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单元复习资料
字词
(一)听写词语
22.四季之美
lí
míng
hóng
yùn
qī
hēi
yíng
huǒ
chóng
dà
yàn
yè
mù
jiàng
lín
黎明
红晕
漆黑
萤火虫
大雁
夜幕
降临
xīn
kuàng
shén
yí
tàn
huǒ
huǒ
pén
zǒu
láng
xián
yì
wèi
miǎn
yù
fā
心旷神怡
炭火
火盆
走廊
闲逸
未免
愈发
23.鸟的天堂
lù
xù
bái
máng
máng
róng
shù
jiū
zhèng
bù
kě
jì
shǔ
zhǎng
cháo
陆续
白茫茫
榕树
纠正
不可计数
涨潮
shù
jīng
yìng
jiē
bù
xiá
huà
méi
chuán
jiǎng
shù
zhuāng
dēng
tǎ
树精
应接不暇
画眉
船桨
树桩
灯塔
shù
shāo
pāo
qì
树梢
抛弃
月迹
miàn
miàn
xiāng
qù
wú
biān
wú
jì
面面相觑
无边无际
积累词语
翩翩飞舞
蒙蒙细雨
急急匆匆
成群结队
比翼而飞
(鱼肚色)的天空
(微微)的红晕
(红紫红紫)的彩云
(明亮)的月夜
(朦胧)的微光
(漆黑漆黑)的暗夜
(无数)的萤火虫
(铺满白霜)的早晨
(无雪无霜)的清晨
(熊熊)的炭火
(闲逸)的心情
(急急匆匆)地飞
(暖和)的火盆
(寒冷)的冬晨
(白茫茫)的水面
(灿烂)的红霞
(有规律)地划
(茂盛)的榕树
(翠绿)的颜色
(兴奋)地叫
(悄没声儿)地溜进来
款款地(走来)
(累累)的骨朵儿
(一簇簇)树叶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明亮——敞亮
闲逸——悠闲/闲适
扫兴——败兴
朦胧——模糊
和谐——融洽/协调
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茂盛——茂密/繁茂
逼近——靠近
照耀——照射
继续——持续
新鲜——新奇
踪迹——踪影
凛冽——寒冷
羡慕——艳羡
嫉妒——妒忌
粗糙——毛糙
灿烂——绚烂
寂静——安静
展示——展现
不可计数——不可胜数
反义词
黎明——黄昏
漆黑——明亮
静寂——喧闹
兴奋——失落
满足——不满
粗糙——精致
盈——亏
清清晰晰——模模糊糊
不可计数——屈指可数
寒冷——温暖
茂盛——稀疏
和谐——杂乱/动荡
多音字
gēng
更换
打更
bó
停泊
漂泊
更
泊
gèng
更加
更好
pō
湖泊
血泊
Yūn
晕倒
头晕
huá
划船
划算
晕
划
Yùn
红晕
晕车
huà
计划
划分
qǔ
乐曲
歌曲
jīn
不禁
情不自禁
曲
禁
qū
曲折
弯曲
jìn
严禁
禁止
zhǎng涨潮
上涨
lèi
劳累
受累
涨
累
lěi
累积
累计
zhàng涨红了脸
léi
果实累累
qiāo
悄悄
悄悄话
悄
qiǎo
悄然
悄无声息
形近字
榆yú
(榆树)
寺sì
(寺庙)
幕mù
(幕布)
愉yú
(愉快)
侍shì(侍卫)
墓mù
(墓地)
愈yù
(愈合)
等děng(稍等)
慕mù
(羡慕)
逾yú
(逾期)
待dài
(等待)
暮mù
(夜幕)
霞xiá
(彩霞)
稍shāo
(稍等)
畔pàn(湖畔)
暇xiá
(闲暇)
捎shāo
(捎信)
胖pàng(肥胖)
瑕xiá(瑕疵)
梢shāo
(树梢)
伴bàn(陪伴)
遐xiá(遐想)
哨shào
(口哨)
拌bàn(搅拌)
假jià(假日)
峭qiào
(陡峭)
绊bàn(绊倒)
庄zhuāng(山庄)
怡yí(风景怡人)
浆jiāng(豆浆)
桩zhuāng(树桩)
贻yí(贻笑大方)
桨jiǎng(船桨)
脏zàng
(内脏)
抬tái(抬手)
泊bó(停泊)
赃zāng
(分赃)
胎tāi(胎儿)
伯bó(大伯)
塔tǎ(宝塔)
漆qī(油漆)
旷kuàng(空旷)
搭dā(搭手)
膝xī(膝盖)
矿kuàng(矿产)
句
诗词意思
①(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旷的山林刚刚下了一场雨,初秋的傍晚天气特别凉爽。
②(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皎洁的月光映照在幽静的松林间,清澈的泉水淙淙地流淌在山石上。
③(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林里传来洗衣归来的少女的喧笑声,莲叶摇动,原来是顺流而下的渔舟正在穿过荷花丛。
④(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任凭春天的花草凋谢,可“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长久居于此地。
⑤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看着江边枫叶摇动,渔船上灯火点点,内心满是愁绪的“我”难以入眠。
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半夜时分,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响起了钟声,悠悠地飘到了“我”的客船上。
⑦(上阕/上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将士们不辞辛劳地跋山涉水,马不停蹄地向山海关进发。夜深了,千万个帐篷依然灯火通明。
⑧(下阕/下片)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帐篷外风雪交加,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故乡是多么温暖宁静呀,没有这狂风呼啸,雪花乱舞的聒噪之声。
⑨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翔,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⑩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个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雨了都不回家。
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①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例句1: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两岸郁郁葱葱的树木倒映在水面上,和蓝天、白云的倒影相映成趣,青青的水草在河底轻轻地摇曳,欢快地鱼儿在水草间自由穿梭,荡起层层涟漪。
例句2:眼前是潺潺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倒映着蓝天和白云。河水缓缓流动,绿油油的水草在水中轻轻地摇曳着,似乎在蓝天和白云里舞蹈。
例句3:穿过密林,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它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中。
②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例句1:阳光明媚的一天,三只可爱的小狗被主人带到了家门口的公园里,它们就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在绿油油的草坪上欢快地玩耍,奔跑着,追逐着,享受着一段美好时光。
例句2:一只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只见那小家伙抱着一个皮球,一会儿滚到这,一会儿滚到那,活像一个毛茸茸的雪球。
③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例句1:清早出门时,还晴空一片,转眼间云朵就像商量好似的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云层越积越厚,颜色也越来越暗,没一会儿,就如夜幕降临一般了。
例句2:清晨,原本晴空万里,可不知何时从四面八方聚来了许多云朵,有的像一团雪白的棉花,有的像一座小小的山峰,还有的像一头笨重的大象……云层越积越厚,天色越来越暗,像是有人在天地间拉上了一块黑色的幕布。
例句3:清早,闷热难耐,没有一丝风,低压压的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④爸爸鼓励我。
这次我考差了,爸爸把我拉到身边,摸了摸我的头,鼓励我:“别灰心,只要你上课再认真一点,下次一定会考好的。”
⑤牧场展现在我的眼前。
例句1:就在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就展现在我的眼前。墨绿的原始森林和鲜艳的野花,给这辽阔的千里牧场镶上了双重富丽的花边。
例句2:顺着山谷往里走,一个辽阔的牧场出现在我的眼前,绿油油的草地上是成群结队的奶牛,它们有的在低头吃草,有的在牧场上悠闲地散步,还有的在“哞哞”地叫着。
⑥我陶醉在古松云海里了。
我陶醉在这古松云海里了,你看: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古松挺拔苍劲,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⑦村子前面有座山。
村子的前面,有一座矮矮的小山。山上开满了映山红,大片大片的,像美丽的晚霞。
⑧夜晚,月亮升上来了。
夜幕降临的时候,玉盘似的月亮沿着树梢,慢慢地爬上了天空,夜空顿时变得明朗起来。
课文分析
《鸟的天堂》
选文一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作者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及近),我是从(逼近)一词看出来的。这两段话都是(静态描写)。
这段话从(枝干)、(树根)、(绿叶)三方面对榕树进行了细致描述,突显了榕树(大)、(茂盛)、(充满生机)的特点。
我认为“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中的“堆”用得很好,不可以换成其它字,因为“堆”更能表现出大榕树枝叶茂盛的特点,其它字没有这个特点。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一句赞美了生命茂盛的大榕树,又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个句子中的“颤动”是指叶子翠绿发亮,翠色欲滴,作者从绿色中感受到有一种生命力在涌动,这样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榕树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榕树的赞美之情。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主要体现在:一是叶多而密,二是叶子富有生命力。
选文二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选文的第一段写出了众鸟纷飞的活动场景,属于动态描写。这样写反应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
文中能表现“应接不暇”的句子是: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样子/多)。其中“大的,小的”是从(大小/形态)方面描写鸟儿,“花的,黑的”是从(颜色)方面描写鸟儿;“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姿态/快乐),这是从(动作)方面描写鸟儿。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不舍之情)。“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没有鸟,而是我们没有观察到傍晚时分在树上栖息的鸟)或(昨天看到的不是鸟的天堂,而是一棵大榕树)。
最后一句第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是因为(这是对大榕树的称呼),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第二个没有加引号是因为(这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
这部分是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表达了对“鸟的天堂”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山居秋暝》
首联把地点(山)、时间(晚)、季节(秋)、天气(雨后)全点了出来。
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有声(泉声)、有色(青松)、有动(泉流)、有静(月照)的幽静雅致的山间月夜图。
人们常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以说是“诗中有画”的典范之句。你能将此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吗?(答题提示:答诗句意思)
诗中出现的“松、泉、竹、莲”,都是(美好高洁的意象),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枫桥夜泊》
(1)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全诗的诗眼是(愁)字。诗人以匠心独运的杰出才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夜泊图。
(2)全诗在景物描写中巧妙地运用冷暖对比、动静结合。一二句从声音的角度来看,属于(动静结合)描写,第四句是(动态)描写。
(3)这首诗中,诗人看到的是(月、霜、枫树、渔火、寒山寺、客船),听到了(乌啼、钟声)。在写法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愁情怀)。
(4)这首诗的诗眼是(愁)。
4.《长相思》
(1)程:路程。
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那畔:那边。
《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的纳兰性德。词的上阕描写的是(行军艰难)的情景,下阕描写了将士们(思念故乡,难以入眠)的情景。其中,“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生活的厌恶)。
一个(“聒”)字,突出了风雪声响之巨。“故园无此声”中的“故园”指(故乡),“此声”指词中的(风雪声)。“故园”中没有风雪声,有的是(令人留恋的甜蜜和温馨)。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
5.《月迹》
选文一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记叙了一场饶有情趣的寻月活动,表达了孩子们追求美好事物的纯真愿望,同时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不断去追求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生,只要你愿意去发现,美无处不在,希望无处不在)。它的作者是(贾平凹)。
词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月迹勾勒得形象逼真。(溜)和(爬)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使文段活泼有趣。
作者运用了(先是)、(再是)、(渐渐地)这些表示变化的词语,写出了月迹从缺到满盈的过程。
与“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相照应的句子是:(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缺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选文二
院子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这句话运用(粗粗)、(疏疏)、(累累)等叠词,从(树干)、(枝)、(叶)、(花骨朵儿)四个方面具体描写了(静态)的桂树,给人以画面感。
6.《四季之美》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点点归鸦”中的“点点”表示形容细小而多。这样的词语还有(点点繁星)。
本段的中心句是(秋天最美是黄昏),本段是按(时间顺序)写的,从(夕阳斜照西山)、(夕阳西沉)、(夜幕降临)等词可以看出。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这句话美在描写了(夕阳斜照。点点归鸦的动态美)。
《渔歌子》
《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而是(词),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
《渔歌子》前三句写景,时间是在(春)季,地点是在(西塞山)。作者写景时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写,如鹭的颜色是(白)色,桃花的颜色是(粉红)色,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青)色和(绿)色,给人以秀丽、清新之感。
“斜风细雨不须归”表现了作者(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悠闲自在)。
词中静态的景物有(西塞山)、(桃花);动态的景物有(白鹭)、(流水)。
背诵与默写
21.古诗词三首
山居秋暝(míng)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huàn)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yú)关那畔(pàn)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gēng),雪一更,聒(guō)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2.四季之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kē)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kuàng)神怡(yí)。?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lǐn
liè)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yì)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