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宋】李清照
声声慢
李清照,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赵明诚题词:清丽其词,端庄其品。归去来兮,真堪偕隐。
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天真烂漫情窦初开的贵族少女形象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
内容——怀旧悼亡
词风——凄婉哀怨
诵读课文
读准节奏
读出感情
疏通词意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够采摘呢!独自一人整天守在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捱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怎能是一个“愁”字能说的尽呢!
鉴赏
形象
语言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1、作者要抒发的是什么情感?
一种深深的愁思。
2,词人通过什么手法抒发这种愁?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声声慢》里词人要表达的情感是愁,这在词里也有极明确、极直接的表达。比如: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正伤心。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朗读开头三句词,思考:“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冷冷清清孤孤单单的身影,从而产生凄凉,惨痛,悲戚的情感。
1、巧用叠词,渲染了女词人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为全词奠定了哀怨凄凉的感情基调。
2、增强语言的韵律感,并起到强调作用。
1、开头七组叠字的运用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如何理解“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
实际上指生活的变故,人生的起伏令人悲欢难测,忧喜不定。
3、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是意象的艺术。为写“愁”,词人主要选取了哪些意象??
1、三北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3、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感悟意境
词人主要选取的意象??
淡酒,秋风,鸿雁
黄花,梧桐,细雨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酒:愁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
写出了作者晚年凄凉惨淡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急风?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急风(秋风):
萧瑟,悲凉。
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雁?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1、传递信息的使者
(亡夫之痛)
2、北雁南飞人难归,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
(国破家亡之苦)
结论:
过雁象征离愁,包含亡夫之痛,亡国之痛。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黄花?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
——《南楼令》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黄花:喻女子容颜的憔悴
黄花
满地黄花何人赏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
梧桐象征悲凉、孤寂、凄苦
细雨梧桐到黄昏
亡国之痛
沦落之苦
孀居之悲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联系该词的创作背景,分析词人“愁”的具体情感内涵。
这种情感是通过何种手法表达出来的?
愁
直接抒情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雁过也,正伤心。
3,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淡酒浇愁
秋风劲吹
征雁南飞
黄花憔悴
雨打梧桐
婉约?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讽刺南宋偏安一隅,抒发家国情怀。
豪健飘举,沉郁悲凉
类似:《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作业:
1,背诵默写《声声慢》《念奴娇》《永遇乐》
2,《固学案》补齐(周五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