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两位数加减整十 北京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两位数加减整十 北京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06:1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法,并能正确计算。
2 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口算的算理,培养学生的心算能力。
教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年级的学生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借助课件看图的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境中愉快地学习。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激励并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每个学期开学都会发新书,是不是?你们那是高兴吗? 生:是,高兴。
师:今天是明明学校发新书的日子,你们想不想起看看? 生:想
师:可是他们学校有个规定,凡是进学校的必须回答几个问题才能领到进门的通行证,你们还想去吗?
师:同学们真棒,没有被困难吓倒。那让我们去看看给我们出什么样的难题。
(出示课件复习旧知1、2、3)
二、探究新知识
同学们真聪明,我们拿到了通行证师赶紧去看看同学们是怎么发新书的吧!(出示课件4老师发书的画面)
师:从这幅图上你们看见了什么?
生1:同学们都把新书搬上讲台了。
生2:老师开始发书了。
生3:有两个小同学都走上讲台领书了
生4:还看见讲台上有三摞书每摞是10本,三摞是30本。
生5:还看见左面是10本,右面是20本。
课件演示:像10、20、30······这样的数都是整十数(教师板书:整十数)
师:你们想一想100以内的整十数都有几。
生:10、20、30、40、50、······90.
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么你们再动脑筋想想能把这幅图上的画面提出数学问题吗?(出示课件5)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总结学生提出的问题。
生1、左边有10本书,右边有20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
生2、一共有30本书,左边有10本书,右边有多少本书?
生3、一共有30本书,右边有20本书,左边有多少本书?
学习整十数加整十数
电脑展示(课件6)老师发书的画面, 并带有学生提出的提出问题。
师:你们提出了这些问题你们很聪明,可是这第一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生:10+20= 20+10= (老师板书)
师:算式列出来了,那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计算方法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看看哪位同学的想算法更好。(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生1:数的方法:10、20、30 。
生2: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
生3: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生4:用十作单位: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起来一共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5:摆小棒:先摆一捆小棒,再摆两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所以10+20=30。
师:同学们想出来了这么多的方法,真是聪明!那到底我们算得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用摆小棒的方法来验证一下。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学生汇报摆小棒的方法过程):先摆几捆小棒?(1捆)这一捆表示什么左边的10本书,再摆(2)捆小棒,这2捆表示右边的20本书,合起来就是(3)捆小棒,也就是3个十,表示左边和右边一共有30本。所以10+20=30(1、请一名同学把摆小棒的方法过程到前面展示出来。2、老师在用电脑课件展示一遍并用电脑展示用计数器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更明白计算的多样化。(出示课件7)
教师板书:1个十加2个十等于3个十,3个十就是30。
2、探究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刚才想出这么多好方法来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值得表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读题目,问怎样列算式?(展示课件8)
(全班一起说) 30-10= (教师板书)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三捆减去一捆就剩下两捆,两捆就是20
生2:因为3-1=2, 以30-10=20。
生3:3个十减去1个十还有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30-10=20。
师;小结咱班的同学真爱动脑筋,想出这么多好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3个十减去1个十等于2个十,2个十就是20。
(学生上台展台演示小棒,老师电脑演示计数器的计算方法)(出示课件9)
电脑展示课件10第三道问题
这题由学生自己计算 教师板书算式和结果
师:用手指着黑板上的那些算式说,今天我们学的都是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加、减整十数”)
(1) 好,刚才同学们个个都很棒,那你能编出像这样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来考考大家吗? 选同学说 全班答。
(2)下面老师来出题,看看谁算得最快?有没有信心?(有)
三、知识应用
1、(点课件11)练习:咱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你发现了什么?
上下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2+3=5 3+6=9 8-2=6 9-2=7
20+30=50 30+60=90 80-20=60 90-20=70
小结: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直接把十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再在个位上添“ 0 ”
就可以。
(2)(点课件12)练习 看图列示
小结:看图可以列加法算式,也可以列减法算式。
(3)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你们学会了吗?学会了,那你们帮老师解决一个难题吧。
(点课件13)解决问题
1、老师想买这三样物品,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说算式教师点课件)
2、老师付给售货员10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3、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四、巩固练习。(学生回答教师点课件)
1、(点课件14 ) 开火车。
2、(点课件15)小白兔采蘑菇,看谁能很快帮助小白兔采到蘑菇。小白兔沿着等于40的路线走才能采到蘑菇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的真棒,我们既学到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新知识,又帮助老师解决了问题,老师希望你们今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你们看好不好吗?(出示课件16 )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根据书中的情境图制作的课件,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画面,借助这一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中愉快地学习的感觉,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跟据他们这一特点,教学内容不失时机的创设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看图)、想一想(想问题、想算法)、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摆小棒)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小组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巩固。
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按数的组成计算、想减算加、用十做单位计算、摆小棒看出来的……小组互评。多媒体直观演示,验证计算结果,并且让学生比较出那种方法最简便。体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最后巩固练习和知识应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时淡化“练”的痕迹,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激励了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在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