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11课《欣赏 管弦乐曲《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花城粤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11课《欣赏 管弦乐曲《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22 00:1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音乐》(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11课,主题是“听音乐,看舞蹈”。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充分突出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教学领域中提出3——6年级学段要“观赏戏剧和舞蹈,初步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体现“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
管弦乐曲《那不勒斯舞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作芭蕾舞剧音乐《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段以小号为主奏乐器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音乐。乐曲为三部曲式结构。在乐队全奏四小节热烈的引子后,出现了小号用小快板速度独奏的活泼而轻快的主题,这一主题每一句的节奏都是把强音放在每小节的第二拍上,形成切分节奏感,颇有特色。第二乐段的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 速度稍慢而富有表现力,显得有条不紊。第三乐段速度渐快,它是热情奔放的塔兰太拉风格的舞曲,旋律由两个一组带滑音的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速度非常快。最后乐队以全奏形式演奏塔兰太拉舞曲的尾声,把全曲推向高潮。《那不勒斯舞曲》要求学生不但能听辨乐曲中的乐器,还能自创动作随音乐律动。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音乐知识技能上有了一定的积累,能够初步表现节奏、强弱、速度、音高等音乐要素,因此本节课以感受旋律线条贯穿全课,从中感受旋律、情绪、速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以此逐步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拓展音乐视野。
三、教学目标
1、欣赏《那不勒斯舞曲》,体会音乐与舞蹈完美融合。能够有效的感受综合艺术的美。
2、通过本课的学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引导学生创编动作,能够用恰当动作随音乐舞动。
3、初步认识和了解西洋乐器中的铜管乐器——小号的音色及形状。能够在乐曲中辨听其音色。
四、教学重点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感受乐曲情绪,体会管弦乐曲丰富的表现力,能够有效的感受这种综合艺术的美。
五、教学难点
多方位,多角度感受音乐。通过多种方式,有效的、恰当的表现音乐作品。
六、教学策略
教材安排“听音乐,看舞蹈”的内容,要求教学中要将听、视、唱、动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在开发学生音乐智能的同时,使他们的其他智能也得到全面的协调发展,能够有效地感受综合艺术的美。因此,我设计的教学环节,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帮助学生感受音乐,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多样化的表现手段,激发学生内在音乐性;提高的学生全面的协调感。所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循环递进地呈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持久的满足和保持,大大提高了音乐欣赏的有效性。发展和促进了学生音乐学习的各种能力,最后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图卡 图形谱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看舞蹈,感受音乐情境
导语:今天,老师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和大家一起享受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音乐的美。(幻灯1)
孩子们,听完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答感受。
师:那你们会想做什么呢? (生答跳舞)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舞蹈吧!(播课件舞蹈视频) (幻灯2)
师:跳舞的这位姑娘她的心情如何?她跳的是什么舞呀?
介绍芭蕾舞知识。(幻灯3)
谁知道芭蕾舞有哪些动作?谁来做一做?
师选学生单独跳舞蹈动作,激发学生创编舞蹈。(注意评价)
师: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舞蹈吧! (幻灯3)
(设计意图:音乐聆听导入新课,观赏芭蕾舞剧视频,让学生从听觉、视觉多方位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形象,充分体会综合艺术的美。)
欣赏乐曲,重点聆听AB乐段
1、刚才为我们舞蹈伴奏的这段轻快、活泼的音乐,同学们知道乐曲叫什么名字吗?叫《那不勒斯舞曲》,乐曲选自芭蕾舞剧《天鹅湖》,作曲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一起唱一唱吧。 (师出示课题)
师生跟音乐一起拍腿,用“啦”哼唱A段 (幻灯3)
师说:同学们唱得真不错,老师还有一种特别的方式,用图形谱来表现音乐。
师示范划图形谱唱A段。
学生跟师边唱边划图形谱A。
请小老师带领划谱,边唱边划。
过渡语:大家学的很快,这一张能听着音乐直接划出来吗?
师生一起划图形谱B段 (幻灯4)
师生边唱边划B段
生唱旋律划AB段图形谱 (幻灯5)
(设计意图:通过分段聆听,帮助学生有效的感受音乐。图形谱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快速、准确的认识音乐。)
(三)辨听乐器音色
导入语:这首《那不勒斯舞曲》如果从乐器演奏方面来分类,你们会将它怎样归类呢?(幻灯6)
师出示管弦乐曲图卡贴于黑板,介绍管弦乐包括很多乐器。
今天老师想请大家比较一下其中两种乐器。(幻灯6)
一种是身材微胖的圆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样的乐器会发出怎样的声音?一种是身 材苗条、精致的小号;
学生听乐器演奏,比较乐器音色(圆号音色浑厚、饱满);(小号音色明亮、高亢)。
听辨《那不勒斯舞曲》中,是哪一种乐器在演奏?
欣赏小号在管弦乐队里演奏的《那不勒斯舞曲》。 (幻灯7)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辨听乐器,能够训练和发展学生的听觉。对乐器的初步认识,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欣赏管弦乐曲。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
(四)多层次感受、表现主题音乐
导语:除了用乐器、用图形谱来表现《那不勒斯舞曲》,还可以怎样表现音乐呢?(生答)
师将“小芭蕾娃娃”贴在图形谱上,启发学生用舞蹈、律动来表现音乐。
师:老师也挺想想跳舞呢,让我们一起合作表现音乐吧。同学们划图形谱,老师来做动作。(幻灯8)
师:这段音乐真好听,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一起来舞蹈。
师:刚才我们一起合作,把A段表现出来。看看B段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
师生一起跳B段,(你的动作可以和老师的不一样)
过渡语:你们跳的这么好,沈老师想邀请大家去参加舞会,在舞会开始前,通常人们会邀请舞伴,做好准备,而这个时候出现的音乐,就是这首乐曲的“引子”。
师播放引子,写板书:引子、A段、B段 (幻灯9)
请你们每人想一个邀请舞伴的动作。
三段表演:引子——A段——B段 (幻灯10 )
(设计意图:分段表现音乐,更清晰地体会音乐中的音乐要素,帮助学生提高欣赏音乐有效性,用舞蹈表现音乐,能够使学生的内在音乐性得到发展。同时也为感受综合艺术的美,打下基础。)
(五)聆听、感受乐曲C段
导语:你们的舞蹈越跳越好了,此时,音乐的演奏也进入的最热烈、奔放的高潮部分了,听一听,音乐的速度、力度正在发生什么变化?
1、聆听C段音乐,感受音乐的情绪、速度、力度的变化。 (幻灯11)
2、生答:情绪热烈,速度越来越快了;力度变强了;
3、师:我们能不能用各种声音、动作、表情等来表现《那不勒斯舞曲》最兴奋、热烈的高潮部分呢?例如:热情的握手、兴奋的跳跃、意外的惊喜、猛烈的敲击、、、、、、做出表情和动作来表现音乐。
4、让学生感受、创编、表现,随音乐表现
同学们的创编都很有想象力,我们就用你们想的动作随音乐动起来。
6、师生跟随音乐,声势律动。
(设计意图:充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乐器,运用声势,体会和表现音乐,恰当的声势律动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音乐感,恰到好处表现音乐的情绪。)
(六)多种形式完整表现《那不勒斯舞曲》
回顾全曲,梳理段落。
导语:引子——盛大舞会即将开始,邀请你的舞伴做好准备;
A段——用手位动作,表现轻快的A段;
B段——用跳跃的动作,表现优雅的B段;
C段——用声势表现,热情的C段。
综合多种表现方式,完整表现音乐。 (幻灯12)
再次完整欣赏经典音乐《那不勒斯舞曲》。(幻灯13)
(设计意图:完整表现音乐,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整体性。运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大大提高的欣赏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记忆音乐。)
(七)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共同听音乐、看舞蹈,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希望今后我们有机会与同伴共同分享美好的音乐,愿音乐带给大家更多的欢乐与和喜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