的气体,以降低CO2含量。请计算:用LiOH完全吸收176g
CO2生成Li2CO3和H2O,理论上至少需要LiOH的质量是多少?
25.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复分解反应发生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酸、碱、盐之间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请判断下列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并根据不能发生反应的原因进行分类,参照实例完成下列内容:
①BaCl2+H2SO4﹣﹣
②KNO3+H2SO4﹣﹣
③NaCl+Cu(OH)2﹣﹣
④CaCO3+HCl﹣﹣
⑤NaCl+Ca(OH)2﹣﹣
⑥BaSO4+AgNO3﹣﹣
26.某同学设计下列试管实验来验证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①NaOH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②Na2SO4溶液与稀硫酸溶液混合
③Na2CO3溶液与稀盐酸溶液混合
④铁钉与稀硫酸混合
⑤Ba(NO3)2溶液与稀H2SO4混合
(1)从物质类别和构成的角度分析:实验
(填序号)没有必要做;
(2)将其它实验后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后续实验及现象如图。
①白色沉淀A中含有
;
②无色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
;
③关于无色溶液B的设想中,合理的是
。
A.可用作氮肥
B.检验某熟石灰样品是否变质
C.除去硝酸钠中的碳酸钠
27.2018年4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将“珠海一号”五颗卫星精确送入预定轨道。“一箭五星”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高氯酸铵可用于固体火箭推进剂,制备时将高氯酸钠NaClO4与氯化铵的饱和溶液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高氯酸铵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②
;
(2)火箭升空时高能燃料燃烧从而推进火箭的运行,此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
;
(3)火箭升空过程中外壳与空气发生摩擦,产生大量的热,可以采用钛合金做外壳体材料,主要利用它的
性能。
A.熔点高、密度小
B.导电性好、抗腐蚀性能好
C.延展性好、可塑性好
28.如图中的物质是几种常见的酸、碱、盐,相邻物质间可发生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其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
(2)硝酸银溶液能与稀盐酸反应,该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该反应能否体现酸的化学通性
(选填“能”或“否”)。
(3)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或沉淀或气体。碳酸钙、碳酸钾等物质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是因为这些物质中均含有
(填离子符号)。
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精选题28道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A;
2.B;
3.C;
4.D;
5.D;
6.D;
7.C;
8.D;
9.B;
10.A;
11.C;
12.C;
13.D;
14.B;
15.B;
16.A;
17.D;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8.AC;
19.CD;
三.填空题(共2小题)
20.B;NaNO3;
21.不反应;不反应;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2.酚酞试液;产生白色沉淀;SO42﹣;硫酸钡;<;硝酸钠、硝酸;
五.解答题(共6小题)
23.BaSO4;NaOH+NH4Cl═NaCl+H2O+NH3↑;Na2CO3;BE;
24.水(或难电离物);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aCl2、Ca(OH)2;pH≤7;
25. ;
26.②④;硫酸钡;硝酸钠、氯化钠、碳酸钠;B;
27.NaClO4+NH4Cl=NH4ClO4↓+NaCl;+7价,﹣1价;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A;
28.Ca(OH)2+2HCl=CaCl2+2H2O;产生白色沉淀;否;CO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