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三(含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6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21 17:4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期末综合测试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雨量器是用来测量降水多少的仪器,制作时选择__________形状材料。
2.当环境温度低于0℃ ,水的温度下降到- -定程度时.水开始结冰,从
__________状态变成了___________状态。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_________℃。
3.在制作天气日历时,除了时间。日期和地点之外,一般还要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气温、风向和__________。测量气温的仪器是___________,一般将它放在___________里测量。
4.通过对比实验,我们发现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__________是不同的。
5.根据云量的多少,主要出现的天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压缩的空气具有__________,在一个篮球中压缩更多空气,篮球重量会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26分)
1.妈妈洗完衣服,为了尽快把衣服晾干,她应该把衣服晾晒在( )。
A.阳光下通风处
B.房间内
C.阴凉通风处
2.你认为下面测量水温的方法正确的是( )
3.在测量水温时,温度计插入水中后什么时候读数?小组内有三种不同的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立即读数
B.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
C.插入时间越久越准确
4.通常情况下,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12时 B.14时 C. 16时:
5.空气的颜色是( )。
A.透明的 B.白色的 C.无色的
6.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可以改变的,是因为( )。
A.空气看不见.
B.空气抓不到.
C.空气容易被压缩
7.密封的饮料瓶中有一瓶空气,抽掉半瓶空气后,还有( )
A.一瓶空气
B.半瓶空气
C.大半瓶空气
8.某地昨天的降水用雨量器测量20毫米,用量简测量水量是55毫升,这天降水量为( )。
A.小雨 B.中雨 C.暴雨.
9.一个装水的试管,小明在水面处做了一个记号,然后放入冰箱,水结冰后,发现冰柱的高度会出现( )现象。
A.不变 B.变高 C.变低
10.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现象的是( )。
A.四季如春 B.一日三秋 C.倾盆大雨
11.我认为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是因为我观察到( )。
A.食盐沉在杯底了
B.在水中看不到食盐了
C.杯子里的水面上升了
12.下列物质的变化,性质相同的一组是( ) 。
A.水变成水蒸气,蜡烛燃烧冒黑烟
B.将易拉罐压扁,将火柴折断
C.燃放烟花,将雪融化
13.下面使用酒精灯的方法中i正确的是( )。
A.用一盏酒精灯为另一盏酒精灯点火
B.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C.用灯帽灭酒精灯,盖灭后再重复盖一次
三. .探究题(共23分)
1.为了研究“搅拌是否可以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小明找来了很多实验材料(如下图所示)。
(1)除了一杯冷水,还需要哪些材料?请你帮小明在上图中圈一圈。(2分)
(2)小明实验时,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1分)
A.两杯都搅拌
B.两杯都不搅拌
C.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
(3)如果实验结果是搅拌的那杯水中方糖溶解得较快,那么说明( )。(1分)
A.搅拌不影响溶解速度
B.搅拌会加快溶解速度
C.搅拌会减慢溶解速度
(4)通过正确的实验方法,我们在课堂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分)
A.搅拌的一杯溶解快
B.不搅拌的一杯溶解快
C.两杯溶解一样快
2.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水沸腾了。
(1)当温度计受热时,液柱会________;当温度计受冷时,液柱会________。(2分)
(2)加热--定时间后,我们发现,烧杯中的水量减少了,液态的水变成了____________的水蒸气。水变成水燕气后,它的体积________________(2分)
(3)水沸腾后,如果关掉火源,那么会发现( )。 (2 分)
A.水会继续沸腾很长一段时间
B."白汽"很快不见了
C.水中的气泡变少了
(4)水变成水蒸气后,它们的特点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请把序号填在下面的维恩图中。(3分)
①液态②气态③会流动④无色⑤无味
⑥看不见⑦没有固定形状⑧会占据一定的空间
3.结合水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会在碎冰中加人较多的食盐,是为了____________温度。(填“升高”或“降低”)(2 分)
(2)我们发现,水在__________℃时开始结冰。(1分)
(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液态的水在____________时可能会结冰。(填“受冷”或“受热")(2 分)
(4)水在受热和受冷过程中,状态都会发生变化。水变水燕气过程叫____________。水蒸气是空气的一部分,空气是一种__________气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植物十分重要,植物能利用阳光进行_____________。(3分)
四、实践应用题(共36分)
1.奶奶不小心把食盐撒在地上,和沙子混合在一起了,为了把食盐和沙子分开来,第三组的小朋友想了几种方法:(9分)
(1)用方法一,____________分开食盐和沙子。(填“能"或“不能”)
(2)小朋友用第二种方法,把食盐和沙子倒入水中,搅拌,发现____________在水中溶解了。他们采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发现____________留在了滤纸上。
(3)在做蒸发实验时.我们]要用酒精灯火焰温度最高的部分加热,它是(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4)加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水量越来越____________,燕发皿中会出现一些___________色的颗粒,这些颗粒就是被我们分离出来的____________。
(5)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用( ) 的方法能把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用( )的方法能把食盐从水里分离出来。
A.用筛子筛 B.过滤 C.蒸发
2.如右图,将杯底有一团纸的杯子倒扣在水中。(7 分)
(1)在图中用阴影表示水在杯子中占据的空间。
(2)把杯子慢慢竖直倒扣在水中,你观察到杯底纸团____________,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杯底戳一个大孔,再倒扣水中,纸团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装水的水槽里撒一些____________,可以方便观察到____________的变化。
3.下表是304班某组同学的气温记录单,请结合所学分析。
(1)根据温度变化,填写16时温度,并画出一天的气温变化柱状图。(3 分)
(2)这段时间里,__________时气温最高,__________时气温最低。(2分)
(3)一天中的温度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2点)(2分)
4.小林做热气球实验和风模拟实验。(13 分)
(1)热气球实验加热前,塑料袋瘪的,加热后,当感觉袋子__________时,松开双手,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做风的模拟实验,不点燃蜡烛时,B处纸条___________,点燃蜡烛一会后,看到B处纸条___________。
(3)___________空气从B处吹出,__________空气从A处进入。
(4)分析风形成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风向标是测量风向的仪器,箭头指向风__________的方向,一般用___________个方向表示风。风每秒行进多少米称为__________,风速一般有_________个等级,可以用___________测量。
期末综合测试三
一、1.直筒2.液体 固体 0 3.云量 降水量 风速 气温计 百叶箱4.溶解度(溶解能力) 5.晴天 多云 阴天6.弹性 增加
二.1.A 解析:在阳光下通风处衣服晾干的最快。
2.C解析:测量水温时 ,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内壁和底部。
3.B 解析:应该等到温度计示数稳定后读数,温度计放入水中时间太短和太长都不能得出准确的读数。
4.B 解析: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下午2时,即14时。
5.C 解析:空气的颜色是无色的。
6.C 解析:空气容易被压缩和扩张,所以占据的空间可以改变。
7.A 解析:空气可以被扩张,抽掉半瓶空气后,剩下的空气还是占据瓶子的所有空间,所以瓶子里还剩一瓶空气。
8.B解析: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水20毫米是中雨。
9.B 解析: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10.C解析:四季如春是形容气候的;一日三秋是成语,形容一天不见,就如同隔了三年。
11.B 解析:食盐在水中溶解后就观察不到颗粒了。
12.B 解析:易拉罐压扁、火柴折断都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只改变了形状。
13.C解析:用灯帽 盖灭酒精灯,盖灭后还要再盖一次,防止下次使用时灯帽不易打开。
三、1. (1)图略(两个搅拌棒只能圈一个、冷水、方糖) (2)C (3)B (4)A
2.(1)上升 下降(2)气态 变大(3)C (4)图略
3. (1)降低 (2)0 (3)受冷 (4)汽化 混合 光合作用.
四、1.(1)不能' (2)食盐 沙子(3)A (4)少 白 食盐(5)B C
2. (1)图略(2)不变湿 空气占据空间 变湿 杯底有洞,空气溢出,水占据杯中的空间(3)漂浮物(泡沫塑料) 水位
3.(1)12℃ 图略(合理即可) (2)14 6 (3)从6时开始气温先升高,到14时达到一天中的最高气溫,之后慢慢降低,到第二天日出前6时达到最低(合理即可)
4. (1)变热 塑料袋往上飘 热空气比空气轻 (2)不动 向上飘动(3)热 冷(4)空气运动形成风(5)吹来 8 风速 13 风速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