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3.4 剪一剪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3.4 剪一剪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07:06: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剪一剪
【教学内容】
教科书32例4,完成教科书P36“练习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感受图形的对称和平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亲自动手剪一剪和观察图形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3.在剪纸活动中,注意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及数学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操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能剪出连续的对称图案。
【教学难点】
发现连续对称图案与折纸之间的联系。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本单元的第一节课就学会了怎样剪对称剪纸画,还记得我们都剪了什么吗?
生:上衣、小树、心形和葫芦。
师:你们喜欢剪纸吗?
生:喜欢。
师: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更漂亮的剪纸画,(教师出示已经剪好的连续图案)漂亮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剪出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好不好?
生:好。
(出示课题:剪一剪)
二、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动手剪1个小人。
师:你能剪出一个像老师剪的这样的小人吗?(教师出示1个小人剪纸)
学生动手操作。(有认识对称时学过的知识作为基础,学生会很快剪出)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到的。
引导学生说出把纸先对折1次,画好线,再剪即可。
2.小组合作动手剪2个小人。
师:老师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对折2次,在不开口的这边画出半个小人,请大家猜一猜,能剪出几个小人?
生:2个。
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轻轻展开,并对学生给予表扬。
师:刚才是怎么做到剪出连续的2个小人的呢?
引导学生总结,对折2次才能剪出来,但要注意一定要在折叠不开口的地方画出小人的半个身体。
师:下面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下,剪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合作动手剪4个小人。
师:刚才我们成功地剪出了连续的2个小人,还想不想剪出更多的小人呢?下面请大家试着剪出连续的4个小人吧!(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剪出连续的4个小人。教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学生剪完后,教师指名学生把自己的剪纸展示给同学们看,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到的。
师生总结:对折3次可以剪出连续的4个小人,但要注意必须在折叠的不开口处画小人的半个身体。
4.想一想,填一填。
出示表格。
对折次数 1 2 3 4
剪出个数 1 2 4
  师(边指表格边说):把纸对折1次,能剪出1个小人,把纸连续对折2次,能剪出2个小人,把纸对折3次能剪出4个小人,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我们把纸连续对折4次,能剪出几个小人呢?
学生猜想结果。
师:到底谁说的对呢?下面就请每组同学共同合作剪出一幅验证一下,好吗?
学生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剪完之后,各组汇报结果,教师填写表格并收集各组作品待用。
5.想一想,总结规律。
(1)找出规律。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你们能发现什么?
生1:对折的次数一次比一次多1,剪出的个数也在不断增加。
生2:剪出的个数存在着一个规律,每次剪的个数都是前一次的2倍。
教师给予表扬。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表格内容,你还能提出问题吗?
生1:把纸连续对折5次,能剪出几个小人呢?(16个)
生2:把纸连续对折6次,能剪出几个小人呢?(32个)
……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5页第11题。
拿出方形的纸折一折、剪一剪,说出不同的剪法会剪出什么样的图案。
2.教材第36页第12题。
你能剪出像下面这样的图吗?
四、课堂小结
你认为剪连续的图案应该注意什么?
【教后思考】
这节课重在操作,合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半个人、单独的一个一个的人、头掉了、脚没分开等等。学生通过生生互动,明白先要观察图形的特点再来下手会更快。在纠错中成长,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注意归因训练,同时理清思路,这对后期的学习有更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