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下册-14.4 线段和、差关系的处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数学七年级下册-14.4 线段和、差关系的处理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1 13:30:3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年级: 七年级
班级:
人数:
学科:数学
内容:线段和、差关系的处理
教时:1
教师:
日期: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截长补短法”解决线段的和差问题。
2.经历探索线段和差问题的解决过程,体会辅助线在数学中的作用。
3.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条理性,进一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运用“截长补短法”解决线段的和差问题。
教学难点:证明三角形全等。
三、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是建立平面几何定理系统的基础性定理,占有重要地位。证线段的和差问题,常常借助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将不在一条直线的两条(或几条)线段转化到同一直线上。可以通过“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在无法进行直接证明的情形下,将几条线段的和差问题转化成证两条线段相等的问题。
2.学情分析:学生刚刚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 ,对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等角对等边”等性质来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但学生对线段和差问题的处理还不算熟悉,尤其题目中还需要添加辅助线。因此,引导学生“截长补短”是本节课的重点,“截长补短”将线段的和差问题转化成证两条线段相等的问题时,怎么证明三角形全等是本节课的难点。在讲解此类题型的过程中,要抓住图形的本质特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复习引入
证明线段相等的方法有哪些?
如图,在false中,AB=AC,false,直线MN经过点A,过点B,C分别向MN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 观察线段EF,BE, CF的长度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学生回答
学生思考后回答
复习证明线段相等的几种方法
将线段和差问题转化成证明线段相等的问题
(二)
探索新知
如图,已知AD∥BC, EA, EB分别平分false,false,点E在CD上.
求证:AB=AD+BC.

如图,已知在false中,false,AD平分false . 求证:AC=AB+BD.
学生思考
学生思考后回答
截长补短是为了证明线段与线段间的关系,截长补短后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性将线段进行转化.
充分利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
(三)
巩固提高
如图,在false中,false,false的角平分线CE,AF相交于点D. 求证:AC=AE+CF.
学生分析思考后讨论交流
对应巩固练习,加强指导.
(四)
归纳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惑?
学生各抒己见
回顾整理一节课的知识.
(五)
布置作业
1.如图,在false中,AB=AC,false,直线MN经过点A,过点B,C分别向MN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F. 当直线MN绕点A旋转时,请观察线段EF,BE, CF的长度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作false.
(1)求证:DE+BF=EF
(2)如果点F与点E分别在BC,CD的延长线上时,DE , BF , 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学生课后独立完成
巩固新知,
让学生学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