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透镜
一、选择题
1.图1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
图1
2.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是指( )
A.任何光线通过凸透镜都是会聚的
B.只有平行光通过凸透镜才是会聚的
C.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比原来会聚
D.以上都不正确
3.在虚线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2所示,则( )
图2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
B.甲、乙都为凸透镜
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D.甲、乙都为凹透镜
4.如图3所示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图3
5.小明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引发森林火灾,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桶。下雨使得瓶中进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6.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B.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但通过凹透镜的光线也可能会聚在一点
C.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线都一定会聚在一点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7.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l
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
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8.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4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
图4
9.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5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
图5
①可以看成两块凹透镜
②可以看成一块凸透镜
③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
④对图示光束具有会聚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10.实验一: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6所示,用直尺测量出光斑到凸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
实验二:拿一个凹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仿照上图做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以下题目:
(1)实验一中最小、最亮的光斑是________;用直尺量得的距离叫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中纸上_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6
1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有______透镜和________透镜两种,现有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7所示,属于前一类的为________,属于后一类的为________。
图7
12.某科学学习小组选择如图8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A、B和C、D分别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是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的)。
图8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_______(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9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结论: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________。
图9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长短与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
三、作图题
13.如图10所示,完成光路图。
图10
14.如图11所示,根据透镜对光的作用在图甲、乙中画出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并在图丙中填上合适的透镜。
图11
15.如图12所示,一束光经凹透镜折射后,射向与凹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面镜上,请画出:(1)射向凹透镜的入射光线。
(2)经平面镜的反射光线。
图12
答案
1.C 2.C
3.B 4.D 5.A 6.C 7.D 8.B 9.B
10.(1)焦点 焦距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不能 凹透镜对光没有会聚作用
11.折射 凸 凹 ACDE B
12.(1)A、C 短 (2)透镜材料
13.如图所示
14.如图所示
15.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