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区高级中学1206500011963400高2019级(高二)上期12月月考
地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下图为地中海沿岸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整体地势特征为( )
A.西北高,东南低 B.北高南低 C.西高东低 D.南高北低
3851275101602.图中②③两湖泊湖面海拔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
A.300m B.199m C.400m D.154m
3.关于图示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汛期在夏季
B.①湖泊夏季时面积最大
C.③湖泊成因与贝加尔湖成因一致
D.③湖泊中可能能发现岩浆岩
右图是我国编制的竖版世界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甲所在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5.对乙大陆描述正确的是( )
A.跨纬度最多的大陆 B.濒临世界四大洋
C.跨经度最多的大陆 D.距其最近的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
6.冰湖(如下图所示)是由冰川刨蚀成的洼地(即冰斗)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近年来,一些冰湖持续扩张。对冰湖进行监测和风险评估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数字地球和GPS B.RS和GIS C.RS和GPS D.GIS和GPS
读某区域地形和水文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图示区域为世界上重要的海上交通要道,该要道沟通了
A.东亚和南亚 B.西欧与西亚 C.大西洋与太平洋 D.太平洋与印度洋
8.图示区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亚马尔半岛及其近海是俄罗斯极地能源开发的主要地区,目前中国参建的亚马尔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已成为该地最重要的能源开发项目。下图为我国该能源项目LNG运输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推测亚马尔半岛周边海域海底地形( )
A.以海沟为主 B.以大陆架为主 C.以海岭为主 D.以洋盆为主
10.当地油气资源开采最佳时段在冬季,主要是因为该地此时段( )
A.气温低,有利于天然气液化 B.能耗少,节约开采成本
C.冻土稳定,有利于户外作业 D.风速小,开采安全性高
11.我国LNG运输船回国,航线选择及其理由应是( )
A.夏季甲航线,便于补给 B.冬季甲航线,节约航程
C.夏季乙航线,节约航程 D.冬季乙航线,便于补给
地窝子是20世纪50年代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戈壁沙漠垦荒时居住的地下“房屋”。所谓地窝子,就是从平地向下挖一个深2m左右、面积为8~20m?不等的土坑,上面用柳树枝做檩条,用细树干做橡子,铺上树条或苇把,撒上一层麦草,盖上一层碎土,然后糊上一层厚厚的草泥。地窝子进出口较小,且多朝南,一般不设门(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地窝子建在地下的主要原因是( )
A.缺少建筑材料 B.适应夏热冬冷的气候
C.节省耕地 D.减少风沙的危害
13.地窝子口较小且朝向南主要是为了( )
A.便于采光 B.便于防雨
C.抵御风沙 D.保温御寒
14.地窝子一般不设门的主要原因是( )
A.方便进出 B.缺少木材
C.风沙大,经常损坏 D.便于采光
314706015240 下图下部分为某岛屿沿回归线地形剖面图,上部分是该地区相关地理事物沿线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岛屿的名称是( )
A.海南岛 B.台湾岛
C.马达加斯加岛 D.夏威夷岛
16.对该岛生活、生产危害最大的两种自然灾害是( )
A.寒潮、洪涝 B.地震、洪涝
C.台风、地震 D.干旱、台风
17.①、②两条曲线可能代表的分别是( )
A.降水、气压 B.降水、光照 C.光照、降水 D.气压、降水
读图,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关于四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东南
19.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 )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20.图中序号①~④所代表的盆地与其所在省区简称对应正确的是( )
A.甘、川、藏、青 B.新、川、藏、青 C.新、川、新、青 D.新、川、新、藏
21.关于四大盆地描述正确的是( )
A.④盆地中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 B.②盆地位于非季风区
C.①盆地矿藏资源丰富 D.③盆地位于中温带
22.四大盆地中海拔最低与面积最大组合正确的是( )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
①
②
③
④
年平均气温(℃)
11.6
23.5
2.6
18.3
≥10℃积温(℃)
4140
8200
2800
6500
年降水量(mm)
683
1980
538
1350
23.淮河作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应该位于( )
A.①地—②地之间 B.②地―③地之间
C.③地—④地之间 D.①地-④地之间
24.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常因春季土壤低温而影响甜菜播种时间的地点可能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下图为我国桃花观赏日期等值线图,图中数据表示距离当年1月1日的第几天适宜开展赏花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影响我国桃花观赏日期的空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地形 B.大气环流、地势
C.海陆分布、洋流 D.人类活动、纬度
26.与M地相比,N地观赏日期差别较大原因是( )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B.盆地地形,寒潮影响小
C.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D.城市众多,热岛强度强
四川若尔盖湿地草原自然保护区(如下图示意)地处青藏高原东缘,若尔盖一带是隆起过程中相对断陷下沉的低凹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若尔盖开始了一场“向沼泽湿地要草原”的激进运动,湿地面积急剧萎缩,草场不断退化、沙化。近年来,生态恢复工程虽已开始,但仍可谓任重而道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玛曲水文站测控区在黄河天然河段中含沙量较小,主要是因为( )
A.大坝拦截泥沙 B.地势相对较高
C.该处黄河流量小 D.湿地的调节作用
28.推测若尔盖湿地急剧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①排水抽干湿地 ②全球气候变化
③过度放牧 ④盲目开采泥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智能出行”指依托互联网手段,在线呼叫、预约出租车、专车、快车、巴士、代驾等出行方式。下图为我国智能出行分布图(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与图中智能出行500万人次/年分界线最接近的是我国(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B.800mm等降水量线
C.人口地理分界线
D.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30.我国各省区智能出行差异较大,影响因素有( )
①交通通达度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历史文化因素 ④地形、气候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1.读“中国季风进退与雨带推移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
(1)图中A线表示________的分界线,B线表示________的分界线。
(2)将图中A线的分界山脉的名称,填在横线上:①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⑤________。
(3)图中C、D、E三线表示我国雨带移动多年平均位置,表示6月份的是________线,表示4、5月份的是________线,表示7、8月份的是________线。
(4)我国季风进退的快慢与________有关,雨带的降雨类型属________雨。
(5)当我国雨带推移到C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天气。当雨带推移到D位置时,长江流域出现________天气。
(6)我国北方和南方雨季的长短有何差别?
32.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3分)
(1)长江荆江段和黄河下游段河床共同特征是什么,其形成的共同成因有哪些?(5分)
(2)长江荆江段汛期在夏季,成灾的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水患?(8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冰是冰冻圈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受大气热状况控制,并对区域能量和水循环有较大的影响,其时空变化能直接反映气候的变化状况。研究表明,湖冰完全冰结日期和完全解冻日期可以作为区域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指标。湖冰的冰结、消融主要受气温和风速的影响。下图分别为我国纳木错湖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和纳木错最大湖冰厚度和冰盛期(2~3月)平均气温统计图。纳木错湖区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冬季,纳木错湖区西部降温明显,但其结冰时间却晚于东部。
(1)说明纳木错形成咸水湖的原因。(4分)
(2)简述气温对纳木错湖冰厚度的影响。(4分)
(3)推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纳木错湖水及湖冰的影响。(4分)
新津区高级中学高2019级(高二)上期12月月考
地理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D
A
C
B
C
A
B
C
C
B
C
B
B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D
A
C
C
A
D
C
A
B
D
C
C
A
31.(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人口稠密地区与人口稀少地区
(2)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3)D;E;C
(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弱(副高的强弱);锋面
(5)伏旱;梅雨
(6)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2.(1)特征:地上河
共同成因:(地形)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植被)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有泥沙来源(5分)
(2)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集中多暴雨;其上游流域面积大汇水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地形平坦,水流不畅。(4分)
措施:上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加固堤坝;退耕还林还湖;河道清淤、人工裁弯取直;建分洪区等。(4分)
33.(1)该湖泊地势相对较低,以河流补给为主,无河流流出;河流将地表盐类物质带入湖中,湖水通过蒸发的方式支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湖水盐度升高,最终形成咸水湖。(4分)
(2)最大湖冰厚度与冰盛期平均气温呈负相关。冰盛期平均气温低时,最大湖冰厚度大;冰盛期平均气温高时,最大湖冰厚度小。(4分)
(3)对湖水的影响:湖水面积增大,湖水水量增加。对湖冰的影响:冬季封冻减缓,春季消融加速;冰层稳定性逐渐减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