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
改革开放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进行的改革。
学习目标:
1、通过小岗村的变化,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措施、作用;
2、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必要性、措施、作用;
3、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改革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农民
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许多时候甚至是小人物创造的,发生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故事便是最生动的例子——
农村的改革进程
“一些农民过年连一顿饺子都吃不上。”
“农民碗里盛的是地瓜面和红萝卜樱子混煮面,霉烂的地瓜面散发着刺鼻的气味。”
“全家几口人只有一条裤子。”
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
温饱问题仍没有解决
改革前的小岗村
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大包干纪念馆》
依据材料分析人民公社化体制有何弊端?
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带领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生死状,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包干保证书
告别饥饿的宣言书
形式: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农户使用,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责
权: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利
请你从这份协议中,分析农民的责、权、利。
基础
1979年秋收盘点后……
小岗村1979年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还有钱,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平均每人400多元。在当时,对这群“叫花子”来说,这无疑是一座光芒四射的金山。
——马立诚、凌志军著作《交锋》
解决了吃饭问题,还首次交上了公粮,还清了20多年来吃救济的贷款!
严金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初阻力重重。邓小平提到:凤阳县搞大包干,一年翻身,改变面貌,值得研究。明确表态:只要能提高产量,包产到户就是正确的,致富不是罪过。
小岗村的做法受到中央肯定,大包干迅速蔓延全国,小岗村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21E4AEA4-8DFA-4A89-87EB-49C32662AFE0}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
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
农民丰收的喜悦
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小岗1979年秋收盘点后……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
意义: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知名的乡镇企业?
想一想:建国后我国在农业政策上有哪些调整?
1950-1952土地改革
1953-1956农业合作化运动
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
197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生产关系一定要
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
公有
公有
公有
二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解放企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开始: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30多年前描述青岛电冰箱厂
材料体现了怎样的一种生产经营局面?
这种局面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改革前的国有企业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学生,企业生产效率低,缺少生机
企业里吃大锅饭的情况,企业管理糟糕,生产纪律涣散
30多年来,海尔集团从一家资不抵债、亏空147万元,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
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集体经济
公私合营后,我国工商业实现了全行业的公有制,所有制形式比较单一,甚至连小商业也是公有制,这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一些不便。如以前的小卖部半夜12点敲门也可以卖货,实行公有制后按八小时工作制,营业员到点下班。北京的馄饨摊没了,上海的弄堂里的莲心粥消失了。
措施
①把原来的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 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
②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改革开放前的某一年,上海的天气很热,某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的措施,需要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购买降温设备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国营厂长、经理联名向省委、省政府写了一封“松绑”公开信: “……现在体制的条条框框捆住了我们的手脚,企业只有压力,没有动力,更谈不上活力,为此,我们怀揣冒昧地向你们伸手要权……”
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中心环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国有企业
国家
企业
工人
管得太多,太死
没有生产自主权缺乏活力
吃大锅饭,没有劳动积极性
给企业松绑
扩大自主权经营责任制
按劳分配
意义
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三
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解放国家
提出
①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
② 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内容:
意义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
农村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92年
十四大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城市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经济体制改革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