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名称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第一课时)
学时
1课时
依据标准
课程标准:通过从简单实物和具体模型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了解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育技术标准:SETC·S
本节(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体验、感受、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基本特性,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2.了解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过程,养成主动探索、求知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体验数学活动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本节(课)
教学内容
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要求通过从丰富的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抽象,认识常见的几何图形,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意义及联系,为下一节课能够根据从不同方向看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关系作铺垫,同时也为初中阶段学习几何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与本节
(课)相关
的学生特
征的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对图形的知识有了初步认识,但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与区别,以及对棱柱与棱锥的区别还比较难。这只能从日常生活中提大量的实与具体模型来进行观察、体验、感受,加深学生的感官认识与理解,便于学生能很快的解决这一问题。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
标层次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
了解几何图形的意义
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
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意义
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
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是平面图形。
3
学会准确识别柱体与锥体.
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
锥体只有一个底面
另一个是顶点。
4
运用
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与区别.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学生交流
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难点
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会区别柱体和锥体
利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展示,加强学生
的感官认识,利用信息技所术对图形进行转换,化解难度。
学生课前
需要做的
准备工作
要求学生复习小学已学习过的图形知识,并能够预习本节课内容。其次要会与他人进行交流。
教学环境
□普通教室
□多媒体教室
□网络教室
□专用教室
□实验室
□其他: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标层次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
了解几何图形的意义
课件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片
B、I
C
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8
网上资源
自己作
2
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意义
课件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图片
C
C
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是立体图形。
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几何图形是平面图形。
14
网上资源
自己作
3
学会准确识别柱体与锥体.
课件
展示柱体与锥体的形状
C
B
柱体有上下两个底面;
锥体只有一个底面
另一个是顶点。
8
网上资源
自己作
4
运用
课件
投影仪
展示习题和学生的作品
J
E
运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15
网上资源
自己作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几何图形
从实物
圆柱
看外形
柱体
棱柱
立体图形
球体
圆锥
几何图形
锥体
…
棱锥
平面图形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已的主动观察、思考以及与他人的合作交流进一步认识几何图形。通过丰富的图片及实物,让学生更直观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利用多媒体功能让学生区分棱柱与棱锥,运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使用
设计意图、理论依据
导入
新课
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介绍各种名胜古迹。
观看图片
演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片
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象生动的图片便于学生直观感受,丰富学生的感性思维。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交流
对学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
回答问题
学习
新知
展示图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观看图片,小组合作交流。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运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使学生更直观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进行巡视。
小组合作交流。
实物演示。
学生观察并总结出结论。
对学生分布的答案作鼓励性评价。
回答问题
巩固
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
完成课堂练习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习题
巩固新知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展示成果
运用投影仪展示学生的作品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在学生观察、探究和概括活动中,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并能清晰地表达自己发现及自己作品。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积极鼓励学生,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给予诱导启发。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个别指导。采用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创造积极合作交流的氛围。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教学模式:
交互式
教学过程结构:流程图
教学流程图: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
编
号
学习目标层次
检 测 题
的 内
容
1
了解立体图形的意义
1.图4.1-
4中实物的形状对应哪些立体图形?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
2.观察教室,找出教室里的立体图形。
2
了解平面图形的意义
下面各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请再举出一些平面图形的例子.
3
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
图中的各立体图形的表面包含哪些平面图形?试指出这些平面图形在立体图形中的位置.
4
掌握用简单平面图形设计有意义的图形
请发挥你的想象力,用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设计出一个独特且具有意义的图形,并写上几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形成性评价
本节课主要是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课堂充满生机,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热烈,学习效果好。教师注重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数学学习活动中,应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活动情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美妙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再利用课件演示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在学习中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观察感受,通过身边的物体寻找几何体,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创造力。
备注
感谢县电教站的帮助及初中数学组全体成员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