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图形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认识图形 苏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06:0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底面的观察,以及摸、画、找、说、围、数等体验活动,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  
2.在现实有趣的学习情境中,经历“面”从“体”上剥离下来的过程,提高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从实物中抽象出图形,能正确辨别这些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感受“面”与“体”的关系。
教 法:引导、谈话、示范。
学 法:操作、讨论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展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钉子板,皮筋。白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这些物体你们还认识吗?(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让学生认一认)出示三棱柱,点明这种物体我们还不认识,但是今天要用到它。
师:老师还带来了一些图形,看看你们认识吗?(贴出剪好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图形
【说明:从认识几何体入手,使下一步学习平面图形自然引入。】
二.动手操作,感受特点。   
1.找一找、摸一摸。  
师:这些图形就藏在这些积木的某一个面上,你们能找到它们并且摸一摸它们吗?(学生活动后说说自己是在哪个积木的哪个面上找到了哪个图形,并且说说摸的感觉。)     
【说明:在摸中使学生初步体会轮廓的不同:弯曲与直。感知平面。 】
2.画图形,建表象,给名称。  
(1)师:你们能把刚才摸到的面画下来吗?怎么画?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压紧、不移动,沿边画。)
(2)学生画,教师巡视。请几个小朋友在黑板上压画。
(3)汇报:你用的是什么物体的哪一个面画的?画出的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
老师依次板书: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
?学生读一遍,然后随机抽认。
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图形。
(4)师:比较一下这四种图形,说说哪种图形最好认?(圆)那平时我们又如何区别长方形和正方形呢?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后,全班交流。(生一:长方形长一些,正方形短一些。生二:长方形缩短一些,就成正方形了。生三:正方形每条边都一样长,长方形有两边要长一些,有两边要短一些。……)三角形呢?(有三条边,……)
【说明:通过压画、重合比,让学生更好的体会“面”从“体”来。在这四种图形中,圆比较容易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分较难,所以必须提出来区分,而学生又没有学过“边”,只能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去区分,这样的安排看似不规范,却合情合理。】 
三.练习反馈,培养能力。   
1.找一找、说一说。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与这些图形见面。在教室里找一找。指名说一说,注意引导学生规范的说:桌子表面的形状是长方形,……
2.围一围。(出示钉子板)  
师:为了更好的认识新图形我们又请来了一个学习伙伴 “钉子板”,用橡皮筋可以在钉子板上围出图形(边演示,边讲解)。你能围出一个长方形吗?(学生活动试着围一个长方形)追问:你怎么知道它是长方形?正方形又怎么围呢?和同桌交流。指名演示围法:横着三个点,竖着也是三个点。多围几个正方形。三角形呢?说明只要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都是三角形,围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和同桌自由围图形。
师:在钉子板上能围出圆吗? 为什么?
操作讨论后明确:两颗钉子之间连起来的线是直的,而圆的线是弯弯的。,所以围不成。
【说明:在活动中去体会、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印象深刻。】
四.课外拓展,体验价值。
1.小结:今天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表面的形状也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课后找一找并给爸爸、妈妈说一说。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