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单选题
“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引起了全世界关注,下列说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
B.
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
C.
加强水质监测,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
沿海地区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大胆改进。选用45mL的的试管和针筒注射器进行了实验,效果良好。
关于以上两组实验,有如下说法:
图Ⅰ实验红磷在瓶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
图Ⅰ实验等到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若图Ⅰ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止水夹始终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
按图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按图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红磷与氧气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并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5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10mL刻度处才停止。
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
B.
C.
D.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气
B.
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空气越清新
C.
计入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D.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B.
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
C.
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D.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污染越严重
为减少环境污染,洛阳汽车“限号”出行。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
CO
B.
C.
D.
下列物质中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的是
A.
浓度
B.
浓度
C.
浓度
D.
浓度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选用不同可燃物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起始时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五等份。将燃烧匙内的可燃物加热至燃烧或红热后,伸入瓶中塞紧瓶塞。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记录数据如下表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实验编号
可燃物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高度
镁带
等于3格
铁丝
几乎为0
红磷
约为格
红磷
约为格
下列有关解释不合理的是
A.
实验可能原因是:镁带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
B.
实验可能原因是:铁丝燃烧消耗的氧气与生成的气体体积相等
C.
实验可能原因是:红磷量太少,集气瓶中的氧气未完全反应
D.
实验可能原因是:红磷点燃后,插入燃烧匙时,未迅速塞紧瓶塞,有部分空气逸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B.
露天焚烧垃圾
C.
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D.
用工业废水灌溉
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可用碳粉来代替铜粉进行测定
B.
该实验方法利用的是间接测量的方法
C.
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未冷却到室温就进行读数
D.
气球的作用是调节气压使氧气充分反应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
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
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D.
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二、填空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以下内容。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填化学式;
雪饼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填化学式;
稀有气体可以用作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______;
导致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三种:、______和______填化学式;
气体的热胀冷缩说明了______从分子的角度来解释。
三、简答题
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得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______;
丙同学: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请帮助她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______。
从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氦气了四种气体中,按题意选择适当的物质并用化学式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是_______________。
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________________。
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为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白磷燃烧结束后等到试管冷却再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前沿最终停留在_________ml刻度处。
小明在进行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偏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答一种即可?
?
?
??
实验装置如下图,甲、乙两集气瓶用导管连接,玻璃管A下端紧系一个气球。将此装置放置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可看到白磷燃烧,请分析甲瓶中的气球的变化情况是
A.
逐渐变大??
?????????????????
B.
逐渐变小??????
C.
先变大后又变小???
D.
先变小后又变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可以节约化石能源,还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不合题意;
B.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不合题意;
C.加强水质监测,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有助于保护水质,防止水污染,不合题意;
D.沿海地区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会造成水的浪费,不利于水资源的保护,符合题意。
故选:D。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2.【答案】C
【解析】解:图Ⅰ实验红磷在瓶中燃烧时的主要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该选项说法正确。
图Ⅰ实验等到红磷熄灭后,不能立即打开止水夹,否则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若图Ⅰ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止水夹始终未夹紧,会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通过导管逸出,测定结果偏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按图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20mL刻度处,则说明装置不漏气,该选项说法正确。
按图Ⅱ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当红磷与氧气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并打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5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刻度处才停止,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容器内体积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答案】A
【解析】解:A、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做食品保护气正确,故选项正确;
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差,越好错误,故选项错误;
C、计入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等,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不是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错误,因为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A。
A、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
B、空气质量级别越高,说明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C、计入城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臭氧;
D、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性质和用途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答案】B
【解析】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故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故B说法错误;
C、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C说法正确;
D、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污染越严重,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氮气的用途考虑;
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考虑;
C、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
D、根据空气质量的判断方法考虑。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B
【解析】解:A、CO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A错。
B、属于空气的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正确。
C、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C错。
D、属于空气的污染物,故D错。
故选:B。
根据空气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判断;空气的污染物是有害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空气的污染问题,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但排放含量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6.【答案】B
【解析】解:四个选项中的物质,只有是空气污染物,因此,浓度属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
故选:B。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基本监控项目应该是监控空气的污染物,分析属于空气污染的有害物质。
明确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物质名称,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解:A、实验可能原因是:镁带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反应,即能和氮气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可能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实验可能原因是:红磷量太少,集气瓶中的氧气未完全反应,即氧气有剩余,该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可能原因是:红磷点燃后,插入燃烧匙时,未迅速塞紧瓶塞,有部分空气逸出,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磷燃烧能够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氧气消耗后,容器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水进入容器,进入容器中的水的体积即为容器中空气中的氧气体积,进一步可以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应该具备的条件是: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不能和空气中的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8.【答案】C
【解析】解:A、直接排放生活污水,会污染水资源,故错误;
B、露天焚烧垃圾,能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等,故错误;
C、开发利用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故正确;
D、工业废水灌溉,能污染水体和土壤等,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
B、根据露天焚烧垃圾能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分析;
C、根据清洁能源不污染环境分析进行解答;
D、根据工业废水灌溉会污染水资源进行解答。
环境保护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也是中考考查的热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A
【解析】解:碳粉在空气中燃烧,消耗了氧气,但生成了二氧化碳,导致装置内外压强平衡,注射器不会移动,不能用碳粉代替铜粉,A错误;
B.该实验利用铜粉消耗掉玻璃管中的氧气,导致装置内压强减小,注射器活塞右移,间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B正确;
C.若装置未冷却到室温,会导致装置内的气体受热膨胀,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C正确;
D.本实验需要推拉注射器,使氧气与铜粉充分接触,充分消耗氧气,气球可以平衡压强,防止推注射器活塞导致胶塞弹出,D正确;
故选:A。
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反应原理,以及本实验装置图,对本题进行具体分析。
本实验考察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涉及到装置改进,难度偏大。
10.【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分析物质的性质即可。
【解答】
A.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合题意;
B.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供给呼吸,故B符合题意;
C.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金刚石的物理性质,故C不合题意;
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11.【答案】?
?
化学性质不活泼?
CO?
?
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析】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故填:。
雪饼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故填:。
稀有气体可以用作保护气是因为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填:化学性质不活泼。
导致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三种:、CO和。
故填:CO;。
气体的热胀冷缩说明了分子之间有间隔。
故填:分子之间有间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雪饼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
导致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三种:、CO和。
分子、原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它们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
微观粒子之间有一定间隔,温度越高,间隔越大,温度越低,间隔越小。
12.【答案】?
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为气态,导致装置内外压强始终平衡,水不会倒流?
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解析】解: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为气态,导致装置内外压强始终平衡,水不会倒流;
故填:碳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为气态,导致装置内外压强始终平衡,水不会倒流;
若进水量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由于装置漏气,也可能由于药品不足,还可能由于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故填: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解:正确书写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碳燃烧生成物的状态,得出水没有倒吸的原因;
从药品、操作、气密性的角度,分别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难度不大。
13.【答案】
【解析】
【试题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解题的关键是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
【解答】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
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
稀有气体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氦气属于稀有气体,故可填充霓虹灯且通电时会发出有色光的是氦气,化学式为:He;
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化合物是甲烷,化学式为:
14.【答案】装置气密性好;
;12;
白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及可能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的分析,解此类问题时关键是分析清楚实验原理,了解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严谨的实验态度。
【解答】
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整个装置都不漏气,故答案为:装置气密性好;
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故为,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这时白磷燃烧消耗掉的只是试管内的氧气为,所以活塞应停在的刻度处,故答案为:;12;
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偏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白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故答案为:白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读数;
光照下气体膨胀,瓶内压强变大,故气球会变小,之后白磷燃烧造成瓶内气体减小,瓶内压强减小,故气球变大,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本题是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要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在本实验中用的是过量的白磷,燃烧后的生成物是固体,不需要占很大的空间。本实验中用的是40mL的试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并且活塞在20mL处,有助于反应结束后计算体积。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白磷足量;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还要注意防止试管受热不均或气体体积受热膨胀过大,从而造成试管炸裂。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