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把一个苹果投入水中,苹果最终漂浮,把苹果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后,剩余部分将(假设苹果密度均匀)( )
图1
A.上浮一些
B.静止不动
C.悬浮在水中任意位置
D.下沉至水底
2.一个重为G的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往盐水中继续缓慢加盐,鸡蛋所受浮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可能是图2中的( )
图2
3.一个小球在水中能漂浮,如果把它放入酒精中(ρ水>ρ酒精),则小球( )
A.一定会下沉
B.一定会悬浮
C.一定会漂浮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沉浮
4.在一支平底试管内装入适量铁砂,然后先后放入装有甲、乙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里,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试管在乙液体中排开的液体质量较小
C.乙液体的密度较大
D.在甲液体中,试管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力较大
图3
5.有a、b、c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与b质量相等,b与c体积相同;将三个小球缓慢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其状态如图4所示,其中c球沉在容器底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4
A.重力关系为Ga=Gb>Gc
B.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C.所受浮力关系为Fa=Fb=Fc
D.排开水的质量关系为ma=mb<mc
6.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位置如图5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图5
A.两小球所受浮力FA<FB
B.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C.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D.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7.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6所示。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
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
g,若甲杯中的液体是水,则小球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ρ水=1.0×103
kg/m3)( )
图6
A.40
g 40
cm3
B.40
g 50
cm3
C.50
g 40
cm3
D.50
g 50
cm3
8.将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
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
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分别是(g取10
N/kg)( )
A.悬浮,1.0×103
kg/m3
B.漂浮,0.95×103
kg/m3
C.下沉,1.2×103
kg/m3
D.漂浮,0.9×103
kg/m3
9.
三个相同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另一端分别与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球相连。向容器内倒入水,待水和球都稳定后,观察到如图7所示的情况,此时乙球下方弹簧长度等于原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7
A.乙球的重力与它受到的浮力不相等
B.甲球的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C.甲、乙、丙三个球的密度大小关系为ρ甲<ρ乙<ρ丙
D.甲、乙、丙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为F甲>F乙>F丙
二、填空题
10.今年3月,武船集团打造的世界上最大的矿砂船圆满完工,这艘矿砂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40万吨,它在海水中满载航行时,船及所装货物总重G为________N,所受浮力F浮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G,它由密度较小的水域驶向密度较大的水域时,船身会________。(g取10
N/kg)
11.如图8所示,体积为50
cm3、质量为45
g的实心小球,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小球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溢水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g。(ρ酒精=0.8×103
kg/m3)
图8
12.质量相同的两个实心物体甲和乙,体积之比V甲∶V乙=3∶2,将它们轻轻放入水中,若甲、乙均漂浮,此时受到的浮力之比F甲∶F乙=________;若甲、乙均浸没,此时受到的浮力之比F甲′∶F乙′=________;若一物体漂浮,另一物体下沉,则漂浮的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3.小明自制简易密度计并测定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刻度尺、圆柱形竹筷、细铅丝、烧杯、水、待测盐水。
图9
(1)实验步骤:
①如图9所示,在竹筷的一端缠上适量细铅丝,制成简易密度计。
②用刻度尺测出竹筷的长度L。
③把简易密度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方竹筷的长度h1。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将上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2)竹筷一端缠上铅丝,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度计是利用________(选填“漂浮”“悬浮”或“沉底”)条件工作的,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
(4)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盐水=____________。(不计铅丝体积,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四、计算题
14.学习了密度和浮力的相关知识后,某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合金块、细线、已知密度的多种液体、笔、纸等,设计改装成一支密度计。他们的做法是: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挂一个大小适当的合金块,分别将合金块浸没在水和煤油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标上密度值。再将合金块分别浸没在不同的校验液体中,重复上述操作,反复校对检验。这样就制成一支测定液体密度的“密度计”。(g取10
N/kg,ρ煤油=0.8×103
kg/m3)
(1)求合金块的密度。
(2)利用学过的公式原理,从理论上分析推导说明,待测液体的密度和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关系式。改装的密度计刻度是否均匀?改装后密度计的分度值是多少?决定密度计量程大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计算说明密度为2.0×103
kg/m3的刻度应该标在弹簧测力计的哪个位置。
答案
1.A
2.A
3.D
4.C
5.C
6.D
7.C
8.B
9.C
10.4×109 等于 上浮
11.45 40
12.1∶1 3∶2 甲
13.(1)④把简易密度计放入盐水中,静止后用刻度尺测出液面上方竹筷的长度h2
(2)使竹筷能够竖直漂浮在液体中
(3)漂浮 越小 (4)
14.(1)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
F浮=G-F示=ρ液gV排,
合金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F1=G-3
N=ρ水gV排①,
合金块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
F2=G-3.2
N=ρ煤油gV排②,
可得==,解得G=4
N,
代入①可得F1=4
N-3
N=1
N。
又因为G=ρ合金gV物③,
且由于浸没,所以V物=V排,
由①③可得=,解得ρ合金=4×103
kg/m3。
(2)当物体浸没在待测液体中时,
F3=G-F示=ρ液gV排④,
由③④可得==,
整理可得ρ液=(1-)ρ合金=(1-)×4×103
kg/m3⑤。
因为ρ液与F示成一次函数的关系(线性关系),所以改装的密度计刻度是均匀的。
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
N,所以F示每改变0.2
N,ρ液将改变0.2×103
kg/m3,故改装后密度计的分度值为0.2×103
kg/m3。
由公式ρ液=(1-)ρ合金可知,密度计的量程由ρ合金来决定。
(3)将ρ液=2×103
kg/m3代入⑤式,
可得F示=2
N,
所以密度为2.0×103
kg/m3的刻度应该标在弹簧测力计2
N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