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15:4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七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7.1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问题探讨
枯叶蝶的翅很像一片枯叶,这种现象叫什么?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同一环境中不乏翅色艳丽的蝴蝶,这与你刚才所做的解释有矛盾吗?
拟态
警戒色
保护色
神创论
——《圣经》
神创论
第一日
神在黑暗混沌的大地创造光、昼夜
第二日
神创造天,将上面和下面的水分开
第三日
神分离陆地和海洋,创造出植物
第四日
神创造出日、月和星星
第五日
神创造出水生动物和飞鸟
第六日
神创造出牲畜、昆虫、野兽和男女
第七日
神安息了
——《圣经》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拉马克(L.B.Lamarck)
1744

1829
1、地球上所有生物都
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
而来。
2、生物是由

逐渐进化的。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

,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不是
进化
低等
高等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主要内容:
一、拉马克学说
拉马克的理论要点: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指环境引起或由于用进废退引起的变化是可以遗传的
拉马克(L.B.Lamarck)
1744

1829
食蚁兽
拉马克认为,器官用得越多就越发达,如食蚁兽的舌头之所以细长,是由于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鼹鼠
拉马克认为,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如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化。
利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
拉马克认为长颈鹿的进化是因为草地退化后要吃树叶,它们想要长颈,于是天天使劲地将颈伸长,终于形成了现在的长颈鹿。
按照用进废退法则推理未来人是怎样的?
历史意义
:
1、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了进化理论的学者;
2、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1、拉马克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
2、拉马克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环境的变化如果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不足
:
我们应怎样评价拉马克进化学说?
中文名: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
外文名:Charles
RobertDarwin
国籍:英国
出生地:普雷斯顿
出生日期:1809年2月12日
逝世日期:1882年4月19日
职业:生物学家,博物学家
毕业院校:剑桥大学
信仰:唯物主义
主要成就:创立生物进化论
代表作品:《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由来和性选择》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
事实1: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事实2: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
事实3:资源是有限的
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事实4: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事实5:许多变异是可能遗传的
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推论3: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鳕鱼的年产卵量是500万粒。有人计算过,如果鳕鱼所产的卵全部能孵化长大成鱼,那么不出6年,整个大西洋就会被鳕鱼塞满。
①过度繁殖
各种生物都有极强大的生殖力。但是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会保持相对稳定。
生物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许多变异是可遗传的。
生物的变异有的比亲代更适应环境,
有的却更不适应环境,
即变异是不定向的。
遗传变异
②遗传和变异
(1)具有普遍性
(2)变异有的对生物生存有利,有的则不利,变异具有不定向性。但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即其性状适应环境的),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并留下后代。
(3)有利变异可以传给下一代。
③生存斗争
生物为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
?产生生存斗争的原因:
  生物大量死亡,少量存活。对生物个体往往有害,但对生物物种是有利的。
?生存斗争产生的结果:

种内斗争

种间斗争

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斗争
?生存斗争类型:
(食物、水、空间、配偶、阳光等)
④适者生存
结合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解释长颈鹿为什么脖子长?
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
)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
)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
)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却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
)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遗传变异
适者生存
过度繁殖
有限的生活条件
+
导致
生存斗争
+
变异
导致
适者生存
+
有利性状遗传
导致
生物新类型出现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查理·达尔文(1809-1882)
英国的博物学家
结果
外因、基础
动力、手段
内因
原始物种
聚代积累(量变)
质变
注意
自然(环境)在生物进化中作用:
1、拉马克:环境引起生物体变异
2、达尔文:环境选择有利变异个体,淘汰不利变异个体(选择作用)
?长期使用农药,害虫出现抗药性原因
农药引起害虫发生抗药性变异(×)
长颈鹿
的祖先
过度繁殖
生存斗争
长颈、长肢个体
(遗传积累)
适者生存
现代长颈鹿
(变异)
长颈、长肢个体
短颈、短肢个体
自然选择学说怎么解释长颈鹿的进化?
自然选择
三、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1、积极意义:
1.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
2.揭示生物统一性的原因
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
3.揭示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4.解释生物适应性的形成
(拟态、保护色、警戒色)
5.生物界的种类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6.给神创论和物种不灭论致命打击。
三、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2、局限性:
1.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作出科学解释
(运用了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无法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材料一:
1984年在我国云南澄江发现了闻名于世的澄江动物化石群。澄江动物化石群向人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生物在寒武纪里大爆发式的出现,动物的演化要比今天快得多,动物新的构造模式或许能在“一夜间”产生。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各个动物门类当时几乎都已经存在,只是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
达尔文认为生物的有利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加强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但是此材料表明许多新物种的产生不是微小的变异漫长的积累,而是呈现为大爆发式地出现。
材料二:
生物群落中,个体之间不仅有激烈的生存斗争,也有和谐的合作。小鸟会帮助鳄鱼清除牙缝中的肉,母狮子会合作哺乳别的幼狮子,老斑马甚至在群体被狮子追逼的时候迎上去,以自杀来保护群体。
达尔文认为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但是本材料表明,生物群落中不仅有生存斗争,还有广泛的互助、全面合作,通过互助和合作使微弱小的个体得以生存,从而使“不适者也生存”。
性状水平
深入
基因(分子)水平
以生物个体为单位
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形成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已经被多数人摈弃。
四、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1.一只雌蛙能产卵4000~5000个,卵受精后只有5%~10%
能发育为成体。达尔文对这一事实的解释是(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自然选择
2.达尔文进化学说的中心内容是(

A.适者生存
B.过度繁殖
C.生存斗争
D.自然选择学说
3.生物进化的内因是(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和变异
D.适者生存
4.最先提出生物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

A.达尔文
B.孟德尔
C.拉马克
D.摩尔根
B
D
C
C
五、反馈练习
5.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


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变异是不定向的

变异是定向的

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③⑤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