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含详细解答)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单元测试(含详细解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21 16:1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章
居民和聚落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2018·荣昌区盘龙镇初级中学初一月考)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经济发达的地区,必然是人口数量多、密度大
B.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可鼓励生育和吸纳一定数量的移民
C.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人口自然增长率就高
D.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少时,该国人口数量必然减少
2.(2019·广西初一期末)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如图所示的竹楼位于(  )
A.赤道地区
B.两极地区
C.南北回归线的大陆西岸
D.地势高峻的高原
3.(2019·萝北县朝鲜族学校初二期末)下列聚落形式,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

A.
B.
C.
D.
4.(2019·萝北县朝鲜族学校初二期末)有关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的如下归纳,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亚洲
B.非洲人口数量最多
C.南美洲北部亚马孙平原是人口稠密区
D.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加剧老龄化
(2019·广东初一期末)读“某聚落形成于发展的演变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5.该聚落最早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资源
6.下列关于该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地规模不断地变大
B.聚落仅沿河扩展
C.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
(2019·海南初一期末)读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回答下列各题
7.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8.非洲最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
B.养老负担重
C.饥饿贫困
D.人口最多
9.(2019·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初一期末)下列地区中,人口分布比较稀疏的是
A.亚洲东部
B.欧洲西部平原
C.亚马孙平原
D.亚洲南部
10.(2019·陕西中考真题)读“世界部分区域人口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大洲面积最大,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B.乙大洲发达国家集中,人口稠密,增长快
C.丙大洲大部分位于热带,人口稀疏,增长慢
D.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低纬度的沿海地区
11.(2018·河南初二期末)黄种人和黑种人的故乡分别是(
)。
A.亚洲和欧洲
B.亚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
C.中东和北美
D.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12.(2019·新疆中考真题)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A.法语
B.阿拉伯语
C.汉语
D.英语
13.(2019·辽宁中考真题)阿拉伯国家大多数居民信仰
A.犹太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2019·山东中考真题)2019年4月10日21时,美国、中国、智利、比利时、丹麦和日本等国同时发布人类首张黑洞照片。据图2EHT
(事件视界望远镜)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黑洞照片分别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其中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A.西班牙语、日语
B.英语、汉语
C.英语、西班牙语
D.汉语、英语
15.黑洞照片是由分布在全球的八座射电望远镜虚拟出一个地球大小的“事件视界望远镜”捕获的。对图中望远镜的位置,描述错误的是
A.aef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
B.b位于欧洲大陆上
C.c所处的纬度位置最高
D.d位于大西洋中的岛屿上
(2019·湖北中考真题)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上面四幅景观图所展示的是不同区域的传统民居,判断其中描述有误的是(  )
A.①是位于东南亚的高脚屋
B.②是位于北极地区的雪屋
C.③是位于西亚地区的村庄
D.④是位于非洲的茅草屋
17.对上述四处民居的设计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
B.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
C.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
D.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多台风,茅草屋便于拆卸
18.(2015·湖南中考真题)下列传统民居与其所在的地理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A.窑洞——黄土高原
B.蒙古包——西双版纳
C.竹楼——山东渔村
D.海草房——内蒙古高原
19.(2019·黑龙江中考模拟)下列地区人口分布最稀疏的是(
)
A.非洲的北部;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C.欧洲西部
D.北美洲东部
20.(2019·辽宁中考模拟)下列地区居民以黄种人为主的是
A.东亚
B.欧洲西部
C.撤哈拉以南非洲
D.中东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2大题,共40分)
21.(2019·广西初一期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8分)
(1)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这些地区都位于沿海______(填地形类型),气候温暖湿润,其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______(填字母),C地是______气候。
(2)因纬度高,气候严寒,至今无常住人囗的大洲是______洲。E、G两地人口稀少,原因是:E处极端______,G处过于______。
(3)人们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有______和______两种基本类型。有的聚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如云南的丽江古城。云南丽江古城位于______(填字母)地区。
(4)当今世界,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主要出现在______和______(填字母)地区,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的问题主要出现在______(填字母)地区。
(5)图中E所在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______(填“高”或“低”),经济发展水平较______(填“高”或“低”)。
22.(2019·黑龙江中考真题)读大洲、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
(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A是_____洲。
(2)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洋B是_____洋。
(3)C大洲的居民大多信仰_____教,它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D地区大多数居民使用_____语,它是世界上
的语言。
(5)大洲分界线①是_____运河。
答案
1.【答案】B
【解析】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因此经济发达的地区,不一定人口数量多、密度大。故A不符合题意。人口负增长的国家,可鼓励生育和吸纳一定量的移民。故B符合题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密度没有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减少时,只是说明该国人口增长变慢。故D不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人民的生活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赤道地区大多气候湿热,当地居民为了更好的通风散热,多建墙体单薄,屋顶坡度大的民居,如竹楼。
故选:A。
3.【答案】A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以上四种聚落中,A是主要分布在沙漠地区的碉堡楼,墙厚窗小,有利于隔热防风沙;B是分布在极地地区的冰屋,是适应寒冷条件下的聚落;C是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D是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高脚屋,有利于通风散热,防潮湿;故选A。
4.【答案】D
【解析】有关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的归纳,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亚洲的人口总数超过世界的一半以上,是所有大洲中最多的;南美洲北部的亚马孙平原气候湿热,人口稀疏;人口增长过慢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加剧老龄化,故选D。
【答案】5.A
6.B
【解析】5.从图中看出,该聚落最初形成的主要因素是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故选A。
6.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早期聚落沿河流分布,随着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用地规模不断变大,聚落规模不断扩展,交通、经济等成为影响聚落形成的重要因素;而聚落仅沿河流扩展,说法是错误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7.A
8.C
【解析】7.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该大洲以发达国家为主,生活水平高,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好,故选A。
8.读图可知,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一洲,人口的快速增长造成了粮食的极度短缺,饥饿贫困,经济落后等;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劳动力短缺、养老负担重是人口增长慢造成的,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C
【解析】根据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进行分析解答。
10.【答案】A
【解析】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说法,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乙大洲是欧洲,该大洲是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大洲,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大洲,但人口增长缓慢,许多国家出现了负增长;丙大洲是非洲,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人口分布较稠密,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故选A。
11.【答案】B
【解析】世界上的居民按人的体质特征可划分为白色人种、黄色人种和黑色人种,其中黄种人的故乡是亚洲,黑种人的故乡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是白色人种的故乡,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根据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其次是英语,排第三位的是西班牙语,进行分析解答。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广泛的是英语;结合题意。故选:C。
13.【答案】C
【解析】犹太教主要信仰的人是犹太人,所以A错误;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所以B错误;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大部分都属于阿拉伯国家,所以C正确;佛教主要分布在东亚和东南亚,所以D错误。故选:C。
【答案】14.B
15.D
【解析】14.在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选项B正确。
15.根据图中的海陆轮廓线形状可以判断,aef
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所处位置地壳不稳定选项A正确。b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上,属于欧洲的大陆部分,选项B正确。c所处的位置是南极点,在图中所有望远镜中,纬度位置最高,选项C正确。d位于太平洋中的岛屿上,而不是大西洋,选项D描述错误,符合题意。选D。
【答案】16.B
17.D
【解析】16.从图上来看,①是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②是日本的合掌屋;③是西亚的村庄;④是非洲的茅草屋,故选B。
17.①所在地区终年高温潮湿,房屋的设计通风防潮,A正确;②所在地区降雪多,房顶坡度大,便于及时排雪,B正确;③所在地区气候干燥,房屋的材料多用土坯筑造,C正确;④所在地区终年炎热,茅草屋便于就地取材,D错误。故选:D。
18.【答案】A
【解析】传统民居一般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如黄土高原土层是呈垂直结构,且气候较为干旱,建设窑洞民居可以冬暖夏凉,是当地最有特色的民居;蒙古包是生活在草原地区人们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而建的民居,西双版纳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民居以竹楼为主;山东渔村冬季气温低,主要以海草房为民居;故选A.
19.【答案】A
【解析】非洲的北部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地区为干旱的荒漠,自然条件恶劣,人口稀疏.而ABC选项所示区域,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A符合题意。
20.【答案】A
【解析】欧洲西部、中东地区以白种人为主;撤哈拉以南非洲以黑种人为主;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故A符合题意。
21.【答案】平原
B
温带海洋性
南极
干旱
潮湿
城市
乡村
A
A
B
C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四个地区是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和北美洲东部,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这些地区都位于沿海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其中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的是
B,C地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2)读图分析可知,因纬度高,气候严寒,至今无常住人口的大洲是南极洲。
E、G两地人口稀少,原因是:E处是热带沙漠气候,极端干旱,
G处是热带雨林气候,过于潮湿。
(3)人们聚居的场所称为聚落,有城市和乡村两种基本类型。有的聚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遗,如云南的丽江古城。云南丽江古城位于
A地区。
(4)当今世界,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问题主要出现在
A亚洲东部和
B?亚洲南部地区,人口增长过慢或负增长的问题主要出现在
C欧洲西部地区。
(5)世界人口增长不均匀,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慢,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图中E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2.【答案】亚
北冰
基督

使用范围最广
巴拿马
【解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地球上广阔的海洋连为一体,习惯上人们把大洋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依据位置可知,图中A为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2)依据位置,图中B为北冰洋,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洋,也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3)依据位置,图中C为欧洲,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
(4)依据位置,图中D地区位于北美洲,该大洲大多数居民使用英语,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5)依据位置,图中①为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