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章末培优训练卷(3)(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章末培优训练卷(3)(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1 19:4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
章末培优训练卷(3)
一、选择题
1、对于直线、线段和射线,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如果,那么与与互为补角;
②如果,那么是余角;
③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④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⑤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也相等.
A.
1
B.
2
C.
3
D.
4
3、如图,∠1和∠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5、观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与棱AB平行的棱有几条(
  )
A、4
B、3
C、2
D、1
6、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折痕翻折,使点、分别落在点、的位置,且,则度数为(
)
A.
30°
B.
36°
C.
45°
D.
60°
7、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则图中不存在的角度是(
)
90°
B.
75°
C.
135°
D.
120°
8、如图,两个直角∠AOC和∠BOD有公共顶点O.给出下列结论:①∠AOB=∠COD;②∠AOB+∠COD=90°;
③若OB平分∠AOC,则OC平分∠BOD;④∠AOD的平分线与∠BOC的平分线是同一条射线,
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有(  )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若与互余,与互补,与的度数和等于周角的,
则,,的度数分别是(
)
A.
50°,30°,130°
B.
70°,20°,110°
C.
75°,15°,105°
D.
60°,30°,120°
10、已知,以O为顶点作,则的度数是(

A.
B.
C.

D.

1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D是AC的中点.如果CB=2CD,AB=20
cm,那么BC的长为(  )
A.5
cm
B.8
cm
C.10
cm
D.12
cm
12、如图,要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成一个纸袋,两条折痕的夹角为70°(即∠POQ=70°),将折过来的重叠部分抹上胶水,即可做成一个纸袋,则粘胶水部分所构成的角∠A'OB'的度数为(  )
A.80°
B.60°
C.50°
D.40°
二、填空题
13、已知∠α=36°14′25″,则∠α的余角的度数是________.
14、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是________度.
15、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截取BC=2AB,分别取AB,BC的中点,记为M,N,如果AB=2,
那么MN=    .?
16、把70°15'化成度,则70°15'=    °
17、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B⊥CD,
OG平分∠BOE.若∠COF=40°,
则∠DOG=   °.?
18、以∠AOB的顶点O为端点引射线OP,使∠AOP∶∠BOP=3∶2.若∠AOB=17°,
则∠AOP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19、(1)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经过线段AB外一点C,仅用三角尺和直尺,画线段AB的平行线EF和垂线GH;
(2)判断EF,GH的位置关系是     .
?
20、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D是线段AB的中点,AC=13AD,CD=4,求线段AB的长.
?
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F平分∠AOE,OF⊥CD,垂足为O.
(1)写出图中所有与∠AOD互补的角;
(2)若∠AOE=120°,求∠BOD的度数.
22、(1)如图①,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叠放在一起,猜想:
①与的大小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与的大小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②,若将两个直角三角尺60°角和90°角的顶点叠放在一起,将三角尺
绕点旋转,旋转过程中三角尺的边始终在的内部.试探索:在旋转过程中,与的差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差值;若变化,请求出差的变化.
图1
图2
23、如图,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2秒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为1:3(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
(1)求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以及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2秒后的位置所对应的数,并在数轴上标出;
(2)若表示数0的点记为O,A、B两点分别从(1)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OB=2OA?
(3)在(1)中A、B两点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和点B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
2020-2021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6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一)章末培优训练卷(3)(答案)
一、选择题
1、对于直线、线段和射线,在下列各图中能相交的是(
B
)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A
)
①如果,那么与与互为补角;
②如果,那么是余角;
③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④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⑤如果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也相等.
A.
1
B.
2
C.
3
D.
4
3、如图,∠1和∠2是对顶角的是( B )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C )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5、观察如图所示的长方体,与棱AB平行的棱有几条(B
  )
A、4
B、3
C、2
D、1
6、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沿折痕翻折,使点、分别落在点、的位置,且,则度数为(
B
)
A.
30°
B.
36°
C.
45°
D.
60°
7、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摆放,则图中不存在的角度是(
D
)
90°
B.
75°
C.
135°
D.
120°
8、如图,两个直角∠AOC和∠BOD有公共顶点O.给出下列结论:①∠AOB=∠COD;②∠AOB+∠COD=90°;
③若OB平分∠AOC,则OC平分∠BOD;④∠AOD的平分线与∠BOC的平分线是同一条射线,
其中所有正确的结论有( C )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若与互余,与互补,与的度数和等于周角的,
则,,的度数分别是(
C
)
A.
50°,30°,130°
B.
70°,20°,110°
C.
75°,15°,105°
D.
60°,30°,120°
10、已知,以O为顶点作,则的度数是(
D

A.
B.
C.

D.

1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D是AC的中点.如果CB=2CD,AB=20
cm,那么BC的长为( C )
A.5
cm
B.8
cm
C.10
cm
D.12
cm
12、如图,要用一张长方形纸片折成一个纸袋,两条折痕的夹角为70°(即∠POQ=70°),将折过来的重叠部分抹上胶水,即可做成一个纸袋,则粘胶水部分所构成的角∠A'OB'的度数为(D  )
A.80°
B.60°
C.50°
D.40°
二、填空题
13、已知∠α=36°14′25″,则∠α的余角的度数是________.
【解析】【解答】解:根据定义,∠α的余角的度数是90°﹣36°14′25″=53°45′35″.故答案为53°45′35″
14、一个角的补角是这个角余角的3倍,则这个角是________度.
【解析】【解答】解:设这个角为x,
由题意得,180°﹣x=3(90°﹣x),
解得x=45°,
则这个角是45°,
故答案为:45.
15、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截取BC=2AB,分别取AB,BC的中点,记为M,N,如果AB=2,
那么MN=  3  .?
16、把70°15'化成度,则70°15'=  70.25  °
17、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且AB⊥CD,
OG平分∠BOE.若∠COF=40°,
则∠DOG= 25  °.?
18、以∠AOB的顶点O为端点引射线OP,使∠AOP∶∠BOP=3∶2.若∠AOB=17°,
则∠AOP的度数为 10.2°或51°  .
三、解答题
19、(1)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经过线段AB外一点C,仅用三角尺和直尺,画线段AB的平行线EF和垂线GH;
(2)判断EF,GH的位置关系是     .
?
解:(1)EF和GH如图所示.
(2)EF⊥GH
20、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D是线段AB的中点,AC=13AD,CD=4,求线段AB的长.
?
【答案】解:∵AC=13AD,CD=4,
∴CD=AD﹣AC=AD﹣13AD=23AD,
∴AD=23CD=6,
∵D是线段AB的中点,
∴AB=2AD=12;
21、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F平分∠AOE,OF⊥CD,垂足为O.
(1)写出图中所有与∠AOD互补的角;
(2)若∠AOE=120°,求∠BOD的度数.
【答案】解:(1)∵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C和∠BOD与∠AOD互补,
∵OF平分∠AOE,∴∠AOF=∠EOF,
∵OF⊥CD,∴∠COF=∠DOF=90°,∴∠DOE=∠ACO,
∴∠DOE也是∠AOD的补角,∴与∠AOD互补的角有∠AOC,∠BOD,∠DOE;
(2)∵OF平分∠AOE,∴∠AOF=12∠AOE=60°,
∵OF⊥CD,∴∠COF=90°,∴∠AOC=∠COF﹣∠AOF=90°﹣60°=30°,
∵∠AOC与∠BOD是对顶角,∴∠BOD=∠AOC=30°.
22、(1)如图①,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叠放在一起,猜想:
①与的大小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②与的大小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②,若将两个直角三角尺60°角和90°角的顶点叠放在一起,将三角尺
绕点旋转,旋转过程中三角尺的边始终在的内部.试探索:在旋转过程中,与的差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求出这个差值;若变化,请求出差的变化.
图1
图2
解:(1)①与相等
理由:因为,所以

理由:因为
(2)
与的差不变
23、如图,动点A从原点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同时动点B也从原点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2秒后两点相距16个单位长度.已知动点A、B的速度比为1:3(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
(1)求两个动点运动的速度,以及A、B两点从原点出发运动2秒后的位置所对应的数,并在数轴上标出;
(2)若表示数0的点记为O,A、B两点分别从(1)中标出的位置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再经过多长时间OB=2OA?
(3)在(1)中A、B两点同时向数轴负方向运动时,另一动点C和点B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运动,当遇到A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追上A时,C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2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匀速运动,那么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
解:(1)设动点A的速度为x单位长度/秒,则动点B的速度为3x单位长度/秒,根据题意得
2(x+3x)=16,解得x=2,则3x=6,
即动点A的速度为2单位长度/秒,动点B的速度为6单位长度/秒,标出A、B两点如图,
(2)设经过t秒时间OB=2OA,分两种情况:
①B在O的右边时,根据题意得12﹣6t=2(4+2t),解得t=0.4;
②B在O的左边时,根据题意得6t﹣12=2(4+2t),解得t=10.
即0.4秒或10秒时OB=2OA;
(3)设经过y秒B追上A,根据题意得6y=2y+16,解得y=4.
点C行驶路程为20×4=80个单位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