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应用—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义(机构)(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应用—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讲义(机构)(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07:2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属的化学性质与应用
一、金属和氧气反应
将金属镁、铝、铁、铜、金分别在不同条件下与氧气反应,观察反应现象:
金属
条件
现象
化学方程式或结论

常温下(空气中)
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白色固体。
2Mg+O22MgO
点燃时(空气中)
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2Mg+O22MgO

常温下(空气中)
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4Al+3O22Al2O3
点燃(氧气中)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4Al+3O22Al2O3

常温(干燥空气)
无明显现象。
很难与O2反应。
常温(潮湿空气)
铁和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比较疏松的暗红色物质——铁锈。
铁锈主要成分
Fe2O3?xH2O
点燃(氧气中)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放出大量的热。
3Fe+2O2Fe3O4

常温(干燥空气)
无明显现象。
几乎不与氧气反应
加热(空气中)
红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2Cu+O22CuO
常温(潮湿空气)
铜和空气中的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一种绿色物质
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

高温
无明显现象
不与氧气反应
结论
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
注意:铝、锌虽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但是它们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内部的金属进一步与氧气反应。因此,铝、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钾钙钠除外),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越左边的金属与酸反应速率越快,铜和以后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金属+酸盐+H2↑(注意化合价和配平)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 (实验室制取氢气)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三、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钾钙钠除外)
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Fe+CuSO4Cu+FeSO4(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应用:不能用铁制器皿盛放波尔多液,湿法炼铜的原理
Cu+2AgNO32Ag+Cu(NO3)2 (铜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Fe+2AgNO32Ag+Fe(NO3)2
四、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单质+化合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A + BCB + AC
初中常见的置换反应:(1)活泼金属与酸反应:如 Zn+H2SO4ZnSO4+H2↑
(2)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如 Fe+CuSO4Cu+FeSO4
(3)氢气、碳还原金属氧化物:如 H2+CuOCu+H2O C+2CuO2Cu+CO2↑
注: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化合价变化:0→+2
题型: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
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方法:(1))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才能和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2)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例1: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Y、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X>Y>Z B、X> Z> Y C、Z> X>Y D、Y>Z >X
变式1:科学兴趣小组对金属R的活动性探究时发现:将R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同时生成正二价的盐,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R+MgCl2=R Cl2+Mg B.R+2AgCl=RCl2+2Ag
C.R+2HCl=RCl2+H2↑ D.Al+RSO4= AlSO4+R
2、设计实验探究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规律方法】初中阶段,金属活动性的比较主要是针对两种金属或三种金属。它们的活动性比较在设计上有一定的规律和技巧。
(1)两种金属活动性的比较
①采用“一金一盐”方法(K、Ca、Na 除外):即一种是金属单质,另一种金属则采用其盐溶液。操作是将该金属单质 A 放入到另一金属 B 的化合物溶液中,如果能反应,则活动性:A>B,如果不能反应,则活动性:A<B。
②采用“二金一酸”方法(适用于至少一种氢前金属):即两种都是金属单质,再加上一种酸(稀盐酸或稀硫酸)。操作是将两种金属单质A、B分别放入到酸溶液中,如果A能反应而 B 不能反应,或 A 比 B 放出氢气速率快,则活动性:A>B,反之,则活动性:A<B。
(2)三种金属活动性的比较
①排好金属活动性顺序后,采用“两边金属中间盐”。
②排好金属活动性顺序后,采用“中间金属两边盐”。
例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一次性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每种方案如下,可行的方案是(  )
A.锌、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B.铁、锌、硫酸铜溶液
C.锌、铜、硫酸亚铁溶液        D.铁、铜、硫酸锌溶液
例2、为了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变式:为了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Ⅰ.将铁片浸入稀硫酸;Ⅱ.将铜片浸入稀硫酸;Ⅲ.将铁片浸入硝酸银溶液
(1)写出实验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上述实验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3)将铁、铜、银三种金属浸入________溶液(只填一种),即可验证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3、金属与酸反应规律
(1)等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
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Al > Mg > Fe > Zn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的氢气量越多。(注意Al)
②反应时间则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成正比,活动性越强的所需时间越少,速度越快。
速度关系:Mg > Al > Zn > Fe
(2)足量的金属与相同质量的同种酸反应
①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不管和什么金属反应,酸中的H+全部转化为H2,所以质量相等)
②反应时间则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成正比,活动性越强的所需时间越少,速度越快。
速度关系:Mg > Al > Zn > Fe
(3)未知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则需要金属的质量关系:
Zn > Fe > Mg > Al
①金属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相对原子质量越小,所需的金属质量量越少。
②反应时间则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成正比,活动性越强的所需时间越少,速度越快。
速度关系:Mg > Al > Zn > Fe
(4)金属与酸反应,溶液质量逐渐增加,密度逐渐增大(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5)极值法
例1、5.6g不纯的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了0.21g氢气,则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是( )
A.Cu B.Hg C.Zn D.Mg
4432300140970例2、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的质量是B>A>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例3、取一定质量的锌粒和铜片于同一敞口容器中,再逐渐加入稀硫酸。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
A.??B.?C.??D.?
例4、两种金属的混合物6g,加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共收集到0.2g氢气(假设生成的氢气全被收集),则这种金属混合物可能是(  )
A.锌、铜    B.镁、铁    C.铁、锌    D.镁、铝
例5、在已经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向烧杯中各加入质量相等、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然后在左边烧杯中放入镁,在右边的烧杯中放入与镁质量相等的铝。待充分反应后,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天平保持平衡,左边烧杯中,酸没有剩余,镁可能有剩余
B.天平保持平衡,右边烧杯中,酸没有剩余,铝一定有剩余
C.天平失去平衡,左边烧杯中,酸一定剩余,镁一定没剩余
D.天平失去平衡,右边烧杯中,酸可能剩余,铝一定没剩余
4、金属和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1)几种金属同时放入一中弱盐溶液中,活动性强的先反应;一种金属放入几种弱盐的混合溶液中,先和最弱的盐溶液发生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隔得远的先反应。
如:将Zn、Fe同时放入CuSO4溶液中,锌先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然后铁再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将Fe放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铁先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然后再和硝酸铜溶液反应。
总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隔得远的先反应。
(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若金属质量增加,则盐溶液质量减少,密度减小(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若金属质量减小,则盐溶液质量增大,密度增大(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要根据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
例1、在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成立的是( )
滤液成分为Fe2+、Ag+和Cu2+,滤渣成分为Ag
B、滤液成分为Fe2+和Cu2+,滤渣成分为Ag和Cu
C、滤液成分为Fe2+和Cu2+,滤渣成分为Ag、Cu和Fe
D、滤液成分为Fe2+和Cu2+,滤渣成分为Ag
分析:发生两个反应先后顺序为: ……①
……②
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中Fe不足,②不发生。滤液: 滤渣:
①恰好完全反应,②不发生。滤液: 滤渣:
(3)①反应后,②中Fe不足。 滤液: 滤渣:
(4)①反应后,②恰好完全反应。滤液: 滤渣:
(5)①②反应后,Fe过量。 滤液: 滤渣:
例2、把锌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锌片溶解且溶液质量减轻,又没有气体产生的是( )
A、H2SO4 B、 CuSO4 C、ZnSO4 D、 AgNO3
例3、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A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
A.一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4042410436245例4、小金为回收金属,往含有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废液中缓慢连续加入锌粉。图为溶液中析出的固体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则( ??? )
A.?b点溶液阳离子只有Zn2+和Cu2+?????????????????????
B.?c点对应的溶液质量最大
C.?cd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是金属铁?????????????????????
D.?bc段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后会有白色沉淀生成
参考答案:
例1、A变式:C
例1、C例2、C
变式:(1)Fe+2AgNO3=Fe(NO3)2+2Ag
(2)不能
(3)可溶性铜盐都可
例1、D例2、D例3、C例4、C例5、D
例1、C例2、D例3、B例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