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第2、3节 人口 民族 知识梳理 课件-2021中考复习八年级上册(襄阳)(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章第2、3节 人口 民族 知识梳理 课件-2021中考复习八年级上册(襄阳)(2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22 09:24: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三节 人口 民族
考点聚焦
课标要求
中考要求
考查频度
人口
1.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了解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掌握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
民族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知道我国的民族构成,掌握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
2021年中考预测
人口与民族内容较简单,但中国近年来人口政策不断调整要引起注意。从近几年中考命题来看,重点考查内容是民族的分布特点
 我国的人口
1.人口数量及特点
(1)数量世界第一: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不包括港、澳、台人口数),约占世界人口的 ,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特点:人口基数 ,新增人口 。
1/5


2.人口东多西少
(1)特点:以 一线为界, 部人口稠密, 部人口稀疏。
(2)原因:东部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
黑河—腾冲
东南
西北
3.我国的人口政策:实行 ,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 的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
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
我国的民族
1.五十六个民族: 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 人口最多。
2.民族分布
(1)分布特点:“ ”。
(2)具体分布: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
地区。
3.独特的民族风情:云南傣族的 ;蒙古族的 ;回族的
;藏族的 ;高山族的 ; 的元宵节。
汉族
壮族
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东北、西北、西南
泼水节
那达慕节
开斋节
雪顿节
丰收节
汉族
【例】1990年到2000年,我国总人口数平均每年净增1 561万人;2000年到2010年,我国总人口数平均每年净增500万人。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速度减缓 B.速度加快
C.增速没有变化 D.自然增长率居世界之首
【解析】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从材料数据看,我国人口增长速度逐渐减缓,故选A。
根据目前劳动人口增长率的变化趋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B )
A.继续实施一对夫妇只生一孩政策
B.放开二孩政策
C.鼓励劳动人口到国外就业
D.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
?1.有关我国人口状况叙述错误的是( D )
A.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B.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
C.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于人口密集地区
2.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界线是( A )
A.黑河—腾冲一线 B.冬季0 ℃等温线
C.秦岭—淮河一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如图是反映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或人口政策的一组漫画。读图,完成3~5题。
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当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孩子,是为了( D )
A.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C.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D.缓解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4.能正确反映我国人口问题及对应政策发展变化过程的排序是( A )
A.a→c→d→b B.b→c→a→d
C.c→a→b→d D.d→b→a→c
5.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D )
①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列有关我国各民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除汉族和壮族外的其他民族,统称为少数民族
B.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
C.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D.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如图示意某少数民族剪纸。读图,完成7~8题。
7.剪纸中青年身后的传统民居是( B )
A.窑洞 B.蒙古包
C.冰屋 D.竹楼
8.剪纸中体现的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 A )
A.那达慕节 B.丰收节
C.雪顿节 D.开斋节
9.央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与同面额流通人民币等值流通。新版人民币背面选用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景观,下面图案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分别为( D )
A.壮族 藏族 B.蒙古族 藏族
C.傣族 壮族 D.藏族 壮族
10.(2020·遵义中考节选)如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图示区域主要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有( C )
A.划龙舟 B.踩高跷
C.跳锅庄 D.对山歌
11.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的人口密度有了明显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人口密度最小的是 市。
(2)据图写出藏族分布地区人口稀疏的原因: 。
(3)B自治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4)A地风光绮丽,来到此地可以欣赏到的旅游景观是 。
①马头琴演奏 ②竹楼村寨 ③草原风光 ④沙滩椰林 ⑤沙漠探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⑤
重庆
海拔高,气候高寒
维吾尔族
D
1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少数民族,上面邮票所示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 自治区。
(2)我国共有 个民族,在我国各民族中, 族人口最多。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族。
(3)目前我国共设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 五个自治区。
(4)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是:汉族人口遍布全国各地,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和 地区。各民族分布具有“ 、 、
”的特点。
宁夏回族
56


广西壮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西南
西北
东北
大散居
小聚居
交错杂居
当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就意味着该地区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读“我国某省1953~2015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变化折线图”,回答13~14题。
13.该省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大致在( C )
A.1982年 B.1990年
C.2000年 D.2010年
14.应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的问题,目前我国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
①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②适当延迟退休年龄
③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④鼓励人口流入大城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仫佬族主要分布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下图示意仫佬族不同年龄人口比重情况,据此推断,仫佬族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C )
A.人口出生率下降
B.人口死亡率增高
C.人口外出务工
D.地区面积缩小
16.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叙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我国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各民族有自己不同的生活习俗,蒙古族喜欢摔跤,回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C.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西北多,东南少
D.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分布大散居、小聚居
17.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图中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B )
A.①—蒙—住窑洞,唱信天游
B.②—滇—跳孔雀舞,吃竹筒饭
C.③—新—参加那达慕大会,骑马、摔跤
D.④—吉—全年气候炎热,喜欢跳跷跷板
18.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人口时钟统计,2018年10月27日05时19分21秒,中国人口达到14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8.42%。
材料二 近年,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先后进行了3次人口政策的调整:2011年11月,我国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月,我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10月,我国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1)目前我国人口总量居世界第 位。据图1可知,现阶段人口总量的变化特点为 (单项选择)。
A.快速增长 B.缓慢增长
C.波动增长 D.波动减少
(2)人口众多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 资源,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 。
(3)近年来,我国人口增长率一直处于 (选填“较高”或“较低”)水平,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加,使我国 问题日益突出。
(4) 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基本国策。在不同时期,具体政策结合人口发展情况进行调整。据图2和材料二可知,面对人口问题,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做了三次人口政策的调整,其中“ ”政策的施行,对人口增长率的影响较为显著。

B
劳动力
资源消耗量大(住房紧张等)
较低
人口老龄化
计划生育
全面二孩
19.如图示意我国西南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位于 山脉,乙地位于 高原,该地区河流的水能资源丰富,原因是 、 。
(2)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 ,交错杂居”,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多,风俗各异,从地形角度看,原因是 。 
(3)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多元,风情独特,有利于发展 业。为促进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强对外交流,首先需要改善 。
横断
云贵
水量大
落差大
大散居,小聚居
地形崎岖闭塞,交往不便
旅游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