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9整理和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9整理和复习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22 14: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9课时 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
2.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和容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
师: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生:火柴盒、魔方。
师:它们各是什么形状?
生:火柴盒是长方体,魔方是正方体。
师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今天,这小小的火柴盒和魔方将是我们学习的小助手,与我们一起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同学们先来想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有什么特征?
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整理:
立体 图形






相同点






面 棱 顶点




不同点






面的形状 面的面积 棱长 联系










长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两个面面积相等 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 6个 12条 8个 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师:在这一单元中,你还学过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表格进一步整理:
立体 图形




表面积 体积(容积)



定义 计算公式 常用单位 定义 计算公式 常用单位





长方体




正方体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S=(ab +ah
+bh)
×2




S=6a2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的容积。


V=abh V=Sh




V=a3 V=Sh




立方厘米 (毫升)
立方分米
(升)
立方米




二、深入复习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汇报和老师设计的表格,大家已经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系统的了解,下面我们一起做几道练习题,检查一下同学们能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今天老师设计的练习题都与火柴盒和魔方有关,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什么样的问题?
生1:求火柴盒的表面积和体积。
生2:求火柴盒的容积。
生3:求魔方的表面积和体积。
师:看来有关火柴盒和魔方的数学问题还真不少,请同学们看老师设计的问题。
问题一:
把这个火柴盒平放在桌子上,它所占桌面的面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让学生自己解答,并用火柴盒演示怎样摆放占桌面的面积最大,怎样摆放占桌面的面积最小。
师:以后在摆放物品时,我们可以合理利用空间。
问题二:
做这样100个火柴盒的外壳要用多少纸板?做这样100个火柴盒的内壳要用多少纸板?(衔接处忽略不计)
要求:只列算式。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有的学生可能会计算6个面的面积,让其他学生订正,并解释理由。
师:类似计算火柴盒外壳这样只计算4个面面积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如计算长方体立柱的油漆面积、长方体盒子上围了一周商标纸的面积等。你能举出类似计算火柴盒内壳这样只计算5个面面积的例子吗?
生:粉刷教室的墙壁和屋顶、给游泳池四壁和底面铺瓷砖。
……
问题三:
用两个火柴盒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与原来两个火柴盒的表面积、体积的和相比有没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变化了多少?
同桌合作拼一拼,讨论一下。
学生汇报。
生1:体积的和没有变化,表面积的和变了。
生2:具体说,表面积的和变小了。
生3:拼的方法不同,表面积减少的也不一样。(演示三种拼法,并分别说出减少的表面积,问题三通过拼一拼、议一议,让学生体会在拼组过程中,体积、表面积的变化规律。)
问题四:
把一个棱长为5 cm的魔方完全浸没在一个长方体容器内(水没有溢出),容器的底面是边长为10 cm的正方形,那么容器里的水面会上升多高?
师: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与什么有关?
生:水面上升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魔方的体积。
让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学生板书算式,集体订正。
问题五:
用一块长3 dm、宽2 dm、厚1 dm的木头,大约可以制作多少个棱长为5 cm的魔方?
让学生独立列算式,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问题六:
从魔方表面的一层中拿走一个小正方体,魔方的表面积有什么变化?
分组讨论。
学生出现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没有变化,另一种意见是变化了。
教师分别找代表说一说理由,让学生明确:从不同的位置拿,变化情况不一样。从顶点拿,表面积没有变化;从棱中间拿,表面积增加了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从面的中间拿,增加了4个小正方形面积。
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变化情况。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43页“练习十”第1~4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后思考】
1.通过学生熟悉的物品引出课题,唤起学生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把本单元知识以表格形式串联起来,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对比理解。
3.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把基础知识拓展延伸,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