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邑县济阳初中七年级语文教学案
课题:17.看云识天气
班级: 学生姓名:
自学——质疑——解疑
学习目标:
1.能根据云的变化,较为准确的判断天气情况,掌握一些气象知识。
2. 学习本文层次美,语言美。
3. 培养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知识要点的能力。
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结合有关资料,了解作者;感知课文,加强感性认识。
自测——互查——互教
根据汉字写拼音。
征兆( ) 峰峦( ) 轻盈( ) 菱( )纱 粼( )波
崩塌( ) 圆弧( ) 谚( )语 一霎( )间 月晕( )
解释下列词语。
(1)峰峦: (2)点缀:
(3)预兆: (4)弥漫:
3.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
展示——反馈——导学
1.本文的体裁是 ,共有 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为 个部分:
2.第一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3.第一自然段第二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说明云的特征?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
4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怎样承上又是怎样启下的?“往往”和“常常”能否去掉?
自测——反馈——点拨
从全文来看,作者是才要怎样的结构进行写作的?
根据下面的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形态,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
云名 云的形态变化 高度 厚度 天气征兆
自测——反馈——点拨
1.本文的语言生动准确,请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① 经验告诉我们……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 (一定 有时 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出现了高层云, (一定 有时 常常)在几个钟头内便要下雨或者下雪。
乌云弥漫了天空,顷刻间,雷声隆隆,电光闪闪,马上就会哗啦哗啦地下起暴雨, (一定 有时 常常) 竟会带来冰雹或者龙卷风。
天气变化异常复杂,看云识天气毕竟有 (相当 一般 一定)的限度。
2.指出下列语句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
(2)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 )
(3)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 ( )
回顾——总结——反思
民间流传很多关于天气的谚语,搜集一些,分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