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出师表习题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出师表习题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23 17:25: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23 出师表
学习导航
{5940675A-B579-460E-94D1-54222C63F5DA}学习目标
  1. 了解奏表特点,梳理文章脉络,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 分析诸葛亮的形象,学习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 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理解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分析文言文中的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主要是通过分析人物的言行、事迹,获得对人物的身份、性格特征、思想倾向、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准确认识。“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性格特征”是文学作品包括文言文阅读最重要的考点之一。
【高频考点】——考点透视
常见的题型有:
(1)全面分析型:结合全文概括××的性格特征。从全文看,××是怎样的一个人?
(2)部分分析型:××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请从一个方面举例说说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3)自由选择型:读完全文,你最敬佩哪个人物?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4)结合写作手法分析型: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分析人物形象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具体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品析正面描写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必须结合人物描写进行,尤其要善于捕捉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中的关键词句。
(2)从分析侧面描写入手。文学作品常通过描述旁观者的评述、态度和反应来衬托主人公的形象,也常用自然环境描写来以景衬情、暗示人物命运。
【高频考点】——答题秘诀
(3)结合对比、抑扬结合等写作手法来分析。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自身不同言行、境遇的对比,多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态度的对比等,都能有力地揭示人物性格。
(4)结合具体事例来分析。写人离不开记事,人物形象因事迹而丰满,要透过具体事例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
课文梳理
【整体感知】——结构图解
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之前对后主刘禅在朝廷内政上所提出的建议,总结了“亲贤臣,远小人”才能使国家兴隆的历史经验,表明“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体现了他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思想品格。
【整体感知】——文章主旨
【整体感知】——写作特色
(1)语言率直、质朴、恳切、精练。全文言辞恳切,“报先帝而忠陛下”之情贯穿全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刘禅着想,殷切期望他继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质朴、恳切的语言风格。他心之所想,笔之所写,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既不借助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过去的典故,每一句话既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长辈的口吻。
(2)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由于本文是奏章,是诸葛亮出师前向恩主先帝的儿子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在议论中融以叙事和抒情,以达到对刘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谏目的。论述切中要害,分析透辟,针对性强;寓情于议,情理交融,言辞恳切,说服力强;寓情于叙,委婉动人,感情真挚。
1.文章开篇指出当时形势的危急和有利条件有何作用?
【解疑释难】
文章并不先说出师的事,也不急于提出建议,而是先从分析天下大势入笔,指出“天下三分”,而蜀汉最为弱小,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对形势的这一清醒的估计,是暗示刘禅,如不发愤图强,国家必然败亡。内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内”“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这就告诉刘禅,只有依靠、重用这些贤德忠贞之士,才可救亡图存,以竟先帝之业。
2. 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首先,为报刘备三顾草庐知遇之恩,诸葛亮出山效命;在危难关头奉命出使,患难与共。刘备临终托孤,他受命以来,早晚忧叹,把兴复汉室看成报先帝忠后主的职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见他是个感恩图报的人。其次,他能客观准确地分析天下形势、蜀国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劝谏后主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等,可见他深谙治国之道,是一个颇具政治远见的能人。
3. 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诸葛亮的忠心不仅出于个人的知恩图报和忠君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的忠心是与忧国忧民、匡扶蜀汉的责任感紧密相连的,不能简单地归结于愚忠心理。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高尚精神,他谨守诺言、努力实现政治理想与自我价值的坚守精神,都是一种理想人格精神的体现。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益州疲弊 .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
(4)盖追先帝之殊遇 .
(5)诚宜开张圣听 .
(6)以光先帝遗德 .
(7)恢弘志士之气 .
(8)不宜妄自菲薄 .
达标训练
人力疲惫、民生凋敝
【基础过关】——重点词汇
时候
然而,但是
连词,承上文申说原因
应当
发扬光大
发扬,扩展
随意地看轻自己
(9)引喻失义 .
(10)以塞忠谏之路也 .
(11)陟罚 .
(12)臧否 .
(13)论其刑赏 .
(14)不宜偏私 .
(15)此皆良实 .
(16)是以先帝简拔 .
(17)以遗陛下 .
(18)悉以咨之 .
(19)必能裨补阙漏 .
称引,譬喻
以致
提拔,晋升
赞扬和批评
评判
偏袒,徇私情
形容词用作名词,忠良诚实的人
因此
给予
拿,把
弥补缺失疏漏
(20)性行淑均 .
(21)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22)躬耕于南阳 .
(23)先帝不以臣卑鄙 .
(24)猥自枉屈 .
(25)遂许先帝以驱驰 .
(26)受命以来 .
(27)夙夜忧叹 .
(28)深入不毛 .
(29)当奖率三军 .
(30)北定中原 .
公正,公平
痛心、遗憾
亲自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辱。谦辞
奔走效劳
这里表时间界限
早晚,日日夜夜
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鼓励
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31)庶竭驽钝 .
(32)此臣所以报先帝 .
(33)斟酌损益 .
(34)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
(35)以咨诹善道 .
(36)察纳雅言 .
(37)臣不胜受恩感激 .
(38)临表涕零 .
劣马,跑不快的马
用来……的
考虑可否
怠慢,疏忽
询问
明察采纳
禁得住
流泪,落泪
2.(2019·广州)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光先帝遗德/仿佛若有光
B. 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 悉以咨之/已而之细柳军
D. 每与臣论此事/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
【解析】A项,发扬光大/光亮;B项,两个“简”都是“挑选”的意思;C项,代词,代指侍中、侍郎等人/动词,到、往;D项,和/参与,在句子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 )
A. 诚宜开张圣听
B. 先帝不以臣卑鄙
C.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D. 苟全性命于乱世
D
【解析】A项,古义:扩大/今义:指商店开始营业或一天中第一次成交。B项,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C项,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D项,苟且。故选D。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一犬坐于前。
A.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D.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C
【解析】例句中的“犬”译为“像狗一样”,C项“翼”译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均为名词用作状语。
1.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发扬志士们的气节,不应随意地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基础过关】——句子翻译
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皇宫和丞相府中,都是一个整体,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
这都是些品德忠良诚实、志向和思虑忠诚纯正的人,因而先帝才(把他们)选拔出来辅佐陛下。
4.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5.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这样)一定能够弥补缺失疏漏,(对陛下)有启发和帮助。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西汉能够兴盛的原因。
6.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7.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
遗诏。
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担忧兴叹,只担心先帝的托付没有效果,从而损害先帝的英明。
陛下也应该自己思虑谋划,询问(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和接受正确合理的言论,深深追思先帝遗诏(中的旨意)。
1. 理解型默写。
(1)文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
, 。
(2)文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3)文中揭示西汉兴隆原因的句子是:
, 。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一句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一致。
【能力提升】——文意理解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亲贤臣 远小人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
2.(2019·广州)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中诸葛亮颇具政治远见,向后主刘禅指出了当前天下三分的形势,并分析了蜀国面临的不利处境和有利条件。
B. 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最核心的是亲贤远佞。
C. 选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他远离国都,“忠谏之路”会被堵塞,内外也会“异法”,结果必然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
D. 选文中诸葛亮提到了很多忠臣良将,认为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品格,是先帝所器重的人,希望后主刘禅能够信任他们。
【解析】文中诸葛亮建议后主要广开言路,以避免阻塞“忠谏之路”,要严明赏罚,以避免“内外异法”,并未提到自己远离国都,就会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
答案:C
3. 简答题。
(1)(2019·河南)作者追述先帝三顾茅庐、自己临危受命和先帝临终托孤三件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①对先帝的感激之情;②对刘备父子的忠心;③兴复汉室的决心。
(2)《出师表》和《邹忌讽齐王纳谏》都涉及臣子向君主进言,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诸葛亮和邹忌在进言方式上有何不同。
《出师表》是诸葛亮给后主的表章,向后主提出三条建议和北伐决策,表达了对刘氏父子的忠诚,直陈心迹,言辞恳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以家庭小事设喻,劝谏齐王广开言路,含蓄委婉,使人易于接受。
(3)结合文章,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
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做事谨慎,知恩图报。
【能力提升】——类文阅读
厨者王小余传
袁 枚
小余王姓,肉吏之贱者也。工烹饪,闻其臭者,十步以外无不颐逐逐然①。小余治具,必亲市物,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乃治。”既得,泔之,奥②之,脱之,作之。客嘈嘈然,属餍③而舞,欲吞其器者屡矣。然其簋④不过六七,过亦不治。又其倚灶时,雀立不转目釜中瞠也呼张噏⑤之寂如无闻。所用堇荁⑥之滑,及盐豉、酒酱之滋,奋臂下,未尝见其染指试也。
或请受教,曰:“难言也。作厨如作医。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而谨审其水火之齐,则万口之甘如一口。”曰:“八珍七熬,贵品也,子能之,宜矣。嗛嗛⑦二卵之餐,子必异于族凡,何耶?”曰:“能大而不能小者,气粗也;能啬而不能华者,才弱也。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能,则一芹一葅⑧皆珍怪;不能,则虽黄雀鲊三楹,无益也。而好名者有必求之于灵霄之炙,红虬之脯,丹山之凤丸,醴水之朱鳖,不亦诬乎?”
曰:“以子之才,不供刀匕于朱门,而终老随园,何耶?”曰:“知己难,知味尤难。世之嗿⑨
声流歠⑩者,虽奇赏吾,而吾伎且日退矣。且所谓知己者,非徒知其长之谓,兼知其短之谓。今主人未尝不斥我、难我、掉磬我,而皆刺吾心之所隐疚,是则美誉之苦,不如严训之甘也。吾日进矣,休矣,终于此矣。”
未十年卒。余每食必为之泣,且思其言,有可治民者焉,有可治文者焉。为之传以永其人。
(节选自《随园文心》,有删改)
【注释】①逐逐然:急于得到的样子。②奥:用酒泡或盐腌。③属餍:饱足。④簋(guǐ):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⑤噏:同“吸”。⑥堇荁(huán):均为堇菜类,古人作调味品。⑦嗛嗛(xián):微小的样子。⑧葅(zū):同“菹”,腌菜。⑨嗿(tǎn):众人的饮食声。⑩歠(chuò):羹汤。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其天良,我乃治/乃重修岳阳楼
B. 吾以一心诊百物之宜/宜乎众矣
C. 且味固不在大小华啬间也/子固非鱼也
D. 有可治民者焉/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
【解析】A项,才/于是,就;B项,适合/应该;C项,本来;D项,语气词,不译/怎么,哪里。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雀 立 不 转 目 釜 中 瞠 也 呼 张 噏 之 寂 如 无 闻
/
/
/
3.本文除体现王小余技艺外,更将王小余的烹饪心得上升到“有可治民者焉,有可治文者焉”的高度,结合文本谈谈文末“为之传以永其人”的用意。
①王小余对待食物一心一意,用谨慎之心去体察食物,根据食物特性,做到各具其味。②不追求外在的名利,只醉心于美味的研制。③精益求精,接受他人中肯的意见,促使自己更好地进步。④虽是一个卑微的厨子,但其“匠人之心”却值得地位更高的“治民者”“治文者”借鉴。
【参考译文】小余姓王,是个身份低贱的煮肉差役。(他)擅长烹饪,人们闻到他烧菜的香味,十步以外没有不下巴跳动、歆羡向往的。小余准备菜肴,一定要亲自购买食材,(他)说:“事物各有其天性。它天性好,我才用。”买到后,就淘洗、加热、清理、调制。客人吵吵着,接连地吃到满意,手舞足蹈,好几次恨不得吞下餐具。但是篮子里只有六七道菜,超过这个数目也不再做了。另外他站在灶台旁边,像鹤一样站着,目不转睛,只瞪着锅中,除了呼吸挥动之外,静得听不见声音。他用的滑料如堇、荁,调味料
如盐、豉、酒、酱,直接伸手就下,没见过他用指头蘸着尝一下。
有人请他传授技艺,(他)说:“很难说啊。当厨子就像当大夫。我用专一的心思诊断各种事物适合怎么做,细心斟酌怎么用水火来调和,这样就可以众口如同一口了,都以此为美味。”(问者)说:“八珍七熬,这是珍贵的品种,您能烹饪,这正常。区区两只鸡蛋的饭,您做的必定跟普通人不一样,为什么呢?”(他)说:“能做大菜而不能做小菜的,是因为气质粗;能做简餐而不能做盛宴的,是才力弱。而且味道本来不在大或小、简单或丰盛之间啊。(如果)
才能好,那么一把水芹、一盘腌菜都能做成珍贵奇怪的菜;(如果)才能不好,那么即使把黄雀腌了三间屋子,也没什么好处。而贪图名声的一定要做出灵霄宝殿上的烤肉,用红虬来做肉干,用丹山的凤凰来做丸子,用醴水的朱鳖来炮制,不是很荒唐吗?”
(问者)说:“凭您的才能,不在豪门巨家里整治膳食,而在随园里终老,这是为什么呢?”(他)说:“懂得我难,懂得美味更难。世上那些只知道咂着声音吃喝的人,即使格外欣赏我,但是我的技艺将会一天天退步。况且所谓知己的人,说的是那种不只能了解其长处、也同时能知道其短处的人。现在随园
主人(指袁枚)并非不曾斥责我、为难我、跟我吵闹,可是他都能刺中我心里暗自内疚的地方,像这样,那么一味地给我以美誉,实为苦楚,不如(随园主人)对我严厉地训诫反而甘美。我就一天天进步了,算了吧,我还是终老在这里吧。”
不到十年,(他)去世了。我每每吃饭,都一定为他而哭,也会想起他说的话,里面有治理百姓的道理,有写文章的道理。就为他作了这篇传,用来称颂这个人。
谢谢!