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绝密★启用前
综合训练卷(二)
考试范围:必修一第五章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命题人: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低温能改变酶的活性和结构
B.酶的合成不一定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脂肪酶变性失活后加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D.叶绿体基质中不存在ATP合成酶
2.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具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B.酶适宜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以保持其最高活性
C.细胞代谢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主要由酶的高效性决定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3.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打孔器获取新鲜的厚度为5
mm的三片土豆,进行了下表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实验步骤
土豆片A
土豆片B
土豆片C
①处理
静置
煮熟后冷却
冰冻
②滴加质量分数3%H2O2
1滴
1滴
1滴
③观察实验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几乎不产生气泡
产生少量气泡
A.土豆片的厚度大小是该实验的自变量
B.新鲜土豆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C.高温和低温都能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
D.定性实验无法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
4.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叙述错误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酶C降低了A生成B这一反应的活化能
B.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
C.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
D.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2值增大
5.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
(?http:?/??/?www.21cnjy.com?)甲、乙、丙三个实验组,各组温度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在t时刻之后,甲组曲线不再上升,是由于受到酶数量的限制
B.在t时刻降低丙组温度,将使丙组酶的活性提高,曲线上升
C.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乙组温度
D.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则酶的最适温度不可能大于甲组温度
6.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甲、乙、丙三种微生物体内同一种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如下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效率最高的是微生物甲中的酶
B.在30
℃条件下竞争能力最强的一定是微生物丙
C.对温度适应范围最广的最可能是微生物乙中的酶
D.若将温度改为pH,则所得实验结果曲线与图示结果相同
7.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TP的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
C.细胞内各种吸能反应一般需要消耗ATP
D.ATP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嘌呤构成的
8.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成葡萄糖需要消耗ATP
B.若ATP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水解,其生成物可以成为DNA复制的原料
C.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形成ATP
D.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也能合成ATP
9.细胞呼吸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的底物一定是糖类
B.人体细胞呼吸的产物一定有CO2
C.细胞无论进行何种呼吸方式都产生ATP并释放热能
D.恒温动物细胞离体培养后,呼吸强度不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10.酵母菌的细胞呼吸途径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②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B.有氧条件下,过程③中既有[H]的产生又有[H]的消耗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可以检测过程②、③中的CO2产生情况
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生组织细胞的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小
B.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说明细胞已停止无氧呼吸
C.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D.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物质的量不同
12.将酵母菌处理获得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http:?/??/?www.21cnjy.com?)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可自然形成小膜泡,将各结构或物质进行纯化处理。含有下列结构(或物质)的四支试管在适宜温度下不能产生CO2的是( )
A.葡萄糖+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小膜泡
C.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D.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1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呼吸底物为葡萄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氧条件下,肌肉细胞吸收与释放的气体量相等
B.成熟的红细胞主要是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
C.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神经元产生CO2的场所相同
D.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破坏内环境的pH
14.如图为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
(?http:?/??/?www.21cnjy.com?)置,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吸取经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在最适温度下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该实验装置用于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B.装置中的气体是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
C.烧杯中加水的主要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
D.若升高水温注射器中气体产生速率加快
15.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
(?http:?/??/?www.21cnjy.com?)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下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c~d段肌肉细胞中的肌糖原将被大量消耗
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
C.有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D.若运动强度超过c,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仍以有氧呼吸为主
16.研究发现小球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
(?http:?/??/?www.21cnjy.com?)、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蓝素,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色素都分布在膜结构上
B.光合作用都能产生氧气
C.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都位于叶绿体中
D.色素的差异可导致二者光合效率不同
17.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适宜条件下,水稻幼苗叶肉细胞中O2浓度: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B.一定条件下乳酸菌细胞呼吸产生的NADPH可来自水和有机物
C.水稻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叶肉细胞中产生ATP最多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D.同一细胞中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生成乳酸或酒精的酶
1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可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提供原料
B.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可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提供原料
C.两者产生气体的阶段都有水参与
D.两者产生气体的阶段都与生物膜有关
19.如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H2O)+O2CO2+H2O+能量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储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②中产生NADPH用于C3的还原
20.将甲、乙两株同样的植物放在两个密闭的装置中,甲给予光照,乙遮光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关于这两株植物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给予光照的装置中O2含量将持续增加
B.遮光处理的植株有机物的含量将减少
C.如果乙植株突然给予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将增加
D.甲、乙植株的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相同
21.[H]在生物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细胞中的[H]均来自其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
B.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与氧气结合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C.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可将丙酮酸还原成其他产物
D.植物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可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
22.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宜温度
(?http:?/??/?www.21cnjy.com?)条件下,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放有某双子叶植物叶片的密闭装置中CO2的变化量,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
光照强度(klx)
1
2
3
5
7
8
10
CO2变化量[mg/(100
cm2·h)]
+2
0
-2
-6
-10
-12
-12
A.光照强度为1
klx时,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少于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B.光照强度为2
klx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为零
C.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到7
(?http:?/??/?www.21cnjy.com?)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而由7
klx增强到8
klx时,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减小
D.光照强度为9
klx时,叶绿体色素含量是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之一
23.为了测量某植物的光合速率,在不同温度条
(?http:?/??/?www.21cnjy.com?)件下,给植物一定强度的光照,植物的初始质量为M,光照12
h后质量为M+X,再黑暗处理12
h后,其质量为M+Y。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的X和Y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15
20
25
30
35
X/g
1.0
2.4
3.2
4.8
4.0
Y/g
0.4
1.6
2.1
3.2
2.0
A.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2X-Y)/12
B.适当延长光照和黑暗处理时间可减小实验误差
C.该植物置于30
℃的光照环境下比较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D.在15~35
℃的温度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先上升后下降
24.如图所示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过程②需要的酶均存在于线粒体内
B.过程②和④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C.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分解者
D.过程①发生在植物细胞叶绿体的基质中
25.如图为植物细胞代谢的部分过程简图,①~⑦为相关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http:?/??/?www.21cnjy.com?/??)
A.若植物缺Mg,则首先会受到显著影响的是③
B.②的进行与⑤⑥密切相关,与③⑦无直接关系
C.叶肉细胞中③发生在类囊体膜上,④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D.叶肉细胞③中O2的产生量等于⑥中O2的消耗量,则一昼夜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不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9分)将某种玉米子
(?http:?/??/?www.21cnjy.com?)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3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30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
(?http:?/??/?www.21cnjy.com?/??)
(1)若向A、C、E三支
(?http:?/??/?www.21cnjy.com?)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 ;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
,?
颜色较深的原因是?
;?
不变色的试管是 ,不变色的原因是
。?
(2)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 。?
(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
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
?
?
。?
27.(8分)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重要的细胞器,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位于
(?http:?/??/?www.21cnjy.com?) 上。提取和分离这些色素时,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它主要吸收 光。?
(2)线粒体中产生[H]的场所是 。停止光照时,线粒体合成的[H]和ATP (填“能”或“不能”)用于暗反应。?
(3)将提取的完整线粒体和叶绿体悬
(?http:?/??/?www.21cnjy.com?)浮液,分别加入盛有等量丙酮酸溶液和NaHCO3溶液的两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给予充足光照,都会产生气泡。这两种气泡成分 (填“是”或“不是”)一样的。请从气体产生过程的角度分析原因: ?
。?
28.(7分)为探究光照强度对不同植物幼
(?http:?/??/?www.21cnjy.com?)苗光合作用能力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不同植物的幼苗分成A、B两组,分别栽种在温度适宜,其他条件均相同的环境中,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http:?/??/?www.21cnjy.com?/??)
(1)光照强度为150
lx时,B组
(?http:?/??/?www.21cnjy.com?)幼苗光合作用强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叶绿体中的ADP的移动方向是
。?
(2)如果在光照强度为300
lx的条
(?http:?/??/?www.21cnjy.com?)件下培养这两组幼苗,则这两组幼苗的生长速度理论上
(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
(3)当光照强度为1
500
(?http:?/??/?www.21cnjy.com?)lx时,限制A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
,此时若突然中断光照,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
。?
29.(7分)为了研究在适宜的光照下,
(?http:?/??/?www.21cnjy.com?)CO2浓度及施氮量对植物总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若干,分为四组,分别设置不同的CO2浓度和施氮量,测算了净光合速率(Pn),平均结果如图所示。
(?http:?/??/?www.21cnjy.com?/??)
(1)实验中每一组种植多盆并进行多次测定,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
(2)据图分析,最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条
(?http:?/??/?www.21cnjy.com?)件组合是 。氮元素被该植物吸收后运送到叶肉细胞内可用于合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的NADH主要用于 。?
(3)要达成本实验目的,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写出实验思路)。?
30.(9分)如图1表示某绿
(?http:?/??/?www.21cnjy.com?)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甲和乙,以及在细胞器中进行的相关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图2表示该植物相对光合速率(%)与叶龄(d)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呈折叠状,B点表示叶片成熟并充分展开。请据图回答问题:
(?http:?/??/?www.21cnjy.com?/??)
(1)据图1生理过程判断,甲细胞器应是 ,物质c是 ,
c在乙细胞器的 (场所)中被彻底分解。?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甲细胞
(?http:?/??/?www.21cnjy.com?)器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甲细胞器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甲细胞器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
。?
(3)图2中新形成的嫩叶净光合速率较低,从光反应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
。?
CD段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
31.(10分)小麦旗叶是小麦植株最顶
(?http:?/??/?www.21cnjy.com?)端的一片叶子,科研人员对小麦旗叶发育过程中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行研究,测定其不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注:“……”表示未测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发育时期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总叶绿素含量(mg/g)
气孔相对开放度(%)
净光合速率[μmol
CO2/(m2·s)]
A
新叶展开前
20
……
……
-2.7
B
新叶展开中
86
1.2
5.6
1.8
C
新叶已成熟
100
12.7
100
5.9
(1)B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低,原因可能是吸收 少,影响光合作用过程。?
(2)若将A时期的旗叶置于密闭恒温玻璃容
(?http:?/??/?www.21cnjy.com?)器中,给予恒定的光照。一段时间后,A期叶肉细胞中,明显增强的生理活动是 ,导致 (物质)增多。?
(3)小麦旗叶因叶面积大、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
(?http:?/??/?www.21cnjy.com?)多,叶绿体中 数量多,对小麦籽粒的产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科研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请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补充以下实验设计思路并加以验证。?
①在小麦的灌浆期,将旗叶和其他叶片分别包在密闭的透明袋中,分别通入充足的 和 并始终保持25
℃及提供合适的光照等条件。?
②将小麦培养至籽粒成熟时期收获籽粒。
③检测、测定籽粒胚乳中?
的含量并计算比例。如果
,?
则证明科研人员的认识是正确的。
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D
3.
A
解析:土豆片的厚度都是5
(?http:?/??/?www.21cnjy.com?)
mm,为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温度;由三组实验说明,新鲜土豆组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实验A与B、C比较说明,高温和低温都能使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定性实验是为了判断某种因素是否存在,定性实验无法确定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
4.
C
5.
C
解析:t时刻后,甲组曲线不
(?http:?/??/?www.21cnjy.com?)再上升,是由于底物完全分解;据图分析丙曲线的产物浓度较低,说明丙组在t时刻之前,酶已失活,t时刻后降低丙组温度,酶的活性不能提高;若甲组温度小于乙组温度,说明乙组温度高于最适温度;若甲组温度大于乙组温度,说明甲组温度更接近最适温度,且最适温度可能大于或小于甲组温度。
6.
C
解析:由图中曲线可知,不同
(?http:?/??/?www.21cnjy.com?)温度范围内,三种微生物中酶的活性都不一样,在25
℃左右时,甲的反应速率最快,在30
℃左右时,乙的反应速率最快,在40~45
℃范围,丙的反应速率最快;30
℃左右时,乙的底物剩余量最少,酶活性最大,而甲、丙的底物剩余量都较大,酶的活性较小,说明该条件下,竞争力最强的是微生物乙中的酶;由图可知,三种微生物中乙中的酶适应的温度范围是最广的;因不知这些微生物适宜的pH范围,故将实验温度改为pH,无法确定实验结果。
7.
D
解析:ATP的合成一般
(?http:?/??/?www.21cnjy.com?)与放能反应相联系;ATP的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因此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细胞内各种吸能反应一般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ATP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苷构成。
8.
D
解析: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
(?http:?/??/?www.21cnjy.com?)成葡萄糖属于酶促反应,不需要消耗ATP;若ATP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水解,其生成物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可以成为转录的原料;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少量的ATP,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是暗反应阶段,会消耗ATP;人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但能通过无氧呼吸合成ATP。
9.
C
解析:细胞呼吸的底物还可
(?http:?/??/?www.21cnjy.com?)能是脂肪等其他有机物;人体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没有CO2;细胞无论进行何种呼吸方式都产生ATP并释放热能;恒温动物细胞若进行离体培养,呼吸强度受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
10.
C
解析:过程①表
(?http:?/??/?www.21cnjy.com?)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过程②表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有氧条件下,过程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有[H]的产生,第三阶段有[H]的消耗;无氧条件下,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产生能量,合成ATP,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属于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合成ATP;②③过程都能产生CO2,相同时间产生的CO2量不同,因此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可以检测过程②、③中的CO2产生情况。
11.
C
解析:分生组
(?http:?/??/?www.21cnjy.com?)织细胞进行旺盛的分裂,呼吸速率通常比成熟组织细胞的大;若细胞既不吸收O2也不放出CO2,可能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适当降低氧浓度可降低果实的有氧呼吸进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利用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O2与释放CO2的物质的量相同。
12.
B
解析: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可
(?http:?/??/?www.21cnjy.com?)以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A错误;小膜泡是由线粒体内膜形成的,故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产生水,但是不能直接利用丙酮酸产生CO2,B正确;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利用丙酮酸进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O2,C错误;酵母菌可以利用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CO2,D错误。
13.
A
解析:有氧条件下,肌肉细胞消耗
(?http:?/??/?www.21cnjy.com?)的氧气量等于产生的CO2量;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神经元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不产生CO2;正常情况下,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通过血浆中缓冲物质的缓冲作用,pH会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4.
A
解析:根据题目信息“排尽注射
(?http:?/??/?www.21cnjy.com?)器中的空气,吸取经煮沸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判断该实验装置是用于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装置中产生的气体是无氧呼吸产生的CO2,其产生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烧杯中加水的目的是维持实验温度;实验设置的是最适温度,若升高水温注射器中气体产生速率减慢。
15.
B
解析:c~d段
(?http:?/??/?www.21cnjy.com?)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大,血液中乳酸的含量快速增加,说明此时肌肉细胞无氧呼吸加强,则肌肉细胞中的能源物质肌糖原会被大量消耗;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等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故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量等于消耗的氧气量;运动强度大于c时,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仍主要由有氧呼吸提供。
16.
C
解析: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控制光合色素合成的基因不可能位于叶绿体上。
17.
A
解析:乳酸菌只能进
(?http:?/??/?www.21cnjy.com?)行无氧呼吸,该过程不消耗水,另外,呼吸作用产生的是NADH;水稻幼苗在成长的过程中,叶肉细胞中叶绿体中产生ATP最多,场所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同一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存在催化丙酮酸产生乳酸或酒精的酶。
18.D
解析: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产物
(?http:?/??/?www.21cnjy.com?)——氧气可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提供原料,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产物——水可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提供原料,光解后产生[H]和氧气;光合作用水光解后产生氧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水参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光合作用水光解后产生氧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与生物膜无关。
19.
D
解析:过程①在细胞质基质
(?http:?/??/?www.21cnjy.com?)和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①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散失,一部分储存在ATP中;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2;过程②中产生NADPH用于C3的还原。
20.
B
解析:密闭的装置甲给
(?http:?/??/?www.21cnjy.com?)予光照,其内的甲植物能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当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时,装置中O2含量将持续增加;密闭的装置乙给予遮光处理,其内的乙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有机物含量将减少;如果对遮光处理的乙植株突然给予光照,由于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导致C3还原过程加快,所以叶绿体内C3含量将减少;给予光照的装置甲,由于其内甲植物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遮光处理的装置乙,由于其内的乙植株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21.
A
解析:绿色植物细
(?http:?/??/?www.21cnjy.com?)胞中的[H],既可以来自细胞呼吸,也可以来自其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光解;有氧呼吸第一、第二阶段产生的[H],在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氧气结合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无氧呼吸过程产生的[H]可将丙酮酸还原成其他产物,如乳酸;植物光反应过程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可将三碳化合物还原成糖类。
22.
C
解析:表格中测得的CO
(?http:?/??/?www.21cnjy.com?)2变化量可表示净光合速率,只要有光照,植物就进行光合作用,光照强度为1
klx时,容器内CO2增多是因为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光照强度为2
klx时,CO2变化量为0,说明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故该植物的光合速率不为零;光照强度由5
klx增强到7
klx时,CO2的吸收量增加,因此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增大;而由7
klx增强到8
klx时,CO2的吸收量增加,叶肉细胞中C3化合物合成速率也增大;光照强度由8
klx增强到10
klx时,CO2变化量不变,说明此时光合作用达到饱和状态,限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内因有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等,外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
23.
D
解析:在光照下,植物
(?http:?/??/?www.21cnjy.com?)进行12
h光合作用后质量增加X,则X为净光合作用量。再黑暗处理12
h后,呼吸作用消耗量为X-Y。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量=X+(X-Y)=(2X-Y),故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2X-Y)/12;测量时出现误差不可避免,如果实验时间过短就测量,取平均值后,均摊在每小时内的误差就较大,如果适当延长时间,取平均值后,均摊在每小时内的误差就减小,更接近实际值;在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30
℃下净光合速率最大,最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在15~35
℃的温度范围内,12
h呼吸作用消耗量(X-Y)依次是0.6、0.8、1.1、1.6、2.0,由此可知,细胞呼吸速率一直在上升。
24.
B
解析:过程②为有氧呼吸
(?http:?/??/?www.21cnjy.com?),需要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内;过程②和④为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只有小部分贮存在ATP中;过程③为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属于生产者;过程①为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细胞叶绿体中。
25.
D
解析:叶肉细胞③中O2的
(?http:?/??/?www.21cnjy.com?)产生量等于⑥中O2的消耗量,则叶肉细胞的净光合量为0。植物体中不含叶绿体的细胞细胞呼吸也要消耗有机物。因此,一昼夜该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总量会减少。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A和C C 淀粉酶
(?http:?/??/?www.21cnjy.com?)在40
℃时活性相对较高,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产生的还原糖多(2分) E 酶失活
(2)剩余的淀粉遇碘变蓝
(3)在20
℃和100
℃之间每
(?http:?/??/?www.21cnjy.com?)隔一定温度设置一个实验组,其他实验条件保持一致。以反应液和上述试剂(或碘液或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温度(2分)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对酶活
(?http:?/??/?www.21cnjy.com?)性的影响。玉米种子萌发时,要将胚乳中的淀粉转化成小分子可溶性糖类(如麦芽糖),发芽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中含有大量淀粉酶。
(1)A、C、E三支试管中,E试管
(?http:?/??/?www.21cnjy.com?)因温度过高,其中的酶失活不会产生还原糖,A、C试管中的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水解生成还原糖,因此这两支试管有砖红色沉淀,C试管比A试管更接近最适温度,其中的酶活性较高,产生的还原糖较多,即砖红色沉淀更多,颜色更深。
(2)若B、D、F三支试管加入碘液后均出现蓝色,说明三支试管中均有淀粉剩余。
(3)题中实验温度是20
℃、4
(?http:?/??/?www.21cnjy.com?)0
℃、100
℃,20
℃比40
℃时的颜色要浅,说明酶活性的最适温度一定高于20
℃,100
℃时酶活性已经丧失,所以可以在二者之间设置一系列温度梯度进行实验,实验要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并以与上述试剂发生颜色反应的程度为指标确定酶的最适温度。
27.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类囊体薄膜(基粒) 胡萝卜素 蓝紫
(2)(线粒体)基质 不能
(3)不是 线粒体在丙酮酸中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而叶绿体在NaHCO3溶液中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2分)
解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基
(?http:?/??/?www.21cnjy.com?)粒的类囊体薄膜上,提取色素时,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因此在滤纸条的最上端,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2)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
(?http:?/??/?www.21cnjy.com?)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H]、少量的能量和CO2,[H](NADH)用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TP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不包括暗反应。
(3)线粒体加入丙酮酸会进行有
(?http:?/??/?www.21cnjy.com?)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会产生气体CO2,从而产生气泡;NaHCO3溶液可为叶绿体提供CO2进行光合作用,其中光反应阶段进行水的光解产生氧气,从而产生气泡,因此两个装置中气泡的成分不同。
28.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等于 由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http:?/??/?www.21cnjy.com?)
(2)相等 光照强度为300
lx时,A、B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相等(或积累的有机物的量相等)(2分)
(3)CO2浓度 减少
解析:(1)图中纵坐标所示的放氧速率
(?http:?/??/?www.21cnjy.com?)表示的是净光合作用强度(或净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150
lx时,B组幼苗的放氧速率为零,此时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ADP产生于暗反应阶段,在光反应阶段被利用,所以当光照强度为150
lx时,B组幼苗的叶绿体中的ADP的移动方向是由叶绿体基质移向类囊体薄膜。
(2)分析题图可知:光照
(?http:?/??/?www.21cnjy.com?)强度为300
lx时,A、B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相等,积累的有机物的量也相等,所以如果在光照强度为300
lx的条件下培养这两组幼苗,则这两组幼苗的生长速度相等。
(3)当光照强度为1
5
(?http:?/??/?www.21cnjy.com?)00
lx时,A组幼苗的放氧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光照强度不再是限制因素,又由于栽种条件温度为适宜,所以限制A组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主要是CO2浓度。此时若突然中断光照,则光反应停止,不再产生[H]和ATP,使得C3的还原过程受阻,而CO2的固定仍在进行,仍在消耗C5,所以叶绿体中C5的含量将减少。
29.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减少实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
(2)高浓度CO2和200
mg·kg-1施氮量 与O2结合形成水(1分)
(3)在黑暗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各组实验条件组合下植物的呼吸速率
解析:(1)实验中每一组种植多盆并进行多次测定,是为了防止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分析柱状图中数据可知,最有利于
(?http:?/??/?www.21cnjy.com?)植物积累有机物的条件组合是高浓度CO2和200
mg·kg-1施氮量。NADH主要用于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与O2结合形成水。
(3)分析题干可知,图中所测数据为光合
(?http:?/??/?www.21cnjy.com?)作用的净光合速率,而实验目的是研究CO2浓度及施氮量对植物总光合速率的影响,故为达本实验目的,还需要测定植物的呼吸速率,即在黑暗条件下重复上述实验,测出各组实验条件组合下植物的呼吸速率。
30.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叶绿体 丙酮酸 基质
(2)颗粒中的脂质参与合成叶绿体中的膜结构(或颗粒中的脂质参与叶绿体中类囊体膜的合成)(2分)
(3)光合色素含量少(或受光面积小,吸收光能少)(2分)
光合色素含量减少(或相关酶含量减少或酶活性降低)(2分)
解析:(1)细胞器乙可为细胞器
甲提供C
(?http:?/??/?www.21cnjy.com?)O2和H2O,则甲应为叶绿体,乙为线粒体。a、c可进入线粒体,而c为甲合成的有机物经分解后的中间产物,说明c为丙
酮酸,a为O2。丙酮酸应在线粒体基质中被彻底分解。
(2)叶绿体在生长过程中,内部的类囊体
(?http:?/??/?www.21cnjy.com?)数目会不断增多,而在此过程中,叶绿体内脂质的体积逐渐变小,可推测颗粒中的脂质参与合成叶绿体中的膜结构如类囊体膜的合成。
(3)植物新形成的嫩叶中光合色素的含量少,直
(?http:?/??/?www.21cnjy.com?)接影响光反应,从而导致嫩叶净光合速率较低。图2中的CD段对应的叶龄较长,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含量减少(或相关酶含量减少或酶活性降低),导致叶片光合速率明显下降。
31.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光能和CO2(不全不得分) (2)无氧呼吸 酒精
(3)基粒(或类囊体) ①14CO2 CO2
③含14C的淀粉及所有淀粉(2分) 含14C的淀粉所占的比例大(2分)
解析:(1)B时期,旗叶的总叶绿素含量低,气孔相对开放度小,因此,吸收光能和CO2都少,净光合速率低。
(2)A时期旗叶未展开,没有叶绿素,因此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无氧呼吸逐渐增强。
(3)验证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应向旗叶通入14CO2,其他叶通入CO2,检测胚乳中含14C的淀粉占所有淀粉的比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