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2004—2009年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71个试题(省市按音序排列)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阳楼记》2004—2009年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71个试题(省市按音序排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8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28 10:5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影响力位居国内前列教育资源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岳阳楼记》2004—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网打尽及参考答案:71个试题
(省市按音序排列)
(09·14,08·13,07·10,06·12,05·8,04·10,课外相关文段·4个)
1、(2009·安顺市)阅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完成10-14题.( 12 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0 、下面一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人持汤抚灌(《 送东阳马生序》 )
B .朝而往,暮而归(《 醉翁亭记》 ) 朝服衣冠(《 邹忌讽齐王纳谏》 )
C .前人之述备矣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山间之朝暮也(《 醉翁亭记》 )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曹刿论战》 )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 分)
( 1 )薄暮冥冥 ( 2 )多会于此
( 3 )春和景明 ( 4 )不以物喜
12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 微斯人,吾谁与归?
13 、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 分)
答:
14 、《 岳阳楼记》 中写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我们的当今社会有没有像古仁人那样为了他人或工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人物?请举出一例,并对他(她)的精神作简评.( 2 分)
10、(2分)B
11、(2分)(1)迫近 (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
12、(4分)
①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②(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13、(2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2分)无固定答案。
2、(2009·巴中市)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3—28题。(20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3.解释加点词(4分)
①百废具兴( ) ②去国怀乡( )
③春和景明( ) ④不以物喜( )
24.翻译句子。(4分)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25.用原文填空。(4分)
①“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之述”具体指 。
②文中“古仁人之心"指 。
2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第一段叙事,目的在于歌颂滕子京的功绩。
B.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文章第三、四段的最后一句,描写了登楼者睹物生情悲喜不同的两种心情。
D.与“进亦忧”照应的语句是“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7.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 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3分)
28.岳阳楼是我国著名风景名胜之一,请根据文章内容为岳阳楼写一则简介。(3分)
3、(2009·本溪市)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9.请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去国怀乡( ) (2)春和景明 ( )
10.请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11.选文中的“其喜洋洋者矣”是不是一种“乐”,“ 后天下之乐而乐”于是一种“乐”,说说这两种“乐”有什么不同。(2分)
9.(1)国都 1分。(2)日光,1分
10.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则为平民百姓忧患;处在荒远的江湖中,则替君主担忧。1分,意思对即可。
11.前者因个人的“得”而乐,是一己之乐。1分;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1分。意思对即可。
4、(2009·朝阳市)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7~9题。(10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先: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归:
(3)尝于邸中为假山 为:
(4)王强使视之 使:
8.翻译选文中画“ ”句子。(2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9.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4分)
7.4分。每小题1分。(1)在……之前 (2)归依 (3)建筑,建造 (4)让
8.2分。每小题1分。(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
9.4分。姚坦关心百姓,敢于直言。(2分)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2分)
5、(2009·恩施自治州)文言文:我的文化积淀(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习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现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
2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
(2)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开:
(3)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去:
(4)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偕:
25.第②段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览物之情”的“异”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
26.用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7.下面一则链接材料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什么联系?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
【链接】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24.(1)具:通“俱”,全,皆。
(2)开:放晴。
(3)去:离开。
(4)偕:全,都。
2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26.用现代汉语把下面句子的意思生动形象地表述出来。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6.(洞庭湖)连接着远处的群山,吞吐着长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流水,水势浩大,宽阔的毫无边际;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天气景象千变万化。
27.范仲淹: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无私奉献。
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本思想。
6、(2009·福州市)阅渎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19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用“/”为第④段中划线句断句(断三处,不要求加标点)。(3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10.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_______⑵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_______
(3)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__________ ⑷是进亦忧,退亦忧__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2) 微斯人,吾谁与归
12.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面问题。(3分)
(1)第③段中,描写水面月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水中月影的句子是__________。
(2)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③段运用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表现了迁客骚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种心情。
第④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分)
9.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每标对一处得1分,共3分)
10.(1)放晴 (2)日光 (3)一起 (4)这,这样(每空l分,共4分)
11.(1)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每句2分,共4分)
12.(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每空l分,共3分)
13.对比 悲喜(每空l分,共3分)
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2分)
7、(2009·广州市)阅读下面《岳阳楼记》的选段,完成9~11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政通人和 乃重修岳阳楼
阡陌交通 讲信修睦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不以己悲
未尝识书具 计日以还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进亦忧,退亦忧
11.“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什么人?这一句子所运用的句式对表达作者的思想起什么作用?(3分)
9、C
10、(1)滕子京被贬为巴陵的太守。(2)进朝廷为官也忧虑,退居江湖为民也忧虑。
11、“斯人”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句子运用的感叹和反问句式,强烈
表达了作者与“斯人”同道的理想和愿望。
8、(2009·嘉兴市)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丈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9.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 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你有何评价 (4分)
17.(1)通“俱”,全、皆 (2)优美的、好的 (3)各种景象 (4)向南直到
18.(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9.①“庙堂”指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②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态度有历史局限。
9、(2009·吉林省)(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9、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文学家。(1分)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春和景明 (2)薄暮冥冥
1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写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景象。(2分)
12、第三段与第四段所写的景、所抒的情有什么不同?(2分)
13、九百多年前,作者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曾被无数仁人志士奉为座右铭。联系社会生活,谈谈这种思想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范仲淹读书
范文正公读书南都学舍,煮粟二升,做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居学,归告其父,以公厨室馈(1),公置之,既而悉已败矣。
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遗以食物,而不下筯(2),得非以相浼为罪乎(3)?”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啖此粥也!”
(选自郑瑄《昨非庵日纂》)
【注释】(1)以公厨室馈:让官府厨房做好饭菜送给范仲淹。(2)筯:筷子。(3)得非以相浼为罪乎:难道认为我们送你好饭菜是错误的吗?
14、文中“归告其父”中“归”的意思是: (1分)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2分)
16、本文表现了范仲淹哪些优秀品质?(2分)
(甲)(10分)
9、北宋(宋)(1分)
10、(1)日光 (2)迫近(共2分,每小题1分)
11、围绕“湖水接着远山,吞吐长江,浩瀚宽阔,无边无际”回答即可,可以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2分)
12、第三段描写了阴雨晦暗的景象,表现了悲凉的心情;第四段描写了晴朗明丽的景象,表现了欣喜的心情。(共2分)
13、围绕“以天下为已任,忧国忧民;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奋发有为,奉献社会等”回答即可。(3分)
(乙)(5分)
14、返回或回家(1分)
15、范仲淹读书时甘于食粥的清苦生活,拒绝留守赠送的好饭菜。(2分)
16、围绕甘于吃苦,不贪图享乐,努力磨炼自己的意志等”回答即可。(2分)
10、(2009·丽水市)(二)(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连月不开
(2)忧谗畏讥
(3)沙鸥翔集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19.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3分)
17.(1)放晴 (2)说别人坏话(说坏话) (3)鸟停息在树上(栖息) (4)朝廷(4分,每词1分)
18.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分)
19.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1)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3分,要求从“旷达胸怀”和“崇高抱负”两方面回答,只写一方面得2分)
11、(2009·梅州市)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7—10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登斯楼也  微斯人 B.此乐何极  南极潇湘
C.予观夫巴陵胜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 或异二者之为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 写出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此”所指代的内容。(用原文回答)(3分)
10. 作者写“迁客骚人”因天气的阴晴变化而引发的不同心情,目的是反衬古仁人    ,歌颂古仁人    。(3分)
7、A
8、不因外物之优、个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个人之失而悲(不因外物的好坏或个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9、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人格。
12、(2009·兰州市)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2—14题。(8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2.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13.两段写景的文字,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请说说引起“登楼者”情感变化的两
个原因。(2分)
14.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2.(3分)D
13.(2分)个人的遭遇(以己悲) 外物的触发(以物喜)
14.(3分)比喻贴切(动静互衬),形象地描摹出月光下跃动的水波和沉璧似的月影的美好之态。(手法1分,结合手法分析画面2分。)
13、(2009·湘西自治州)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yǐ)。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9.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C.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D.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野芳发而幽香。
11.[甲][乙]两段文字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关句子摘抄下来。(2分)
[甲]:
[乙]:
12.比较[甲][乙]两段文字所写景物的不同点,完成下表。(3分)
甲 登楼所见 水景 写景突出阔大壮观
乙 登山所见 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9.D
10.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答案要点:芳发、幽香)
11.[甲]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乙]而乐亦无穷也(或“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2.
朝暮之景
山景 写景突出秀美多变
14、(2009·盐城市)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0题。(6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前人之述备矣 众妙毕备,以为妙绝(林嗣环《口技》)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沈复《幼时记趣》)
C、予观夫巴陵胜状 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黔之驴》)
D、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司马迁《陈涉世家》)
10、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D
10、(1)清晨湖面上洒满阳光,傍晚又是一片阴暗,景物的变化无穷无尽。
(2)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能有所不同呢?
15、(2008·包头市)
(一)(10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到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l0分)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 l)予观失巴睦胜状 胜状:
(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庙堂:
8.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9.第① 段末尾“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与② ③ 两段构成了
关系。(1分)
10.读② ③ 两段,用原文或自己的话填写下表。(2 分)
第②段 第③段
景色特点
观者心情
11.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写“迁客骚人”在不同景观中不同心情的用意。(3 分)
答:
7 、( 2 分)( l )胜景,好景色 (2 )朝廷
8 、( 2 分) 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9 ( l 分)总分
10 、( 2 分) 满目萧然 感极而悲者矣 春和景明 其喜洋洋者矣(或“心旷神怡” )
11 、( 3 分)用来反衬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进而歌颂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高尚人格。
16、(2008·北京市)文言文阅读(共9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0—12题。
若夫淫①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②,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① [淫]有版本写作“霪”。②[曜]有版本写作“耀”。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樯倾揖摧 摧:________
(2)浮光跃金 金:________
(3)把酒临风 把:____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l)山岳潜形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烟一空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静影沉璧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登楼者面对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或“感极而悲”,或“其喜洋洋”,这样的情怀分别源自他们怎样的人生经历或思考?(用原文回答)(3分)
“感极而悲”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喜洋洋”源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答案:(1)断折 (2)金色 (3)持(执)
(共3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l 分)
11.答案:(l)山岳隐没了形体。(2)大片烟雾完全消散。(3)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共3分。共3道小题,每小题1分)
12.答案:“感极而悲”源自: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其喜洋洋”源自:宠辱偕忘
(共3分。共3句,每句1分,多答l句扣1分,扣完为止)
17、(2008·长沙市)
(一)(12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薄暮冥冥( ) (2)多会于此( )
(3)春和景明( ) (4)不以物喜( )
9.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10.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依次标在下面的方格中)
11.《岳阳楼记》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譬如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的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愉快的 。
12.请根据上句,联系《醉翁亭记》《桃花源记》《小石潭记》中的一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岳阳楼壮美雄奇 下句:
13.下则链接材料与《岳阳楼记》所表现的胸怀抱负有什么内在联系?
【相关链接】: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答:
8、(1)迫近 (2)在,到 (3)日光 (4)因,因为
9、(1)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或“除了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10、! , , ?
11、气象万千 心旷神怡
12、示例:醉翁亭清幽秀美 桃花源恬静优美 小石潭凄清幽邃(抓住景物特点,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可)
13、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与他“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刻苦自励”分不开的。(答案中抓住了“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 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刻苦自励”等关键语句来谈与《岳阳楼记》中的胸襟抱负之间的联系即可)
18、(2008·郴州市)
【文段一】
〖甲〗              岳阳楼记(节选)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小石潭记(节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2.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③以其境过清            ④乃记之而去
A.探求 稍微 冷清 离开       B.探求 没有   冷清 离开
C.请教 没有 清白 走了       D.请求 一点点  冷清 离开
13.辨析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居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久居
B.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       问今是何世
C.去  乃记之而去          游人去而禽鸟乐
D.异  或异二者之为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4.对下列语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或异二者之为            译:不同于以上两种行为。
B.处江湖之远             译:住在很远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D.以其境过清             译:这里的环境有青青的草。
15.对以上两个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这句话朗读节奏的划分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运用了对偶、排比的修辞手法。
C.甲文中关于“先忧后乐”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来抒发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
D.〖甲〗、〖乙〗两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段一】
l2.B 
l3.B  
l4.C 
l5.C
19、(2008·德化县)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6—10题。(15分)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记”是一种文体,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事物,例如《岳阳楼记》。
B.“表”是一种文体,它主要是古代臣子向皇帝上书言事,例如《出师表》。
C.“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为了说明一个道理,例如《爱莲说》。
D.“铭”是一种文体,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例如《陋室铭》。
7、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B、或异二者之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
C、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D、先天下之忧而忧 泉香而酒洌
8、句中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至若春和景 言和而色夷 B、而或长烟一空 或王命急宣
C、去国怀乡 敌国外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臣之客欲有求于我
9、翻译文中划线句子。(3分)
10、文中写了“迁客骚人”怎样的“览物之情”?作者提出了什么不同看法?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3分)
11、请简要谈谈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认识。(3分)
6、(2分)A 7、(2分)C 8.(2分)B
9、略(3分,其中“以、居、处”翻译错的各扣0.5分)
10、(3分,每点1分)写了“迁客骚人”遇阴晴之景而或悲或喜的两种心境。作者提出的不同看法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心忧天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同时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志向。
11、(3分)这句话体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发展,也就是要超越个人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积极进取,为此就要不为外物所动,不论是自然界的阴晴明暗,还是社会环境的顺遂艰难,都不能动摇心中的信念。(也可结合实例来谈)
20、(2008·茂名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 12 分)
岳阳楼记(节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优,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4 分)
( l )春和景明: (2 )长烟一空:
( 3 )宠辱偕忘: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12、翻译下列句子。( 6 分,每句2 分)
( l)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
( 2 )是进亦.比,退亦忧。 译:
( 3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
1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你认为在当今有何现实意义?( 2 分)
答:
11、 4 分 (1)阳光朗媚;( 2 )全部,完全(整个,都);( 3 )一起;( 4 )探求。(答对1 个得1 分)
12、6 分(1 )浮动的光如跳跃的碎金,平静的月影像沉入水底的白璧。(或: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玉璧,静静地沉浸在冰底.或:浮动的月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
( 2 )这样,进朝做官也担忧,退处地方官也担忧。或: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不在朝廷做官)也忧虑。
( 3 )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追随投奔谁呢?(或:我与谁归附在一起呢?我将和谁一道呢?) (评分意见:6 分。每句2 分,意对即可)
13、 2 分 ①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上面三点答对一点即可得1 分) ② 略,言之成理即可。( 1 分)
21、(2008·门头沟区)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4--17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 “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下列词语中“去”字与“去国怀乡”中“去”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1分)
   A.乃记之而去 B.去伪存真
C.停数日辞去 D.去留两便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是进亦忧,退亦忧。
(1)进: (2)退:
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2分)
 (1)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选文第二段结尾说“…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请你用自己的话并结合引用原文中的句子说一说,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各是怎样的?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答:
14.B (1分)
15.(1)进:在朝廷做官(1分)
(2)退:隐居江湖(1分)
16.(1)我看那(依我看来)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这洞庭湖上。重点词:胜景(2分)
(2)没有了(除了)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重点词:微(2分)
17.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是看到天气好景物好以物喜,看到天气不好,景色悲凉以己悲。(1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
22、(2008·宁夏回族自治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了大最的笔墨来写景。请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作者写景的目的。(2 分)
答:
6、 ( 2 分)写景为了抒情言志:A :① 借总写之景来总写人的胸怀。② 以景的宏伟壮阔写人的志向远大。③ 表明仁人志士有别于迁客骚人。
B :① 以哀景写仕途“退”的逆境。②借迁客骚人反衬古仁人(自己)的“不以己悲”。③ 表明自己“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失意不失志的情怀与抱负。
C :① 以美景写仕途“进”的顺境。借迁客骚人的得意忘形反衬古仁人(自己)的“不以物喜”。③ 表明自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与追求。( ABC 三个方面列举l 个即可)
23、(2008·青海省)阅读范仲淹的《 岳阳楼记》 ,完成12 一16 题。(13 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任选两小题,2 分)
①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 ②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 环滁皆山也: ④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分)
①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 日星隐眼,山岳潜形
14.第三、四段写景是为了表达哪两种人的思想感情?这两种人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2 分)
答:
15 、“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人”指的是哪类人?表达了作者对滕子京怎样的态度?( 3 分)
答:
16 .本文要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2 分)
答:
12.① 持、执 ② “属”通“嘱”③环绕④ “反”通“返”(任选两小题,多选按顺序评卷,2 分)
13、① 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②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每小题2 分,共4 分)
14.(共2 分)迁客骚人(1 分)以物喜,以己悲(意思接近即可得1 分)
15.(共3 分)古仁人(l 分) 要点:安慰、劝勉(意思接近即可得2 分)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 分)
24、(2008·山西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2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霪(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2)连月不开(          )
(3)薄暮冥冥(         )
(4)至若春和景明(         )
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列的意思。(4分)
(1)日星隐耀(曜),山岳潜形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选文第①段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是洞庭湖千变万化的特点。
B、选文第①段中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在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引起下文。
C、选文第②、③段除写景之外,还分别抒发了迁客骚人登楼时“喜”和“悲”的情感。
D、选文写“暗景”用语雄浑浓郁,状“明景”用词清丽明快。
11、赏析下面的句子。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8、(1)雄伟景象(2)放晴(3)迫近(4)“日光”或“阳光”
9、(1)太阳和星星隐藏(去)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迹(体)。
(2)浮(波)动的月光闪着金色(水面映着月光,金波闪动),静静的月影像沉下(水中)的玉璧。
10、C
11、这上句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极写洞庭湖浩大的气势。
25、(2008·苏州市)阅读下面两段文宇,完成6—10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范仲淹《岳阳楼记》)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4分)
A.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B.朝而往,暮而归 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D.山间之朝暮也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E.而乐亦无穷也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2分)
9.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2分)
10.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2分)
6.B、E
7.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都在洞庭湖之中。
8.“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
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9.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欧阳修通过一
天之间和一年之间的景色变化引出“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的观点。基本意思
对即可。
10.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
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
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
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基本意思对即可。
26、(2008·云南省)(9~13小题,共12分)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注释】①长烟一空;大片的烟雾完全消散。②浮光跃金:浮动的光闪着金色。这里写微波时水面的月光。 ③静影沉壁:静静的月影像沉下的玉璧。这里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壁:圆形的玉。④何极:哪有穷尽。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连月不开 ( )
(2)春和景明 ( )
(3)岳阳楼之大观 ( )
(4)不以物喜 ( )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答案:)
1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4分)
(1)第一、二自然段描绘了洞庭湖的三幅画面,依次是:________、晴天的湖景、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中能体现“古仁人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2.请参照注释,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赏析。(2分)
13.请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你的启示。(2分)
9、(天气)放晴;阳光;雄伟壮观;因为。
10、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11. 阴雨天的湖景;月夜的湖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进亦忧,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2. 这个句子动静统一,视听结合,采用时偶、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月光下洞庭湖天水空阔,光影灵动,渔歌悠长,优美和乐的景象,形象丰富而生动,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言之成理,语言流畅即可)
13.(1)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2)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言之成理即可)
27、(2008·张掖市)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20-24题(14分)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 中的意思:(4分)
(1)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3)日出而林霏开(   )     (4)山间之四时也( )
2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前人之述备矣
(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2、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3分)
(1)联系《岳阳楼记》全文,作者对滕子京在贬谪生活中能积极治理政事,做到 、
是极为赞赏的。(1分)
(2)<乙>文中描写山间辊时的句子是: , , ,
。(2分)
23、<甲>写登楼所见,<乙>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2分)
2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和“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分别是题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名联,请根据对联内容并联系课文,说说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忧乐有何不同?
20、(1)阳光 (2)景象(3)散开(4)季
21、(1)前人的记叙已经很详尽了。(2)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叶茂密形成浓密的树阴。
22、(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2)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23、(甲)文从整体的角度概括描写洞庭湖的景色。(乙)文具体描绘琅琊山朝暮与四季的景象。
24、范仲淹是为天下百姓先忧后乐,欧阳修是为自己的贬谪而忧;范仲淹是为天下百姓而乐,欧阳修是为游山而乐,是与民同乐。范仲淹的思想境界更为博大。
28、(2007·成都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每小题2分,共6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6.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以物喜
A.属余作文以记之 B.徒以有先生也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以中有足乐者
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宠辱偕忘
A.去国怀乡 B.沙鸥翔集
C.春和景明 D.吾谁与归
8.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9.将第Ⅰ卷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
(2)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6.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
(A中“以”是“来”的意思,其它都是“因为”的意思。)
7.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D
(D中“与”不是古今异义,其它都是古今异义。)
8.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中全文的中心句应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9.将第Ⅰ卷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译文:不因为外物的好坏,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翻译通顺得1分,互文手法0.5分,落实“以”的意思得0.5分。)
(2)译文: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翻译通顺得1分,落实“微”“斯”得0.5分,倒装句翻译正确得0.5分。)
29、(2007 ·崇左市)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8~12题。(12分)-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若夫淫雨霏霏(连绵的雨)
B.薄暮冥冥(昏暗)
C.予观夫巴陵胜状(美好的景色)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概的景观)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10.概括第①段的主要内容。(2分)
11.第④段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分别照应哪些语句 (4分)
(1)“不以物喜”照应:
(2)“不以己悲”照应:
12.《岳阳楼记》成为千古不衰的名篇,主要原因是什么 (2分)
8.D
9.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行为表现。
10.写岳阳楼之大观,即洞庭湖不断变幻的景色和登楼观物的心情。
11.(1)第③段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2分)
(2)第②段中的“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2分)
12.①语言美:多用对偶句,骈句与散句结合;②精神美:思想境界高尚,具有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③情感丰富;④叙述、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写出一点可给1分,限于2分)
30、(2007·贵港市)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 一13 题。
【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唯,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桔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嗯!微斯人,吾谁与归?
【 乙】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注释〕 旷日:荒废时日。
8 .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 (B ) ( 2 分)
A .薄暮冥冥 薄:迫近 B .沙鸥翔集 集:集合
C .人不对 对:回答 D .家富则市得良犬 市:买
9 .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 (C ) ( 2 分)
A .屋舍俨然 B .满目萧然
C .百事也尽然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
10 .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② 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
答:在家里就感到愧对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对他的朋友。
11.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答:迁客骚人(或:被贬的政客和诗人)( 2 分)
因为他们“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而触景生情。(2 分)
12 .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2 分)
杜甫 顾炎武 周恩来
答: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 2 分)
A .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
B . “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
C .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
D .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
31、(2007·河池市)古诗文阅读(16分)
【甲】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6.古诗文阅读重在积累。请仿照“一词多义积累卡片”填写的示例,从【甲】诗和学过的篇目中找出例旬将表格填写完整,可不写出处。(4分)
文 言 虚 词 积 累 卡 片 编号:001
虚词 例 句 用 法 意 义
空 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 助词 消散
皆若空游无所依(《小石潭记》) 代词 在空中
见 介词
连词
7.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何以战
B.彼竭我盈,故克之 水陆草木之花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所恶有甚于死者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
8.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风光无限美。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烟一空,皓月千
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展示给你的画面。(4分)
9.翻译句子: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分)
10.【甲】段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乙】段展示了作者远大的抱负。你
认为我们应有怎样的忧乐观 请结合【甲】段或【乙】段说一说。(4分)
6.(4分,每空1分)示例:
①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1分) 意义:出现(1分)
②见渔人,乃大惊。 意义:看见
③曹刿请见 意义:进见,拜见
7.D(2分)
8.夜间,湖上的烟云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普照千里;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碧玉。(4分。要求描述生动、形象,用词准确)
9.我曾经探求过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旨(2分。关键词“求”译不正确扣1分)
10.(4分)
【甲】诗示例:中学生应有的忧乐观是忧国忧民,舍己为人。(2分)我们应该像杜甫那样,为民着想,只要人民过得好,自己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2分)
32、(2007·贺州市、钦州市)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竹之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予云:“何陋之有 ”
[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1)无案牍之劳形( )(0.5分)
(2)微斯人,吾谁与归( )(0.5分)
(3)孔子云:何陋之有( )(0.5分)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0.5分)
13.翻译句子。(6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译文: (3分)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 (3分)
14.批注是一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下面示例,在[乙]文三个画线句子中选择其中一句进行批注。(3分) :
示例:[甲]文读书批注卡
作者 刘禹锡 内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批注 一“上”一“入”,灵活机动,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环境雅致、闲适、清静的特点。
[乙]文读书批注卡
作者 刘禹锡 内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批注
11.B
12.(1)使……劳累 (2)没有 (3)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4)结构助词,的
13.(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高尚)。 (2)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在朝廷做官)就要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不在朝廷做官)就要为国君忧虑。
14.作者:范仲淹 内容及批注示例: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喜”一“悲”,对比鲜明,表现出了作者平和、高尚、豁达的品格。 ②是进亦忧,退亦忧:一“进”一“退”,处境迥然,表现出了作者不计个人得失,而心系国家命运、人民生活的博大胸怀。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一“先”一“后”,一“忧”一“乐”,形成对比,体现出了作者爱国爱民的伟大情操,也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远大政治抱负。(作者和内容1分,批注2分。批注与选句内容相符,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3、(2007·台州市)(二)(10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7.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山岳潜形 ( ) (2)则有去国怀乡 ( )
(3)至若春和景明( )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9.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3分)
(二)(10分)
17.⑴形体(形迹) ⑵离开 ⑶日光(阳光) ⑷探求
评分标准:4分。每词1分。
18.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评分标准: 3分。整句意思正确、语言通顺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译。
19.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
评分标准:3分。如用自己的话概括,意对即可。
34、(2007·潍坊市)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0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
(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 庙堂:
③不可具状 具:
④公退之暇,被鹤氅 被: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后天下之乐而乐 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A. B.
②烟云竹树而已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①处江湖之远 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C. D.
②竹工破之 ②子声丁丁然
11.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
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2分)
12.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
三、(10分)
9.①求:探求。②庙堂:宗庙和殿堂,指朝廷。,③具:全,都。④被:通“披”,披着。(2分。每词0.5分)
10. B(2分。A①连词,表示顺承关系,②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罢了,表语气。B连词,因为。C①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代词,代竹子。D①代词,这样;②助词,表状态)
11.①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微”、“斯人”、“谁与”、“归”各0.5分。意思对即可)②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2分。“焚”、“默”、“遣”、“世虑”各0 .5分,意思对即可)
12.范仲淹优国优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2分。优国优民1分,自得其乐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黄冈一带竹子很多,大的像椽子那么粗。竹匠把它破开,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因为它既便宜又省工。我因此建造了两间小竹楼,与月波楼相连。登楼远望群山,风光尽收眼底,景色无法一一描绘出来。夏天,最适宜听急雨,有如瀑布飞溅的声响;冬天,最适宜听大雪,有如碎玉撒落的声响。这里适宜鼓琴,琴声和谐悠扬;适宜吟诗,诗韵清新绝妙;适宜下围棋,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丁丁的声音。这一切都是竹楼所给予的。我在办完公事的闲暇时间,披着鹤氅,戴着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静坐,消除一切世俗的杂念。水色山光之外,只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罢了。等到酒醒之后,茶品完了,香烧尽了,送走夕阳,迎来明月,这也是贬居生活中的佳境啊。
35、(2007·烟台市)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C.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D. 然则何时而乐耶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浮光跃金,静影沉壁。
9.文段○1运用     手法,描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依次抒发了迁客骚
人           两种情感。(2分)
10.文段○3中作者假借古仁人立言,表达了“     ,     ”的远大政治抱负。(2分)
11.选文末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 A(3分)
8.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分)
9.对比(1分) 感极而悲和喜洋洋(或“一悲一喜”) (1分)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分)
36、(2007·义乌市)请认真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18—25题。
(一)(10分)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至若春和景( )明 (2)宠辱偕( )忘
(3)把( )酒临风 (4)予尝求( )古仁人之心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而或长烟一空( 或许 ) B.或异二者之为( 的 )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他的 ) D.微斯人,吾谁与归 ( 没有 )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1.从文章中我们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8.⑴日光 ⑵一起 ⑶持、拿、执 ⑷探求(4分,每小题1分)
19.A(2分)
20.不因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意思符合即可)
21.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或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意思对即可)
37、(2007·厦门市)阅读下面三个文言文选段,回答7-11题。(18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丙)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②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③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 梁惠王下》)
〔注〕①雪宫:齐宣王玩乐的郊外别墅。 ②非其上:非难他们的君王(认为他们的君王不对)。 ③为民上:作为人民的统治者(君王)。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含义。(4分)
①太守谓谁( )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③是进亦忧,退亦忧( ) ④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甲)(乙)(丙)三个选段实际上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10.请用原文说说孟子的“忧乐观”与范仲淹的“忧乐观”的观点分别是什么?(4分)
11.“感动中国2006年度人物”评选已经揭晓,下面是当选人物、香港已故著名实业家、慈善家霍英东先生的颁奖词:
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他有这样的财富观:民族大义高于金钱,赤子之心胜于财富。他有这样的境界:达则兼济天下。
如果要开展“感动中国十大历史人物”评选活动,请你选择以下某一人物作为当选人,用以上颁奖词风格给他写一段颁奖词。(4分)
可选择的人物:范仲淹、欧阳修、孟子、陶渊明、诸葛亮
我选择的人物是:
颁奖词:
7.①是 ②因(因为) ③在朝廷上做官
④以……为乐(为……感到快乐,把……当作快乐)(每个1分,共4分)
8.①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为什么呢)?(兼顾加点词的翻译,酌情处理,本题2分)
②把天下人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把天下人的忧愁当作自己的忧愁,这样做却(还)不能称王(统一天下)的,从来没有这种情况。(兼顾加点词的翻译,酌情处理,本题2分)
9.与民同乐(或 “民本” 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2分)
10.孟子的“忧乐观”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范仲淹的“忧乐观”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各2分,共4分)
11.要求:语言流畅、精练、有文采,内容符合人物事迹。(4分)(酌情给分,人物1分,颁奖词3分,只写人物,没写颁奖词不给分)
38、(2006·北京市)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完成第11—15题。
①若夫淫雨露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圆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悲者矣。
⑦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僧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1.下列加点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樯倾楫摧 倾家荡产
B.馋谗畏讥 乐以忘忧
C.去国怀乡 触目伤怀
D.或异二者之为 神情异常
1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山岳潜形 潜:——
(2)薄暮冥冥 薄:——
(3)把酒临风 把:——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尝:——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4.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
选文第③段“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 。
15.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 什么 请结合选文回答。(2分) .‘
11.D
12.(1)隐没 (2)迫近 (3)持、执 (4)曾经
13.(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4.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15.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9、(2006·长春市)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岳阳楼记》,回答问题。(10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令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