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22 15:2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位于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三节。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温度的概念、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自然界中物质的三种状态,这些知识都为这一节课的学习作了充分的准备。本节讲述汽化和液化的方法及条件,这些内容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发展理念。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多在13-14岁,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动、喜欢动手实验,鉴于这一点,在教学中通过设计简单易行的小实验,可以很好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外,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因此将知识点以实验或创设情境的方法直观的呈现出来,对他们理解知识帮助很大。
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沸腾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教学重点
探究沸腾的特征
教学难点
进行观察现象与收集数据,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法与学法
启发式讲解与探究实验相结合
教具与学具
教学课件、试管、温度计、火柴、酒精灯、铁架台、棉线、秒表。
四、教学过程
教学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实验:向试管中滴入几滴酒精,在试管口套一个气球,然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请同学们又观察气球的变化,看一看试管内有什么?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提问:酒精去哪儿了?
引入:在我们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有许多类似的例子,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举出的例子最多。
?
教师根据学生举的例子,提问:在同学们举的例子中,液体变成气体的方式都是一样吗?
?总结。(板书:蒸发和沸腾)
?
分别对蒸发和沸腾进行研究。
提出问题:水沸腾的现象大家都见过,但由于时间和视角的问题可能大家观察的不是很清楚,对于水的沸腾大家还有哪些问题。
?
请学生分组对提出的问题讨论进行猜想。巡视指导。
?
(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先提出猜想,留在下面的探究实验中进行解决。)
?
?
?
?
?
?
?
?
?
根据本节课的目的,请学生小组就探究问题进行猜想。根据各组的猜想,各自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探讨。
?
?
?
?
?
?
?
?
?
?
?
?
?
请学生进行小组间交流。教师补充:观察水沸腾的过程中,水中会有气泡产生,要注意气泡的变化情况。
?
?
?
?
?
?
请同学们分工配合好,选取合适的器材进行科学的探究实验。
?
?
?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交流。
适时提问,对照记录表格内容及曲线图加以层层深入得出规律。
⑴、沸腾前液面是什么形状,沸腾时液面情况如何?说明沸腾这种现象是剧烈还是平和?
⑵、
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如何?说明沸腾在那些部位发生?(利用同屏技术将沸腾过程的慢动画在白板上展示)
⑶、
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分别如何变化?
⑷、
沸腾时有一定确定的温度规定为什么?
⑸、
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是否继续进行?说明是一个什么过程?
教师就实验中的出现的问题提出问题:
?
①各组实验中沸点为什么不同?
?
②平时说沸腾水的温度是100℃,为什么这个实验中水的温度不是100℃?
1.学生观察:酒精不见了。
?
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变成气体跑到空气中了。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
小组1:湿衣服晾干、洒在地上的水变干。
小组2:锅里的水被烧干了、擦在手上的酒精一会就没了。
??小组3:理发师把湿头发吹干、有露的时候太阳一出来一会露就没了。
?……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总?结。
?
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1:水沸腾有什么特点?
学生2:水沸腾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3:水沸腾后,在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是否会发生变化?
?
学生讨论猜想:
学生1:水沸腾时,上下翻滚,有大量的气泡。
学生2:水沸腾的过程中要一直给水加热,如果不加热,水就不会沸腾。
?
学生3:水沸腾以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
……
探究的问题猜想实?

?
方?
案①水沸腾的特点??②水沸腾的条件??③水沸腾时温度是否变化??
学生1:(边演示边讲解)课本装置实验图,加热到水沸腾通过观察透明烧杯中的现象记录沸腾的特点;当水沸腾后把酒精灯拿走,观察现象;在加热的过程中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
学生2:在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用手表记时,并记录数据,便于总结结论。
?
学生3:烧杯中要少倒些水,为节省时间还应该用热水。
?
学生4:给烧杯加个硬纸板做的盖子,减少热量损失。水沸腾后要多观察一会,不要马上停止加热。。
?
学生5:根据实验方案设计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的表格。
时?

?
(min)?1
?2?3?45温?

?
(℃)?????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将数据填写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
学生1:沸腾前平和沸腾时剧烈
学生2:没看清
学生3:表面和内部都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①温度计的差异;温度计的使用。
?
②通过观察沸点表,可见:不同液体沸点不同;同一种液体沸点与气压有关。
?
?
?
?
学生通过讨论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教师在此处的作用只是引导汇总,引出课题。
?
?
?
?
?
?
?
?
?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观察提出问题。
?
?
?
?
?
?
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猜想。
?
?
?
?
?
?
?
?
?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
?
?
?
?
?
?
?
?
?
?
在相互学习中得到提高。
?
?
?
?
?
?
?
培养学生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继续去发挥。
由1、2、总结得出沸腾定义。
总结沸腾的特征
由以上总结出沸腾发生的条件:




教师简单介绍。
实验:用纸锅烧水。
学生根据课堂上的实验,回家
自主设计、进行实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节
汽化和液化
1、汽化和液化
汽化:液态→气态
探究水的沸腾
提出问题:
猜想:
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