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介绍人耳通过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来区别声音,通过实验以及观察波形,对音乐的三要素有比较直观的感受。本节的内容安排,是通过实验了解乐音的三要素,即以实验为基础,而不要求具体的数量关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声音三要素的过程中往往难以区分声音的响度和声音的音调,经常将此两要素混淆。因此,教师在教学安排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通过教学活动的规划,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深入浅出的讲解,以期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学习本节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以及离人耳的距离有关。了解一些声音响度量的参数。
2、知道声音的品质——音色,音色的决定要素是什么。
3、掌握音乐的三要素,并能区分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
过程与方法:
4、观察和听感受声音的大小。
5、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
6通过游戏的方法了解声音的品质——音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7、创设情景,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养成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
8、通过探究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和辨别不同声音的实验,体验到实验的乐趣,使学生产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探究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实验,知道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
2、知道声音的品质---音色的决定因素。
3、理解声音的三个重要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教学难点
1、区分声音响度、音调、音色的决定因素。
2、能区分生活中的不同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并能应用。
实验器材:
音叉、钢尺、鼓
教学方法:观察法、探究法、合作法、讨论法、练习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了解导学案的学习情况。
二、导入课题: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三、学习本节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声源的振幅以及离人耳的距离有关。了解一些声音响度量的参数。
2、知道声音的品质——音色,音色的决定要素是什么。
3、掌握音乐的三要素,并能区分声音的响度、音调、音色。
四、探索活动(声音的强弱——响度)
1、你知道图中的装置的作用吗?
2、思考:调节音量是调节声音的哪一特征?
3、认真听这两次声音有何不同?音叉振动有区别吗?(听)
引出:声音不但有高低,还有强有弱。
物理学中把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俗称音量或声量。
4、探究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
(1)在鼓面上撒些小物体,先轻轻地敲,观察小物体跳动幅度然后用力敲鼓,再观察小物体的跳动幅度。(观察)
(2)怎样使鼓更响?(生活中猜想)
(3)固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不同力度按压钢尺,仔细观察钢尺振动的高低是否改变?即钢尺振动时离开原来位置有无变化?声音大小有无变化?(动手实验)
实验结论:
声源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振幅——描述物体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4)用波形比较振幅:甲音叉的振动的幅度小,
响度也较小;(观察)
5、生活中描述响度的词语有哪些....?震耳欲聋、引吭高歌、低声细语、
高声喧哗乙音叉振动的幅度大,
响度也较大
6、表示声音的强弱——分贝
1)单位:分贝,字母dB
2)人耳能听见的最弱声音的强度为0dB,这是听觉的下限。10dB相当于听见......
3)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越强。
7、了解声音响度分贝参数。分贝数越大,表示声音响度越大
最舒适环境的声音30-40分贝
超过70分贝影响学习和睡眠
超过90分贝影响听力,引起失去听力,易引起耳聋
超过150分贝可能会使人暴毙
市场的噪声约80分贝左右
飞机起飞/火箭发射约150分贝
原子弹爆炸约200分贝
太静不行,如沙漠
0dB——人耳的听觉下限
10dB相当于微风吹拂树叶的沙沙声(手表嘀嗒声)
8、想一想,响度还跟哪些因素有关?
响度还跟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响度越小。(举例)
9、总结1:
声音的响度与以下因素有关: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声源的远近有关;此外,还受一些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如人耳的主观感觉、声音传播途中是否有障碍物等。
注意:人们距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
小,但音调却是不变的。
10、完成导学案中课堂导学:一、声音的强弱——响度
五、声音的品质——音色。
1、玩游戏——猜声音
2、猜猜是男声还是女声?猜猜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3、为什么我们一听到声音就知道发声物体是什么了呢?
原来,不同物体所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它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尽管发声体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但人耳仍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就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4、音色是辨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如:拍西瓜、敲瓷器、敲琴键
5、总结2:
音色由以下因素决定:发声的材料、发声的结构、发声的方式等。
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声源振动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调。
响度——声源振动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以及发声方式等因素决定的。
6、完成导学案中课堂导学:三、声音的品质——音色
六、谈谈你的收获。(课堂小结)
七、当堂训练。小组合作完成,后订正。
八、课后作业
1、课后第38页“自我评价与作业”
2、完成《新课程导学案》2.4内容。
3、完成《学考精炼》第12-13页。
4、多媒体作业。
板书设计
2.3
我们怎样区分声音(续)
1、声音的强弱——响度
1)决定声音响度的因素:
声源的振幅
离声源的远近
2)响度的单位:分贝,dB
2、声音的品质——音色
决定音色的因素:发声的材料、发声的结构、发声的方式
3、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