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时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页内容。
【教学目标】
联系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计算方法,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统一。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一、情境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教师板书)
多媒体出示(以厘米作单位)。
1.
师:你会计算这两个图形的体积吗?
(学生独立做题,做完后集体订正)
2.填空。
(1)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______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______。
(3)正方体的体积=______。
师: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有没有统一的公式呢?而我们一起来探讨。(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
1.长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师:你所掌握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生: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师:长×宽就是什么?
生:长×宽就是长方体底面的面积。
师:我们把长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还可以怎样写?
生: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板书)
2.正方体体积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准备的正方体模型,摸一摸它的底面。
(学生动手操作)
师: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什么有关?
生:正方体的底面积和它的棱长有关。
师:怎样求正方体的底面积?
生: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师: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还可以怎样写?
生:正方体的体积=×棱长,因为另一条棱长可以看作是正方体的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板书)
3.归纳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统一体积计算公式,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师:那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也可以怎样计算?
生: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教师板书)
师:如果用字母S表示底面积,上面的公式可以怎么写?
生:V=Sh。
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31页“做一做”第1、2题。
2.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1、12题。
3.提高练习。
一个正方体棱长总和是36 cm,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统一的体积公式。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统一
长方体的体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教后思考】
1.学生主动经历推导过程,利用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和长方体底面积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再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时,演绎推理能完成推导,因为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或者用类比推理也能完成,并利用了简单明了的图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探索,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体积公式都能演变成“底面积×高”,获得了统一,其本身是一次认知简化。
2.充分挖掘教材,通过习题巩固知识,在得出体积公式“底面积×高”后,教学此内容:一是巩固了横截面,二是让学生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还能演变成长×横截面面积,横截面面积×棱长,从而对体积公式有更充实、更丰富的体验。通过各种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底面积、高和体积之间的关系,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