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细胞核的结构
和功能
白色美西螈
黑色美西螈
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美西螈的克隆实验
核移植技术
胚胎细胞
卵细胞
重组
细胞
一、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美西螈的克隆实验
细胞核控制着性状的遗传
后代的遗传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亲代基本一致
一、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美西螈的克隆实验
克隆猴实验
一、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伞帽
伞柄
假根
细胞核
伞形
菊花形
细胞核
伞藻实验
伞藻嫁接实验
伞藻核移植实验
一、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甲
乙
丙
丁
一、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伞藻嫁接实验
伞藻核移植实验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形态结构
细胞核控制着性状的遗传
受精卵横缢实验
变形虫切割实验
一、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阅读课本54~55页《资料2》和《资料3》,思考从实验结果分析,细胞核的有无影响了细胞的
哪些生命活动?
受精卵横缢实验
变形虫切割实验
一、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这两个实验操作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一、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受精卵横缢实验
变形虫切割实验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各项生命活动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系统的控制中心。
结论
二、初步认识细胞核的结构
阅读课本56页《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完成:
1、认识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辨识其形态;
2、初步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1
2
3
4
二、初步认识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
核孔
核仁
染色质
细胞核结构模式图
三、深入了解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
核孔
核仁
染色质
三、深入了解细胞核的结构
__层膜,把________和______分开
__________进出核的通道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膜
核孔
核仁
染色质
核内物质
细胞质
大分子物质
双
主要由____和_____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NA
蛋白质
染色质
(细胞分裂间期)
染色体
(细胞分裂期)
高度螺旋、变短变粗
解开螺旋、恢复细长丝状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模型构建】
利用手中的材料,尝试构建细胞核模型。
作业:模型构建:
尝试利用身边可以得到的材料制作一模型,体现染色体与染色质之间的关系《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3节。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细胞膜和细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细胞结构的整体认识,同时也是后面的“细胞的增殖”“遗传变异”等生物学知识的基础。其核心在于构建“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一核心概念,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观。本节教材,先通过问题探讨,创设情境说明细胞核的重要性,接着讨论
细胞核的功能,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为什么能够成为系统的控制中心呢?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分析,细胞核一定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教材从细胞核作为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两个角度重点进行分析。教材最后根据本章所学的知识内容,进一步总结了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这既是对本章的主要学习目标的回应,也是对本章学习内容的一个总结。
学情分析
在知识方面,初中时学生已经接触了克隆羊多莉,对于克隆不再陌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有了部分知识储备。由于我校孩子基础薄弱,所以我将模型制作简化为只制作细胞核模型。
在认知方面,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讨论问题的能力,这为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搭好了能力的阶梯,但是其逻辑思维的发展却不甚完善,因此在知识学习上仍需借助直观材料的支持。
教学目标
1、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3、尝试制作细胞核的结构模型
教学重难点
1.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重点)2.制作细胞核模型(难点)
教法学法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通过设置问题,层层诱导的方式把握教学重点,通过模型构建法突破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从而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教学过程
【导入】: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说:“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核是该系统的一部分,其结构与功能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开启细胞核的探索之旅。首先请同学们先观看一段视频,视频中提到了克隆猴的诞生,其实类似的实验还有很多。
【探究细胞核的功能】
资料1:美西螈的克隆实验
师:如果用两栖类动物美西螈做克隆实验,请大家讨论一下重组细胞发育成的美西螈是什么颜色?
生:讨论,回答是黑色
师:大家回答正确。这两个克隆实验原理相似,后代的遗传性状都是与提供(细胞核)的亲代基本一致,由此我们可以推出:细胞核控制着性状的遗传。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伞藻实验进一步验证。
资料4:伞藻的嫁接和移植实验
师:伞藻是生活在海洋中的一种单细胞藻类,分为“伞帽”、伞柄和假根3部分,伞帽有两种形态:菊花形帽和伞形帽,细胞核在基部。科学家用伞藻分别做了嫁接实验和核移植实验。接下来请大家仔细观看实验过程,尝试着复述该过程及其伞帽形态的变化?
生:复述
师:这个同学思路清晰,语言条理,很棒!那么伞帽的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还是细胞质呢?
生:细胞核
是的,这两组对比实验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形态结构,进一步证明了细胞核的功能之一是性状的遗传。那么细胞核还有其他功能吗?我们继续探究。
师:请大家阅读课本54~55页《资料2》和《资料3》,从实验结果分析,细胞核的有无影响了细胞的哪些生命活动?
生:阅读。
师:哪个同学能陈述一下,受精卵横缢实验中有核部分和无核部分的发育差异?
生:有核部分能分裂,发育成正常胚胎,无核部分不能分裂,发育停滞。
师:陈述准确,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师:细胞核又是如何影响变形虫的生命活动的呢?
生:无核不能摄食。。。,有核。。。
师:很好。细胞核控制着变形虫的摄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这是由这两个实验我们得出的结论。细胞的生命活动归根结底是由细胞的各种新陈代谢所导致的。所以我们可以总结为:细胞核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这是细胞核的第二个功能。
师:大量的事实表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就像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一样,细胞核也是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为什么能成为细胞的“控制中心”呢?结构与功能是相统一的;答案我们需要到细胞结构中去寻找。
【初步认识细胞核的结构】
师:首先请大家观看动画,初步认识细胞核的结构。然后阅读课本56页《细胞核结构模式图》
:识别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填写好学案。
生:读图,填写学案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1是核膜,2是核孔,3是核仁,4是染色质。师:细胞核为什么在功能上是一个控制中心呢,你认为与细胞核功能关系最密切的是什么结构?
生:(细胞核里的染色质。)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深入学习细胞核的结构。
首先一起解读“染色质”这个概念。染色质由什么组成?
生: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师:染色质是遗传物质吗?
生:是的,因为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师:是的,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染色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师: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它有几种形态呢?
咱们一起结合图示来学习一下。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质呈极细的丝状,在细胞分裂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形成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这就好比座机上的电话线,拉伸时是染色质,压缩后变成染色体。所以他们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质可以把控制体色,控制形态建成,以及摄食运动的遗传信息传给下一代,所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而DNA上储存的遗传信息就像细胞生命活动的“蓝图”,细胞依据这张“蓝图”,进行各种代谢。因此细胞核是代谢的控制中心。通过染色质这个结构,我们再次对细胞核的功能进行了深刻阐述。
师:接下来,请同学介绍一下细胞核的其他结构:
生:核膜
师:核膜给核内的化学反应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
师:核孔的功能是什么?
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师:细胞核作为控制中心下达的指令需要核孔将其发布到细胞的各个结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比如蛋白质和RNA可以通过,DNA则不可以,由此可见它对物质的通透性也是选择透过性。如果进出物质多,核孔的数目也会相应的增多。
师:最后我们一起看一下核仁的功能: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我们知道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随不同细胞对核糖体的需求量不同,核仁的数量和大小也会出现差异。
【构建细胞核模型】
师:明确了细胞核的结构后,大家能否将这个微观结构直观地表现出来呢。请利用手中的材料,尝试构建细胞核模型。
生:做模型
师:请两组讲解模型制作过程,这两组同学分别制作了细胞核的立体模型和平面模型,结构完整。如果这是唾液腺细胞,请大家思考该模型如何修正突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生:可以增加核仁数量,增大核仁体积,因为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淀粉酶多,需要核糖体多,而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核孔数量也会增多,因为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频繁。
师:这两位同学很好地阐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很棒。
师:模型构建法是我们常用的方法,课下请大家尝试利用身边可以得到的材料制作一模型,体现染色体与染色质之间的关系。
【逃出克隆岛】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生:看视频
师:体细胞克隆猴已经实现了,克隆人是否离我们也不远了?哪位同学可以分享你的观点?
生:说
师:虽然从原理和技术层面来看,克隆人是能够做到的,但是克隆人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和伦理问题。因此我国政府明确禁止克隆人。科学研究应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不能凌驾于道德,法律和伦理之上。这是我们应该承担起的社会责任。
七.板书设计
细胞核结构和功能
一、功能
二:结构
作业设计
尝试利用身边可以得到的材料制作一模型,体现染色体与染色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体细胞克隆猴视频导入,将课本中美西螈实验与已知的克隆实验结合,有助于学生理解细胞核在克隆过程中的作用。在学习细胞核的功能这部分时,我将课本中原有的4个资料整合,两两对照,分别得出三个结论,对应细胞核的两大功能,层层递进,结构清晰,通过充分的讨论、分析、比较,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实现了真正的探究。在处理细胞核的结构这部分时,我抓住结构与功能相统一这条主线,由浅入深的方式带领学生认识细胞核,同时借助三维动画,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去认识和记忆。最后部分采取了制作细胞核结构模型的形式,让学生深刻的体会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最后由电影片段《逃出克隆岛》引发学生对于克隆人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习题环节处理的不到位,由于时间紧张我删减了很多习题,导致落实方面还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