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3 平均分(3)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3 平均分(3)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06:3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时 平均分(3)
【教学内容】
教材P10页例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经历平均分的过程。能按要求将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借助情境图的对比,掌握包含分的方法,理解包含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包含分中蕴含的数量关系。
一、情境导入
师:在前面两节课我们已经为二(1)班的同学分好了糖果和橘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习到了更加直接的思考方法。今天他们又遇到了一个难题,希望大家能开动脑筋,帮助他们。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平均分的问题。[板书课题:平均分(3)]
二、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第10页的例3。课件演示教材第10页的例3——分果冻的情境图。
师:看!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帮同学们分果冻呢,请同学们观察画面,说一说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例3的题目。题目中“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拿出8个学具,每2个一份分一分,能分成几份?
同桌合作摆一摆。(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请同学上台演示分的方法,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学生交流:可以分成几份?为什么?
结合课件展示图片,教师总结:有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4份。
谈话:刚才我们把8个果冻,按每2个一份平均分了,现在你能把果冻按每4个一份平均分吗?能分成几份?
同学合作每4个一份地分。
交流反馈:8个果冻,每4个一份,能分成两份。
教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份,每4个一份的分法把8个果冻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可以概括成是“每几个一份的分”。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的“做一做”第1题。
(1)读题,明确分法。
(2)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填空。指名上台演示,注意观察分法是否正确。
(3)补充:12根小棒可以每几根一份的分?学生分分看,指名上台演示分法。
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片上的是什么?(16个杯子)
(1)看要求,明确怎么样圈后动手圈,再独立完成填空。
(2)通过圈和填,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
(3)学生交流答案和看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后思考】
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主要在于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另外一种形式——包含分(连续减去)。了解其形式,建立起相关的概念,并能准确地把它与等分区分开来。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最终结果都要满足每份分得同样多。找到不同,已知信息不同,所以处理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从实物快速进展成图形,然后到语言,通过几级表征的逐渐切换,使学生能快速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