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恰恰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
《木瓜恰恰恰》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二声部歌曲《木瓜恰恰恰》。
(二)过程与方法:
能在欣赏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过程中,了解印度尼西亚音乐,感受叫卖歌的艺术形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用为歌曲设计简单动作参与歌曲表演。
四、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并学会歌曲表演。
五、教学难点
1.准确地演唱好歌曲弱起节奏与连续的切分音时值;
2.大胆地有理解地参与歌曲表演。
六、教具
多媒体课件、响板、沙锤、手铃。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问题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来为大家当导游,看一看,今天我们去哪里?
1.出示印度尼西亚地图,简单介绍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
2.印度尼西亚位于热带地区,所以盛产很多水果,那都有哪些水果呢?让我们来仔细听一听:
(二)导入歌曲第一乐段。
1.这首歌曲都出现了哪些水果?
2.全体学生起立感受一下卖水果的人的心情,跟着音乐动一动。(当听到“恰恰恰”时,请拍三下,为歌曲伴奏。)
3.有节奏的念歌词。(跟着老师的节奏,拍着手,有节奏的念歌词。)
4.用“Lü”模唱歌曲第一乐段。
5.歌曲时几拍子?(4/4拍,强弱关系:强 弱 次强 弱,弱起小节,开头时弱起拍。)
6.跟范唱唱第一乐段(两遍)。
7.学生唱,老师伴奏“恰恰恰”。
8.互换,老师唱,学生伴奏“恰恰恰”。
(三)学习歌曲第二乐段。
1.初听(思考:这个乐段和第一乐段的旋律一样吗?)
2.复习节奏切分音( X X X )
3.有节奏的念歌词。
4.用“Lü”模唱歌曲第二乐段。
5.跟范唱唱第一乐段。
(四)演一演
1.师拿一篮水果,请学生上来表演卖水果。(请台下的同学当顾客,看看谁最像卖水果的老板?)
2.评价。(表演的怎么样?你最想买谁的水果?)
3.学一学、唱一唱。(全体起立,学一学最会卖水果的那位同学)。
(五)学习歌曲第三乐段。
1.初听(这个乐段跟第几个乐段一样的?)
2.分小组,自学5分钟。
3.小组代表演唱。
4.全班跟着音乐范唱演唱第三乐段。
(六)分析乐段
1.歌曲的曲式结构:A B A(三段体结构)
2.看视频,分三组唱(比一比)。
3.全班齐唱整首歌曲。
(七)玩一玩(让部分积极、表现较好的学生上讲台玩乐器。)
八、全课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九、板书设计
木瓜恰恰恰
X X X
A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