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检测卷 习题课件(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复习】人教版化学九上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检测卷 习题课件(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5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17: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五 单元检测卷
检测 内 容:第 五 单元
选择题
填空与简答题
实验探究题
计算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质量守恒的根本原因是( )
A.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不变
C.分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
D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2.如图是通过红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锥形瓶内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
质量
B.红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
A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g氢气和1 g氧气反应生成2 g水
B.3 g碳完全燃烧后,生成了11 g二氧化碳,则消耗空气8 g
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
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D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4.化学方程式能简明、科学地描述化学反应。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
是( )
A.2H2O===2H2↑+O2↑
B.2S+3O2===2SO3
C.Fe2O3+CO===Fe+CO2
D.2H2O2===2H2O+O2↑
D
点燃
高温
MnO2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5.高氯酸铵(NH4ClO4)是一种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可能生
成的物质是( )
A.O2 B.H2O C.Cl2 D.CO2
D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6.银器发暗是因为形成了黑色的Ag2S。欲使银器变亮,可先用洗衣粉洗去
表面油污,再把它和铝片放入碳酸钠溶液中共煮,至银器恢复银白色时,
取出银器,用水洗净即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Ag2S+6H2O
===6Ag+2Al(OH)3+3X↑,X的化学式是( )
A.H2S B.SO2 C.SO3 D.O2
A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7.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固体表面化学的研究中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其成果之一是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下图所
示)。符合上述反应过程的顺序是( )
A.⑤④①③② B.④⑤①②③
C.⑤④①②③ D.④⑤①③②
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8.对于化学反应2KClO3===2KCl+3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O2的质量
C.MnO2加快了该反应的速率
D.氯酸钾中K、O元素的质量比是39∶16
MnO2
D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9.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 g
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 g 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
A.4∶9 B.8∶1 C.10∶11 D.31∶44
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0.加热8 g高锰酸钾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是7.4 g,那么剩余物
是( )
A.MnO2和K2MnO4 B.K2MnO4
C.KMnO4和K2MnO4 D.MnO2、K2MnO4和KMnO4
D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1.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
若生成C和D共105 g,则该反应消耗B物质的质量为( )
A.60 g B.50 g C.40 g D.30 g
A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2.已知4.4 g某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13.2 g二氧化碳和7.2 g水,有关该物质
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
D.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3∶8
D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3.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
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
C.44 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 g乙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4.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
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丙一定是催化剂
C.生成丁的质量为8 g
D.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5∶2
D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15.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
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一定是化合物
B.该反应可能是水的电解
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9∶41
B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
栏目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5分)
16.(4分)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标出H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1分)
(2)锶(Sr)原子,38号元素第五周期第二主族,失去2个电子后形成离子,
离子符号为 。(1分)
(3)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CaCO3===CaO+CO2↑,正确读法:
。(2分)
Sr2+
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高温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17.(10分)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2分)
(2)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
  。(2分)
2H2O2===2H2O+O2↑
MnO2
2SO2+O2===2SO3
尘埃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3)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
  。(2分)
(4)少量硫酸铜溶液滴入氢氧化钠稀溶液中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
  。(2分)
(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2分)
Cu+2AgNO3===Cu(NO3)2 +2Ag
2NaOH+CuSO4===Cu(OH)2↓+Na2SO4
Fe3O4+4CO===3Fe+4CO2
高温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18.(6分)有人试图通过在加压条件下将某些物质合成甲醇(化学式为CH3OH),
化学反应前后微观图如下,试回答。
(1)在图中将反应前缺少的微粒补全。(2分)
(2)上述反应过程中,属于氧化物分子的是 (填名称)分子,上述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3)上述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分)
一氧化碳
化合反应
2H2+CO===CH3OH
加压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19.(9分)我国最近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ClO2,其制取方法反应的微观过程
如下图所示,回答问题。
(1)ClO2的名称是 ,构成丁物质粒子的名称是 。
(2分)
(2)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共表现了 种。(1分)
二氧化氯
钠离子和氯离子
4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3)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化学式是 。(1分)
(4)通过观察该图,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你对化学反应有什么体会?
。(3分)
(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合理即可)
Cl2 +2NaClO2===2ClO2 +2NaCl
Cl2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20.(6分)氢能是最理想的能源。如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请回
答下列问题。
(1)ZnFe2O4在循环制氢体系的总反应中起 作用,其中铁元素的化
合价为 。(4分)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
催化
+3价
3H2+2Mg2Cu====== 3MgH2+MgCu2
一定条件
上一栏目
填空与简答题
16
17
18
19
下一栏目
20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21.(12分)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 ℃)探究质量守恒定
律的实验中,晓涵同学将橡皮塞上的细玻璃管下端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
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
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上一栏目
实验探究题
下一栏目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B气球胀大的原因是
。 (3分)
(2)装置: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 ;
气球的作用是 。(2分)
(3)现象:白磷燃烧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
(1分)
白磷燃烧
白磷燃烧放热,气体受热膨胀
防止锥形瓶底部局部受热炸裂
防止气体逸出
产生大量的白烟,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使瓶中压强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
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中气球变小,A内压强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A、
C中气球大小不同
上一栏目
实验探究题
下一栏目
(4)反思:白磷燃烧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
;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4分)
(5)燃烧前称量,锥形瓶的总质量为29.6 g,则如图D托盘天平中游码的读数为
g。(1分)
遵守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化合反应
4P+5O2=== 2P2O5
点燃
4.6
上一栏目
实验探究题
下一栏目
(6)某同学用图E所示的装置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将铁粉和稀盐酸混合(已知:
Fe+2HCl===FeCl2+H2↑)后称量,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向右边,造成的
原因可能是 (只写一条)。(1分)
气球膨胀产生向上的浮力
上一栏目
实验探究题
下一栏目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2.(8分)为测定某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将2 g该样品与足量水发生如下反
应(杂质不参与反应):2Na2O2+2H2O===4NaOH+O2↑,生成的气体质
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2分)
(2)列式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6分)
0.32
上一栏目
计算题
解:设样品中的过氧化钠的质量为x。
2Na2O2+2H2O===4NaOH+O2↑
156 32
x 0.32 g
=   解得x=1.56 g
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100%=78%
答:该样品中过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78%。
上一栏目
计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