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 平均分(1)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 平均分(1)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07:0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表内除法(一)
第1课时 平均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中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通过操作与交流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一、情境导入
今天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
各小组动手操作。
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师:请各组为3位小朋友分配糖果。
(1)小组讨论分配方案,再动手分一分。可能有3种情况:1、1、4;1、2、3;2、2、2。
(2)引导学生思考发现:哪种分法比较合理?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小朋友准备的糖果,发现:每份中的糖果同样多。
教师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尝试平均分
师:元宵节你们都吃汤圆了吗?元宵节吃汤圆象征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汤圆”(用乒乓球代替)。
(1)数一数。
师:有多少个小碗?
(2)说一说。
师:老师会让你们干什么?(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成5份)
(3)分一分。
师:小组同学合作把大碗里的汤圆平均分在5个小碗里。
(4)小组展示不同分法。
①1个1个地分;
②2个2个地分;
③3个3个地分。
(5)师:你们更愿意选择哪种分法?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的第2题。
让学生根据“平均分”概念判断“谁分得对”。练习时,先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再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让学生在运用“平均分”概念进行判断的练习活动中,巩固对“平均分”的认识。
2.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风车”,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风车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几个。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分糖果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得同样多,并通过分汤圆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不同方法,理解平均分的第一种情形,即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有多少。
【教后思考】
平均分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节课的设计,重点围绕分糖果这条主线来构建对平均分的理解。在设计时,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用合理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用小圆片代替糖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体会“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这种感觉,并为它取名,区别“分”与“平均分”。让学生参与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