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并不神秘

文档属性

名称 科学并不神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1-15 19:1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外国语大学秀洲外国语学校精细化教学设计案
教学课题: 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
来源出处: 自创
教学对象:七 年级 1、2 班级 课堂人数:32 课堂形式:纵横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科;(2)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做出比较合理的解释;(3)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4)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树立学好《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决心。
教学重难点: 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辅助: 气球、小石块、沙、大烧杯、玻璃棒、筷子、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是起始年级第一节内容,课程设置知识目标不多,也不难,但对能力和情感要求比较多。本节课旨在通过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领悟科学并不神秘,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科;使学生初步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随堂记录
3分钟 引入 学生观看 展示高科技产品图片
5分钟 科学在我们身边 学生思考回答 提出问题 学生虽然知道科学在身边,但还不能真正的体会到身边的科学。
学生观看并思考 展示生活中的图片 生活中的图片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科学的范畴。
3分钟 科学的定义 学生倾听并思考 介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的科学史 学生对于身边的现象并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
5分钟 观察实验 学生观察。 和学生一起完成实验。 通过现象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进而应用,这个过程学生并不能理解。
3分钟 学生思考回答 提问: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结论或感想
5分钟 试验后的思考 学生倾听思考 展示解剖的鱼和解释潜水艇的工作原理
5分钟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学生都能举出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和不利影响。
3分钟 学生列举生活中科学技术带来的不利影响。 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分钟 怎样学习科学 学生总结并回答 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以初步了解如何学习科学?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方法相对比较难,还需要一定时间。
作业 作业本A 同步练习部分题目
教学日志与反思
总体感觉 一般,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教学过程有序但不够流畅,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中只有部分学生参与。
教学中感觉较好的地方以及原因: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的第一节科学课,也是学生学好科学的基础。所以本节课主要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入手,让学生对科学的范畴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在为科学的发展做着贡献,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教学这些目标基本达成。
教学中感觉不满意的地方以及原因:
从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现象入手,逐步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学生不具有这些基本的科学素养,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学习习惯和听课的效率也比较差。不能归纳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改进的方案:
这些基本素质的要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所以在下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训练;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发言。规范课堂教学秩序,规范作业和课外活动秩序。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