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检测卷 习题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检测卷 习题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13.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16:0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三 单元检测卷
检测 内 容:第 三 单元
选择题
填空与简答题
实验探究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咏梅诗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诗人闻到香味的原因
是( )
A.分子很轻 B.分子不断运动
C.分子体积小 D.分子间有间隙
B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2.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还能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
A.Na B.H C.Cl2 D.2N
A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3.下列粒子中,核外电子数相等的是( )
A.Na+与Cl- B.Cl-与Ar
C.Mg与Mg2+ D.S与S2-
B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4.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锰、镁 B.氩、金 C.铝、氯 D.钙、铜
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5.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
物的是( )
B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6.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
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g
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7.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8.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气体易被压缩
分子间的间隔大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不停地运动
C
气体热胀冷缩
分子可变大可变小
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 kg
分子很小
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9.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
距今212万年。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的
核外电子数为( )
A.6 B.8 C.14 D.20
A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0.在化学王国里,数字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
的说法正确是( )
①2H  ②2NH3  ③SO2  ④2O3  ⑤Mg2+ ⑥2OH- ⑦H2O
A.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
B.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
C.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
D.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
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1.根据微粒结构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③是非金属元素 B.②③的性质相同
C.②③都是离子 D.②④属于同种元素
B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2.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是维持生命的主要物质。铁参与血红蛋白、
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许多酶的合成,是身体内制造血红蛋白的主要原
料,在氧的运输及呼吸等许多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如图是铁在元素周期
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
B.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
C.属于金属元素
D.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 g
D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
下列图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图②对应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
D.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O2-
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4.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例如:在一定
条件下给水施加弱电场,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结成冰(俗称“热冰”,
结构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分子的运动性,在弱电场下,水分子的排列不可能从无序转变
为有序
B.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
C.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D.利用该性质,人们可能在常温常压下建成溜冰场
D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B.Fe、Fe2+、Fe3+三种微粒的质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为m的原子,核外有n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m-n
D.H2O2和H2O化学性质相同
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16.(6分)科学研究证实,物质从宏观上讲是由元素组成的,从微观上讲是
由粒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请你在下列空格里,用
“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 组成的。(1分)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 。(1分)
(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1分)
(4)体温计中的汞是由构成的 。(1分)
(5)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是由构成的 。(1分)
(6)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晶体是由 构成的。(1分)
元素
分子
原子
原子
分子
离子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17.(7分)(1)正电子、负质子都属于反粒子,它们与普通的电子、质子的质量
与电量均相等,而电性相反,科学家设想在宇宙的某些部分可能存在完
全由反粒子构成的反物质。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反氢分子中反氢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反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
符号是 。(4分)
(2)下图是氢分子和氧分子运动的示意图。
1
H-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①在A、B和C中,能比较得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的是 (填
标号);(1分)
②从图中可知,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除温度外,还与 有关;(1分)
③举一个能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生活事例:
。(1分)
BC
分子种类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或其他合理答案)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18.(3分)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钾、二氧化硫、黄金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 。
(1分)
(2) 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
或“失去”)电子。(1分)
黄金
失去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3)下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
子是 (填序号)。(1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D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19.(8分)图甲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乙是几种微粒的结
构示意图,仔细分析答题。
(1)图甲中,铝元素的信息有一处错误,请加以改正: 。(2分)
(2)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分)
(3)图乙中,属于稳定结构的原子是 (填序号,下同)。(2分)
(4)图乙中,与铝不属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2分)
Al
26.98
AD
A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20.(8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
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硼元素的一条信息: 。
。(1分)
(2)第三周期(横行)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一种),其阳离子是 。
(均填离子符号)(2分)
(3)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物质是 ,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2分)
硼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
Na
Na+
NaCl
离子
(或硼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有两个电子层等 )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
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1分)
a.He和Ne   b.B和Mg    c.Al和Si    d.F和Cl
(5)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1分)
(6)研究表明:第二周期3~9号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逐渐增
大,核对核外电子的引力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逐渐减小。试分析第三
周期11~17号元素原子半径变化规律是 。(1分)
a、d
电子层数相同
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3分)
21.(8分)(1)如图1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
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活塞慢慢推入,容易推压的是 (填字母),
理由是 。
。(2分)
B
水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小,空气中微粒间的空隙比较大,
所以空气比较容易被压缩
上一栏目
实验探究题
21
22
23
(2)①如图2所示,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
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 ,说明
;(2分)
②继续向图2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
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 。
,说明 ,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
是 。(4分)
整瓶水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液面
分子间存在间隔
便于观察液面变化
低于刻度线且距离较远
上一栏目
实验探究题
21
22
23
22.(7分)如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
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2。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
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
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上一栏目
实验探究题
21
22
23
【分析讨论】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1分)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分)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2分)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2分)
对照
B、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且C先变红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运动得越快
不污染环境
上一栏目
实验探究题
21
22
23
23.(8分)“比较出真知”,比较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小刘同学
利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得出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下面是他设计的
实验。在第一步中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 。
;得出的结论是 。
(4分)
蒸馏水遇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
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红
浓氨水遇酚酞溶液变红
上一栏目
实验探究题
21
22
23
在进行第二步实验时,他还应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是 ,他在滤纸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的物质是 ;棉花上滴加的物质是 ;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说明了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分)
胶头滴管
酚酞溶液
浓氨水
滤纸条上从右向左逐渐变红
上一栏目
实验探究题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