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陆地与海洋(单元测试培优篇)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陆地与海洋(单元测试培优篇)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12-22 11:1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陆地与海洋(单元测试培优篇)
一、选择题(60分)
(2019·模拟·云南昆明市)图中①与②两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乌拉尔山脉
D.苏伊士运河
(2019·真题)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之间。横断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哪一板块碰撞形成的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019·学业·天津天津市红桥区)读如图,判断关于地球海陆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均匀
B.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C.海洋大多分布在北半球
D.世界海陆面积比约为
7:3
(2019·专项)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
A.巴拿马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2019·模拟·云南昆明市)读图,下列有关大洲、大洋分布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穿过的大陆有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B.与亚洲陆地相连的大洲是北美洲
C.环印度洋的大洲有南极洲、非洲、亚洲、大洋洲
D.四大洋中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
(2019·期末·天津天津市和平区)读下图,依据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
A.红海会逐渐缩小
B.地中海会逐渐扩大
C.①山脉是张裂形成的
D.②山脉是碰撞形成的
(2019·学业·天津天津市和平区)同学用切分地球仪的方法,研究海陆面积。发现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海大于陆。海陆面积比约为
A.6:4
B.2:8
C.7:3
D.3:7
(2019·期末·广东深圳市罗湖区)读图,甲、乙两大洲的轮廓和生物相似的特征证明了
A.海底扩张学说
B.大陆漂移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地质力学
(2020·专项)据
NHK
报道,当地时间
2019

6

18
日晚上
10

22
分,日本山形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
6.8
级地震。日本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是
A.位于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位于美洲板块和大西洋板块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2020·真题·云南昆明市)有关下图阿尔卑斯山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板块的挤压
B.板块的张裂
C.海平面上升
D.人类的活动
(2019·模拟·云南昆明市西山区)北京时间
2018

1

23

17
时美国阿拉斯加州发生
8
级左右强震,2018

2

7
日台湾花莲地区发生
6.5
级地震,2018

1

27
日菲律宾马荣火山爆发,2018

3

1
日日本新燃岳火山喷发。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019·期中·天津天津市)下图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A.地中海处在板块交界处
B.地中海将会扩大
C.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D.阿拉伯半岛与非洲距离将扩大
(2019·模拟·云南昆明市五华区)由如图可以看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由于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互挤压
C.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2019·专项)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
A.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板块交界地带,地壳不稳定
C.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支离破碎
D.?板块内部地带,地壳不活跃
(2018·期末·北京北京市西城区)读“南美洲和非洲的古老地层及动、植物化石相似性图”,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图中显示的信息有(  )
①大陆发现古海洋生物的化石
②相邻的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
③两块大陆发现相似动、植物化石
④两块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复合题(39分)
(2019·期末·北京北京市密云区)
在学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时,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的海陆分布状况,同学们认真阅读了“世界的海陆分布图”(图
1),并结合数据绘制了表示海陆分布的统计图(图
2)。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据图
1
可知
A.东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B.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南半球
C.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西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东半球
(2)同学们绘制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
2,图中深色区域代表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图中能正确表示全球海陆分布状况的是
A.A
B.B
C.C
D.D
(2020·真题·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如图是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两小题。
(1)
图中
A
处箭头所指高大山脉是因为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B.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美洲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2)
从该图中可看出六大板块在不断运动,该运动可导致海陆变迁,下列现象中不是板块运动导致的是
A.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代森林和河流遗迹
C.红海面积不断缩小
D.填海造陆
(2019·期末·河北保定市曲阳县)读“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回答下面小题。
(1)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
A.大地是运动的
B.大陆在不断漂移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
(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了
A.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B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
2.
【答案】B
【知识点】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板块名称、位置
3.
【答案】D
【知识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概况
4.
【答案】C
【知识点】大洲分界线
5.
【答案】B
【知识点】大洲大洋名称、位置、轮廓
6.
【答案】D
【知识点】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
7.
【答案】C
【知识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概况
8.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是南美洲,乙是非洲,两大洲轮廓相吻合、生物相似的特征,证明了南美洲和非洲原来是连在一起的,是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力证据;故选:B。
【知识点】大陆漂移学说
9.
【答案】C
【解析】日本经常发生地震的原因是因为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知识点】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板块名称、位置
10.
【答案】A
【知识点】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
11.
【答案】D
【解析】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组成,读图可知,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知识点】板块名称、位置
12.
【答案】B
【解析】由图中板块的运动图可以看出,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处,会不断缩小,故
A
正确、B
错误。阿尔卑斯山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故
C
正确。阿拉伯半岛与非洲位于板块的张裂处,距离将扩大故
D
正确。故选
B。
【知识点】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
13.
【答案】A
【知识点】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板块名称、位置
14.
【答案】B
【知识点】板块名称、位置、板块运动及产生的现象
15.
【答案】D
【解析】【分析】魏格纳天文学博士,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20世纪初,魏格纳首先对大陆漂移假说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他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轮廓。
【解析】解:读图可知,图中显示的信息有:②相邻的大陆(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轮廓形状基本吻合,③两块大陆发现相似动、植物化石,④两块大陆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这些都是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力证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理解记忆即可。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二、复合题
16.
【答案】
(1)
B
(2)
A
【解析】
(1)
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A
错误;从南北半球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B
错误;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C
错误;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西半球的海洋面积大于东半球,D
正确。故选
D。
(2)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
71%
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读图可知,A
图能正确表示全球海陆分布状况,故选
A。
【知识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概况
17.
【答案】
(1)
D
(2)
D
【知识点】板块名称、位置、海陆变迁的证据
18.
【答案】
(1)
C
(2)
A
【解析】
(1)

1519

9
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
200
多人的探险船队,分乘
5
艘帆船从西班牙出发,向西南穿越大西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的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

3
月,船队到达菲律宾,他们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终于在
1522

9
月回到原岀发地西班牙。麦哲伦船队首次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绕地球一周的航行,首次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故选:C。
(2)
读图分析可知,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中,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根据题意,故选:A。
【知识点】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大洲大洋名称、位置、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