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变身》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习领域:设计与应用。
教材分析:《图形变身》是河北版小学美术十册第一课,意在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以图形为媒介设定了三个创意练习,1,一个图形的特征,通过联想类比出其它有一定共性的事物;2,在给定的两人以上的特定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拼摆组合;3,在保留事物的形状、肌理、色彩等基本属性的基础上进行联想创意。在这些训练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设计思路:三个创意单元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圆形的联想→图形的拼组→图形的创意。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教材提示的方法进行图形创意练习。
2,在美术活动中促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发展学生手绘线条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充分发散思路,课堂生成多样化的创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练身激趣:在黑板上画一个圆,1,让学生说说你由它想到了什么呀?2,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让学生画出自己的想到的事物。3,比一比看那个小组内的同学画得好,画得多。
二,巧妙拼接:1,认真观察书上的图形,说说都拼成了什么画面,做了哪些改变?
2,把书上的图形画在一张纸上,剪下来,自由拼接,看谁能的拼出更有新意的画来。也可以做少量的修改。
3,展示自己的创意,说说自己的作品有怎样的创意,看看别人的创意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土方。
三,打开思路:
1,观察作品,
菠萝的变形——保留什么?变化什么,你还有什么变化的想法?
苹果的变形——都变成了什么,作用一样吗?你还能把它做成什么有用的东西?
鞋子的变形——鞋子的样子变了吗?什么发生了变化?都变成了什么事物?你能变成哪些事物呀?
2,创意练习:把一个长方形的橡皮变化作为基础来创意,先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创意,再分头独立完成。
四,展示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小组内先说一说,评一评,选出大家认为最有创意的作品来到全班来介绍。
2,选出优秀的作品来全班介绍,全体学生评出奖项来。并发给各个小组。
五,课外延伸:把自己的创意画在黑板上办一期创意黑板报。
教学反思:创新思维是长期学习的实践的结果,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随时都要融入进去,日积月累才能有所养成,可能在这方面我训练的太好了,只是注重学生的欣赏和美术技巧的训练,而这节课上下来我充分认识到——创意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那些平时美术方面较弱的学生在课上也能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创意,看到他的成功的笑容我心里也有说不出的高兴。而且在课堂上我也和也学生一块玩起了创意,在创意上我觉得和学生站在了一个起跑线上。这真是学生教师共同学习的一堂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