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1观察物体(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1观察物体(三)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14:39: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观察物体(三)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根据给出的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用给定数量的小正方体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让学生体会摆法的多样化。
2.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摆出相应的几何组合体,体会有些摆法的确定性。
3.通过用小正方体拼搭几何组合体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分析和推理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根据已有图形的表现,想象、拼搭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关系。
【教学难点】
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三个图形,并用正方体拼搭出相应的图形。
一、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摸得着,看不见,是什么呢?”(耳朵)为什么能看见别人的耳朵,却看不见自己的耳朵呢?因为我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研究观察物体(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按要求摆一摆。用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从正面看到是的图形。
(2)读题理解题意。使学生明白是用4个小正方体去摆,而且是从正面观察。
(3)学生试做后组内交流。
师:先在头脑中想一想摆完后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再动手摆一摆。
学生独立思考后动手操作拼摆,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可以怎样摆?
生:可以这样摆。
师:这样摆可以吗?
师:还可以怎样摆?
学生试摆后展示。
(5)拓展延伸。
师: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你可以怎样摆?
学生动手拼摆,在小组中交流摆法。
指名汇报并演示,学生可能会提供多种摆法,只要合理,教师都给予肯定。
(6)提问:通过拼摆,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①虽然摆法各不相同,但只能添加到前面或后面,不能添加到上、下、左、右面。②只给出一个方向观察的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2.教学例2。
你能摆出兰兰所观察的图形吗?
(1)动手操作。
让学生根据例题提供的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摆出相应的立体图形,与同桌交流摆法。
(2)全班交流。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是怎样拼摆的?
生:可以这样摆。
师:还有其他摆法吗?
生:没有了。
师:为什么例1有很多种摆法,而例2却只有一种摆法呢?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体会到:一旦确定了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的图形,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也就确定了,也就是说本题只有一种摆法。
3.总结规律。
师小结:不同的立体图形,有时候可以在同一个角度得到相同的平面图形;所以根据从一两个方向得到的平面图形,是无法断定立体图形的形状的,而要真正知道这个图形究竟是什么样的,就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页“做一做”。
2.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2题。
3.教材第3~4页“练习一”第4~7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三)
例1: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用同样数量的正方体拼摆出来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同的。
例2:根据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用正方体拼摆出来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唯一的。
【教后思考】
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正确理解根据从一个面看到的图形,用同样多数量的正方体摆出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不相同的;如果根据从一个立体图形的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拼摆出来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是唯一的,也就是还原了原来的形状。
总之,这节课由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课堂效果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